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演講大家說過:坐著講不如站著講,站著講不如走著講,在舞臺上走著講不如走進人群當中去講??梢妼τ谝粋€演講者來說,走姿在演講中是多么的重要了。 事實也是這樣。走姿屬于動態(tài)姿勢,是站姿的延續(xù),它的表現(xiàn)力比站姿更加強大、更有沖擊力。我們平時夸獎某女士儀態(tài)萬千、端莊優(yōu)雅,稱贊某男士成熟穩(wěn)重、舉止文雅等等,這些幾乎都是通過走姿而體現(xiàn)出來的。所以說,穩(wěn)健、輕盈的走姿,不但能給人一種沉著穩(wěn)重的感覺,而且還充分展現(xiàn)出自己的優(yōu)雅氣質與良好修養(yǎng)。 在演講中,我們需要運用到走姿的場景有兩種。一種是演講禮儀的需要,比如,登臺亮相或者謝幕退場,都需要運用到走姿。如果沒有這些環(huán)節(jié),你的演講就不規(guī)范;另一種是演講內容的需要,比如生動講解和互動交流,同樣需要運用到走姿。如果不這么做,你的演講就不精彩。 盡管說,登臺亮相和謝幕退場的時間不長,但是,它非常重要,特別是出場的那一瞬間,觀眾會根據(jù)你的走姿、你的神態(tài)來判斷你是否屬于重量級人物。所以,對于走上講臺的這一段路,我們必須走好。 盡管說,在演講中,我們不可能經常列舉一些笑話故事、或者老是跟聽眾互動而導致自己在舞臺上走來走去,我們最多的還是需要宣講我們自己的理念、向聽眾講清楚我們自己的觀點,讓聽眾聽得明白。但是,這些互動交流還是要的,這些生動講解還是要的。特別是當你走向某位聽眾去跟他交換觀點的時候,就已經充分證明你是一個善于傾聽的演講者,你的舉止會更加贏得聽眾的尊重。所以,這些需要走姿的細節(jié),我們也必須走好它。 既然走姿對演講者來說是這么的重要了,那么,下面我們就繼續(xù)講解關于標準的走姿要求、禮儀性走姿、場景性走姿和'走'的注意事項了。 一、標準的走姿要求(見圖6-7)。同樣,想要走出瀟灑的風度和氣宇軒昂的氣質,我們必須先從標準的走姿要求開始,標準的走姿要求包括行走時身體各部位的動作要求和行走時所邁步子的具體要求,現(xiàn)在一一介紹如下: 1、身體的動作要求 ■ 挺胸:還沒開始邁步之前,首先要站直。也就是雙手自然下垂,伸直雙腿、收腹并挺胸。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挺胸是瀟灑走姿的第一保證,如果這一點沒有做到位,那其他的動作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 邁腿:抬腿向前邁步時,重心先是落在后腳的腳弓上。之后,身體微微向前傾,當前腳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馬上又轉移到前腳掌上。總之,行走中身體的重心要隨著移動的腳步而不斷地在兩腳之間進行變換,不能讓重心一直停留在前腳掌上或者后腳掌上。并且,前腳著地和后腳離地時,必須伸直膝部,特別是女性在穿高跟鞋的時候,更加需要挺直膝關節(jié),否則就會給人一種'登山步'的感覺。另外,整個行走的過程中,步伐均勻、要有節(jié)奏感,因為節(jié)奏流暢才能使人顯得精神飽滿、神采奕奕。 ■ 穩(wěn)身:行走時要目視前方,身子挺直,上身微微上提,保持膝關節(jié)和腳尖正對前進的方向。.行走的過程中,要以大腿帶動小腿,腳跟先著地,保持身子平穩(wěn)。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行走中,上身一直是跟地面垂直的。也就是說,在行走的過程中,不會因為抬起小腿而后仰、腳掌落地而前傾;也不會因為邁出左腿而左傾、伸出右腿而右斜。同時,上身兩肩之間的連線跟前進的路線也一直是垂直的。也就是說,就是在行走的過程中,不會因為邁出左腳而出現(xiàn)身子扭向右邊;也不會因為邁出右腳而出現(xiàn)身子扭向左邊。另外,在行走中,身高一直處于差不多的同一個高度。