前幾天有朋友和我說,你知道嗎,滴滴又出事了,廣州一法院的女書記員夜里打車,讓滴滴司機殺害了。我心里嘆了一口氣。轉而疑惑,這事我怎么沒聽說,是剛發(fā)生嗎?朋友說就是這幾天,在廣州珠江新城。 在大城市的繁華中心,滴滴出這么大事,居然沒上新聞?要知道,過去幾年滴滴司機一出大案,就是全國皆知。這一次媒體怎么會放過? 昨天,我在微博看到滴滴出行辟謠。所謂「廣州法院女書記員打滴滴被奸殺」并非真相,犯罪嫌疑人并非滴滴平臺的司機。 廣州公安很快也發(fā)布通告,確有一名25歲女乘客遇害,犯罪嫌疑人是出租車司機,目前已經被抓獲。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只要滴滴司機犯案,就有連篇累牘的細節(jié)報道。出租車司機出事,報道就簡略得多,或者干脆沒聽說。出租車出事并不少見(即便網約車出現(xiàn)后的近幾年),媒體很少有深入的報道和挖掘。 什么原因帶來這種待遇差別?是對出租車高發(fā)的命案紀錄早已習慣,還是對新生事物保持刻意的苛刻?這確實讓人費解。 今年1月,我還感受過另一場媒體待遇差別巨大的事情。也是和出租車相關的命案,這次出租車司機不是兇手,而是受害人。 2018年8月,湖南祁東出租車司機鄒向科夜間行車,遭歹徒劫持。被劫持的2小時內,鄒向科兩次啟動出租車上隱蔽的一鍵報警系統(tǒng)。數據傳回公司,安全員回撥過來,無人接聽。 歹徒注意到這無人接聽的電話,他警覺地要求鄒向科打開免提,回撥過去。于是發(fā)生了下面這段令人絕望的通話。 ——你在哪里?為什么要觸動車內的報警? ——我現(xiàn)在是在接客,剛才是不小心碰到的。(刀就架在司機脖子上) ——你要小心一點。 據兇手后來供述,司機報警觸動了他的殺機。他逼迫司機交出身上所有零錢,脫光身上衣服,隨后在他脖上深抹一刀,逃之夭夭。司機隨后喪命,兇手幾天后被捕。 出租車公司荒唐隨意、形同兒戲的安全措施,無疑對司機之死負有重大責任。這宗案件和滴滴放在一起對比,就能看出很多的差異。 滴滴的線上接單模式能杜絕很多危險,滴滴接線員不會說「你在哪里,為什么觸動車內的報警?」這種蠢話,因為車輛是否正常行駛,平臺能監(jiān)測得到,車內也有錄音。出租車這件案件太低級,太令人發(fā)指了。 出租車公司稱:鄒向科不是公司員工,他只是和主班司機簽了代班合同,本著人道精神,公司才給家屬22萬元。出租車公司自認為沒有責任:司機誤觸報警鍵又不是沒發(fā)生過,我們回撥過去詢問,這有錯嗎——這些話如果是滴滴說出來,后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出租車公司當然有錯:出租車報警后,平臺通常要調取監(jiān)控視頻。條件達不到,要回撥電話的,也有一套暗語體系(而不是直捅捅問,喂,你為什么報警?)封閉落后的城市出租車體制,使他們對于存在的問題無動于衷。 祁東出租車命案還反映出一個長期被忽視的社會問題:出租車司機的職業(yè)安全。 出租車司機一直就屬于高危職業(yè),原因有幾個:出租車司機身上現(xiàn)金多,只要被搶,幾乎沒有落空;車內空間狹窄隱蔽,把車子劫持到偏僻處,非常便于下手。尤其夜班司機,更是劫匪緊盯的目標。 可以說,搶劫在出租車這一行當,幾乎成了尋常事。很多城市都流傳有「出租車殺手」的傳說,出租車公司有解決辦嗎?除了車內安裝鐵欄桿,其他幾乎沒有。 祁東鄒向科司機遇害后,家人講述說:「之前偶爾會遇上打車不給錢的情況,但人沒出過什么事兒,他開車身上只帶些零錢,就是怕遇到搶劫者?!褂纱丝梢姡緳C日常境遇并不好,遭遇流氓惡棍并不少見。 近幾年網約車崛起,線上支付使司機隨身現(xiàn)金減少,劫匪這才減少興趣。出租車行業(yè)對網約車普遍憤憤不平,他們沒想到的是:網約車平臺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他們的風險。 當然,這件事情最令我感慨,這一樁出租車公司犯下荒謬大錯,直接導致司機遇害的大案,在媒體那里,居然沒有什么聲響。 案件是2018年8月發(fā)生,2019年1才報道出來。報道的起因,是遇害者家屬對賠償數額不滿,和出租車公司起糾紛,才引得媒體介入。 如此惡性血腥,過程荒謬的事情,當地媒體居然沒報道,這是為什么?想想看,如果這件事情和滴滴牽扯上關系,將是怎樣的沸反盈天。 這種強烈的反差,本身就說明問題。2019年初,媒體報道這件事情新聞后,也沒什么輿論轟動效應,很多人根本就沒聽說過。 這一次廣州出租車劫殺乘客案,傳言也是從「滴滴司機殺人」開始,以至于滴滴公司不得不出來辟謠。廣州公安很早就偵破此案,媒體完全沒有報道。事情披露后,媒體反映也很平淡。新聞出來兩天,我想多數人還不知道吧。 同樣是司機殺人案,媒體對待出租車和滴滴,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表現(xiàn)差異呢? 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許多傳統(tǒng)媒體人真誠相信,網約車比出租車危險。一旦出事,仿佛找到證明,急于宣揚。他們所依據的理由,無非是:開出租車要審批拿證,網約車誰都能開,能安全嗎?這是一種迷信監(jiān)管,對市場力量完全無知的觀念。 設置入行門檻,進行證件審核,且不論代價如何,從安全結果看,似乎沒什么效果。出租車司機犯案的事情數不勝數。而網約車平臺作為私營企業(yè),他們有技術、有能力、也有足夠動力去防范危險。這一點早已為數據所證明。 2018年9月,最高法院旗下的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fā)布先報稱,傳統(tǒng)出租車司機的案發(fā)率約為網約車13倍,無論口角引發(fā)沖突還是蓄謀犯罪,網約車出事的概率都遠遠低于出租車。這里面的道理,并不難理解。 來源: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