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今日頭條:讀史 竹映月江(讀史專欄作者) 東吳大殿里,華燈璀璨鳴鐘列鼎,文臣武將列擺西東,孫權高坐在殿上正中的寶座里,殿下綁著一個滿身血污的漢子,正是蜀國名將關羽。 孫權高聲問道:“關將軍,你平時自以為天下無敵,今日如何卻被孤所擒?請問將軍今日服我孫權否?” 關羽怒聲斥道:“碧眼小兒,紫髯鼠輩!我誤中奸計,一死而已,何必多言!” 孫權看著這員剛剛水淹七軍的虎將,不禁起了愛才之心,他問左右說:“我想招降關羽,你們覺得如何?” 一位官員立刻阻止道:“主公,萬萬不可,你難道忘了曹操當年是怎么對關羽的嗎,留下他后患無窮啊!” 孫權點點頭,說:“既然如此,斬吧!” 這就是《三國演義》中孫權處死關羽的精彩故事。然而掩卷深思,孫權本來是和劉備結盟共同抗曹的,他又為何要殺掉關羽,得罪盟友呢? 01。 雖然《三國演義》里一直說孫劉聯盟共同抗曹,但事實上孫權和劉備的聯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堅固。 因為魏蜀吳的力量對比是時刻變化的,所以孫權和劉備的同盟關系也是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而孫權殺關羽的那個時刻,恰好是劉備勢力大漲之時。 孫權想要永鎮(zhèn)江東,進而一統天下,首先要保證劉備和曹操誰也不要發(fā)展壯大。官渡之戰(zhàn)后,曹操統一北方,又想讓孫權送兒子來當人質,成為了孫權的頭號威脅,所以才有了后來的孫劉結盟。 而此時,天下局勢已經發(fā)生了變化。關羽攻克襄陽,威名大震,劉備又橫跨荊益,完成了隆中對的第一步。對于孫權來說,光是曹操一個強大的對手已經夠自己頭疼了,現在連劉備都做大了,自己折騰了好幾年,反而要對付兩個強大的對手,這口氣如何咽的下。 更讓孫權氣不過的是,西蜀本來在東吳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里面,所以當年周瑜才會去西征益州,可惜周瑜天不假年,病逝于巴丘,反而成全了劉備做大做強。 更可氣的是,劉備都這強大了還要陰孫權的荊州,如果再照此發(fā)展下去,孫權靠什么制衡劉備呢。所以在孫權看來,此時的劉備早就從盟友變成敵手了。 因此,現在孫權和劉備已經沒有共同利益了,從前的結盟自然免提。那么殺掉關羽,就是孫權打壓劉備勢力的最好選擇。 02。 孫權和劉備關系降到冰點的時刻,也是孫權和曹操關系升溫的時刻。 當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之際,曹操終于放棄了在有生之年一統天下的壯舉,他正式承認孫權是一方諸侯,也承認了東吳的地位。 在此之前,孫權僅僅是一個討虜將軍、會稽太守,雖然小說里一直稱孫權為吳侯,但其實孫策的吳侯之位是傳給了兒子孫紹的。 三國時代上承兩漢余烈,做事情講究出師有名,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小小的一個朝廷認可,卻讓孫權整整19年求而不得。 于是當時出現了神奇的一幕,三分天下里,曹操是大漢天子御封的丞相,代表大漢王朝統治華夏(只有北中國),十分合理;劉備一再強調自己是大漢天子的皇叔,是皇室宗親,所以由他統治華夏(只占有荊益兩地),也說得過去。 只有孫權非常尷尬,因為在法理上他壓根就名不正言不順。 但公元219年,孫權拿下荊州后,曹操上表封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jié)、荊州牧、南昌侯,孫權終于在法理上可以合法的統治江東了,他和曹操之間最大的矛盾化解了。 作為回報,孫權殺掉了蜀國名將關羽,還將原先的俘虜送回北方。這其實是孫權向曹操表達自己和劉備徹底決裂,往后跟著曹操走的決心。 《三國志》記載,孫權殺了關羽后,“權送羽首于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尸骸……孫權上書稱臣,稱說天命?!?/p> 孫權把關羽的首級送給曹操當投名狀,又上表稱臣示好曹操,明顯是孫權的結盟策略產生了變化,原先的孫劉聯盟變成了孫曹聯盟了。 而關羽由于其強大的影響力和地位,自然成了孫曹聯盟的祭品,從這點來說,孫權是非殺關羽不可的。 03。 或許有人覺得,孫權能不能招降關羽,或者把他送回給劉備,這樣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也就不用等到劉備傾全國之力來報仇的時候,再讓諸葛瑾去講和了。 三國時代確實有招降將領和送回俘虜的傳統,孫權自己的部將就有許多的征戰(zhàn)中招降的。至于送回俘虜更是常見,孫權就曾把于禁送還魏國,可見孫權并不反感這兩種做法,那么他為何沒留下關羽呢? 因為想要關羽投降實在不容易,就算關羽同意投降孫權,從關羽的征信記錄來看也極可能是假投降,就像當初關羽坑了曹操那樣。而且如果關羽真的假投降后孫權反而被動,用又用不得,殺又殺不得,留著徒然多生事端。 至于把關羽送回蜀國就更加不靠譜了,因為孫權不僅捉了關羽,還奪了荊州啊,這和送于禁回魏國完全不是一個性質。 除非孫權愿意把關羽和荊州一起還給蜀國,但這樣一來長江上流就在他人的掌控之中了,這觸及了孫權的根本利益,事實上后來晉滅吳之戰(zhàn)有一路人馬就是沿長江而下攻打吳國的,因此孫權絕對不可能把荊州交出來。 那么送回關羽就完全沒有意義了,而且以關羽的性格日后必定報仇,孫權還是面臨和蜀國的一戰(zhàn),而且關羽為人倨傲,當年孫權向關羽求婚時關羽那句“我虎女焉能配犬子”還言猶在耳,即便孫權作為一方諸侯不去計較這些,但他對關羽也肯定沒有好感了。 雖然孫權殺掉關羽看似隨意為之,但背后卻是孫權削弱劉備并且向曹魏獻禮的一招大棋,為了維護魏蜀吳間微妙的平衡,孫權于公于私,于人于己,都非殺關羽不可。
|
|
來自: 昵稱62336091 > 《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