也就是說,在邁步的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不停地聳肩,或者不停地左右扭轉屁股而出現(xiàn)身子起伏過大的現(xiàn)象。 ■ 擺臂:行走中,兩手臂自然擺動,要以大臂帶動小臂,不能出現(xiàn)大幅度擺動小臂而幾乎不擺動大臂的情況。兩手臂要以相反的方向進行,但兩手臂擺動的軌跡不能是平行的,而是從身后外側擺向身前的正中位置。同時,兩手臂的擺動也不能像軍隊閱兵中士兵的姿勢,因為士兵在前進時,小臂的彎曲度太大了。另外,雙手臂也不能緊夾著身子走動,如果那樣,真的太不雅觀了。還有,雙手臂也不能朝后面正中位置擺動,如果那樣,就像母鴨走路一樣了。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行走過程中,手臂擺動到最大的幅度時,手掌離身子的距離大約在30-40厘米之間;而手臂擺到最前面和最后面之間的夾角大約為60-70度之間。當然,女士的擺動幅度會比男士小一些,因為相比起男士,女士的走姿要以含蓄為美。 2、步子的具體要求 ■ 步幅:步幅指的是行走時邁出一步的跨度。步幅的大小應根據(jù)身高、著裝與場合的不同而有所調整。比如,海拔不是很高的演講者,不能邁太大的步子,否則就會顯得既機械又滑稽。再如,女性在穿裙裝、旗袍或高跟鞋時,步幅應小一些,否則不是邁不開步子,就是出現(xiàn)走光的情形。與之相反,如果是穿正裝長褲走路,那步幅就可以大一些。 ■ 步直:步直指的是行走時腳掌落地之后所有腳印內側連線的筆直度。理想的步直應該是一條直線,也就是說,演講者在行走時,所有腳跟的腳印的內側連接起來剛好在一條直線上。當然,所有腳尖的連線就不一定在一條直線上了。因為腳尖一般偏向外邊,整個腳掌跟中線的夾角大約為10度左右,腳尖距離中線的距離大約為5厘米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步直對女演講者的要求會比男演講者高一些。它不但要求步直在一條直線上,還要求行走時,膝蓋的內側和腳踝的內側似乎有磨擦感。 ■ 步速:步速指的是行走時的速度,通常取決于行走者的精神狀態(tài)。如果行走者此時的興致高,動作就積極,邁步的速度也就稍快,反之就遲緩。正常情況下,步速應自然舒緩,方可顯得成熟自信。所以說,一般而言,行走的速度標準為:男子每分鐘步速為108步-110步,女子每分鐘步速為118步-120步。但是,也有特殊的情況,那就是在登臺亮相的那以瞬間,由于演講者的心情是無比激動的、身體是比較興奮的,所以,步速自然而然也就會稍快一些。 ■ 步力:步力就是一個人走路時腳掌踩地的用力程度。步力一般取決于鞋子的材質和演講者的心理狀態(tài)、膝關節(jié)的狀態(tài)。比如,如果是女性演講者,著穿的是細高跟高跟鞋,那走路的聲音肯定是清脆響亮的,讓人覺得很有力度。比如,如果演講者的心理素質比較好、走路是淡定從容的,那么,所邁步子也是堅實有力的。再如,如果演講者的膝關節(jié)伸直到位,那所邁出的步子也一樣是穩(wěn)重有力的。所以說,一般而言,演講者想要從容走路、步伐堅實有力,必須做到著穿質量較好的皮鞋,盡量伸直膝關節(jié),并且讓自己的心情淡定。 二、三類專業(yè)走姿上文我們已經介紹了行走時,標準走姿的基本要求了。其實,這個基本要求是屬于通用性的走姿的,而在演講當中,還有一些專業(yè)性的走姿。專業(yè)性的走姿是在通用性走姿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還分為三大類:一類為禮儀性走姿,一類為場景性走姿,一類為互動性走姿?,F(xiàn)在一一介紹如下: 1、禮儀性走姿 禮儀性走姿跟演講的內容無關,它出自于社交中禮節(jié)的需要,所以,這些走姿是不能省略的,并且還必須做得很規(guī)范才行。常用到的禮節(jié)性走姿包括如下四種: 1)前行式 這是直線前行,也就是離開座位開始走上舞臺之時,所用到的走姿。