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的這個方子,《金匱要略》是這樣說的,它應對的是“婦人懷妊,腹中?痛”,“婦人腹中諸疾痛”。 當然,《金匱》書寫得太簡略了一些,因為導致婦人腹痛的原因林林總總,不能一概而論。 以藥測證,是我常用的方法,那么,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這個經(jīng)典方,就是當歸芍藥散。 它由六味藥所組成:當歸,川芎,芍藥,茯苓,白術(shù),澤瀉。 這個方子很好記憶,就是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去掉滋膩黏滯的熟地黃,再加上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白術(shù),茯苓。 那么我們就清楚了,從中醫(yī)藥性來推測,這個方子應對的是血虛兼有脾虛濕阻之象。 再以此推之,患者便會有血虛的一系列癥狀(腹部拘急,綿綿作痛,眩暈,神疲乏力,顏面色白顯蒼老,乃至帶有灰垢之象,肌膚干燥不潤,血液循環(huán)不良等等),然后還有脾虛濕阻之象(心下多有振水音,下肢浮腫)。 然后再看看舌象,金匱很少談到舌象,但是,血虛多見舌淡,脾虛濕阻多見舌白或舌白膩,所以,當歸芍藥散證多見舌淡苔白或苔白膩。 而脈象則多見脈濡細,此象既主血虛,又主濕。 這個方子的比例很有意思,當歸,川芎3,茯苓,白術(shù)4,然后白芍劑量很大用到16,澤瀉用到8(提醒,這兒說的是比例?。?,接著打成粉末,取方寸匕,調(diào)和后,每日服用三次。 為什么芍藥的劑量這樣大呢?這是因為芍藥一能緩急止痛,二能利水。 如果患者腹痛緩減,下肢浮腫消減,只是需要改善體質(zhì)的時候,白芍和澤瀉的量完全可以減下來,減到與茯苓,白術(shù)的量相當。 #和黃繼斌醫(yī)師夜讀中醫(y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