首先是慢慢慢地起身,從椅子的左邊邁出左腳,右腳緊跟其后,接著按照上文所介紹的標準的走姿要求,走向舞臺。 2)前行轉身式 這是走上舞臺之后,轉身走向演講臺或者是舞臺中心位置時,所用到的走姿。即在前行中需要轉彎的時候,先以一只腳的腳掌為軸心,慢慢轉身,角度為90度。接著,緊跟著邁出另一只腳。一般情況下,前行左轉時,左腳尖先向左轉,同時邁出右腳;前行右轉時,右腳尖先向右轉,同進邁出左腳。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必須是慢慢轉身,如果轉身速度快了,就不顯得身姿優(yōu)雅了,而是讓人覺得此演講者很魯莽。 3)后退式 這是演講結束,準備離開演講桌或者舞臺中心位置之時,所用到的走姿。也就是當演講結束之后,與觀眾告別的時候,演講者不能一扭頭就走人,因為這樣是很不禮貌的。正確的告別儀式是,演講應先向后退一步,向演講者鞠躬或者以其他手勢示意這場演講已經結束,接著再轉身離去。而在此過程中,后退時不要輕擦地面、不要高抬小腿,而且邁步的步幅也不能太大,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必須先轉身再轉頭。 4)后退轉身式 這是離開離開舞臺走到臺下,所用到的走姿。也就是當演講者走向舞臺邊沿需要轉身走下舞臺的時候,先以一只腳的腳掌為軸心,慢慢轉身,角度為90度。接著,緊跟著邁出另一只腳,再走下舞臺。這個動作要求跟上文所介紹的'前行轉身式'一樣,在轉身的過程中,也必須是慢慢轉身的。 2、場景性走姿 演講者在舞臺上演講的時候,不能老是站著說話,如果這樣的話,畫面感就不強了。所以說,演講者在舞臺上是需要走動的,并且根據(jù)演講的內容來選擇不同的走動方式,而這些走動方式統(tǒng)稱為場景性走姿。 當然,場景性走姿跟演講內容有關了,它是演講者在演講的過程中,為了讓自己的演講更加生動,更有吸引力,必須'放大招',必須使用到一些很有用的走姿。而這些常用的走姿包括如下幾種: 1)閑庭信步 閑庭信步就是演講者在舞臺上,從舞臺的左邊慢慢地走向舞臺的右邊,或者是從舞臺的右邊慢慢地舞臺的左邊。相比起標準的走姿,步速慢很多,雙臂擺動的幅度也小一些。 這種走姿一般運用于演講者在開始講故事的場景。我們都知道,好故事包括五大環(huán)節(jié):開頭、鋪墊、發(fā)展、高潮、結局。于是,當演講者進入故事鋪墊的環(huán)節(jié)之時,就需要采取閑庭信步這種走姿,就需要采用慢條斯理的平直語調,目的是要慢慢地把聽眾帶入自己所敘述的故事情境中去。 2)來回健步 如果說閑庭信步是慢走,那么,來回健步就是快走了。來回健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演講者在舞臺上,在演講桌旁邊或者舞臺的中心位置,多次來回走動,走動的距離不是很長,但是次數(shù)卻很多,并且步速也比較快。 這種走姿是演講者為了制造懸念而運用到它的。這種走姿既可以運用于演講者講故事的發(fā)展階段,目的是要調動聽眾的情緒,讓聽眾突然覺得緊張了起來。也可以運用于演講者向臺下不同觀眾提問的環(huán)節(jié),比如,先跑到左邊向左邊的觀眾提問,馬上又跑到右邊向右邊的聽眾提問。目的是拋出聽眾最關心的問題,點擊聽眾的痛點,激發(fā)聽眾的興趣。 3)戛然停步 戛然停步就是演講者在舞臺上走動的時候,走著走著,突然一下子就停了下來,不再走了。 這種走姿一般運用于演講者在演講中的最緊要關頭。比如,當故事講到了最高潮的時候,演講者突然停住了腳步,頓時提高聲門,宣布故事的結局,目的就是想給聽眾一個意外、或者一個驚訝……再如,演講者向聽眾提出某個問題之后,在聽眾滿懷期待之時,突然停了腳步,再鄭重地說出答案,目的是引起聽眾對這個問題的重視。 3、互動性走姿 演講者在舞臺上進行演講的時候,不光是講自個的,還需要向聽眾提問的。于是,這個時候,演講者就需要跟聽眾互動了,需要走向聽眾了,不可能站在原地方一動不動了。演講者跟聽眾互動的走姿大約有如下三種: 1)有意提問 有意提問就是演講者在演講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某位觀眾的神情很配合演講者,比如,不停地點頭,時不時地鼓掌……而此時,演講者為了讓自己的演講更有說服力,需要借助第三者之口來印證自己的觀點。于是,演講者就向這位聽眾走去,向這位粉絲級的聽眾提問。 在走向聽眾的過程中,演講者可以走向舞臺的邊沿,向這位聽眾提問;也可以走下舞臺,到聽眾的面前再提問。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演講者必須帶著微笑,步伐輕盈地走向聽眾。值得注意的是,演講者此時的步速是稍慢的,步幅是稍小的,雙腳落地力度不大而邁步是比較輕盈的。為什么這么要求呢?因為演講者采用輕盈的邁步、稍慢的步速、稍小的步幅,一般不會驚嚇到聽眾,聽眾也不會覺得演講嘉賓的到來而感到很突然。 2)特意回答 特意回答就是演講者在演講的過程中,臺下突然有聽眾突然舉手向演講者提問。而在這個時候,演講者為了體現(xiàn)自己很尊重這位聽眾的問題,于是演講者走到了這位聽眾的身邊或者走到舞臺上離這位聽眾最近的地方再回答這個問題。 當演講者走向聽眾的時候,也必須是臉帶微笑的。不過,此時演講者的步速是稍快的,步幅是稍大的,而邁步是有力的。為什么這么要求呢?因為演講者采用有力的邁步、稍快的步速、稍大的步幅,既可以體現(xiàn)出演講者對觀眾所提出問題的重視程度,也可以體現(xiàn)出演講者對觀眾的真誠態(tài)度。 3)顧及全場 照顧全場就是演講者在演講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左邊的聽眾興致很高,很喜歡跟演講嘉賓互動,而右邊的聽眾卻反應平平、對演講嘉賓視而不見的情況。于是,這個時候,演講者為了顧及全場觀眾的感受,在頻頻走向左邊的同時,也時不時向右邊走去。盡管沒人向演講嘉賓提問,也沒人原因回答演講嘉賓所提的問題。 當演講者為了顧及全場聽眾的感受而走向右邊的時候,演講者此時的步速是稍快的,步幅也是稍大的、邁步也是有勁的。為什么如此要求呢?因為演講者采用有力的邁步、稍快的步速、稍大的步幅,方面引起右邊聽眾的注意力,把他們帶回自己所塑造的演講氛圍中來。 三、'走'的注意事項講完標準的走姿要求、三類專業(yè)走姿之后,最后再次強調一下'走'的注意事項,也就是在從講臺上走動的時候,有些不雅的動作是必須避免的,以免破壞自己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現(xiàn)在將這些注意事項羅列如下: ■ 行走時,不能搖頭、晃肩、扭腰、扭臀,這種姿勢非常不自然。 ■ 不能低頭走路,這是心事重重,精神萎靡不振的表現(xiàn)。 ■ 不能拖著腳走路,這樣會顯露出未老先衰,暮氣沉沉。 ■ 不能跳著走,人家會認為你心浮氣躁。 ■ 不能走出內八字或外八字,這樣看起來,象鴨子走路。 ■ 不能只擺大臂,而不擺小臂,這是軍人步伐,不適合于演講場合。 ■ 不能只擺小臂,而夾肩走路。這樣會顯得很小氣。 ■ 雙手不能左右擺,這樣象跳舞。 ■ 雙手不能插入褲袋,這樣顯得不尊重別人。 ■ 雙手不能反背于背后,這樣顯得擺架子。 ■ 走路時,不要大半個身子前傾,這樣動作既不美,又損健康。 講完身姿的三種常用姿勢(包括坐姿、站姿、走姿)之后,我們就一位演講者從步入會場、登臺演講到演講結束離開會場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個小結,也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演講者怎么做,才能體現(xiàn)出自己是一位有涵養(yǎng)、有教養(yǎng)、有修養(yǎng)的風度翩翩的演說家。筆者的觀點如下: 步入會場時,演講者要態(tài)度謙虛、步子沉穩(wěn)、面帶微笑。不能左顧右盼、裝腔作勢,以免有輕佻、傲慢之嫌;也不能忸忸怩怩、畏縮不前,以免有失演講嘉賓的身份。 在就座之前,應與陪同者稍一相讓,方可落座。當然,也不宜過多推讓。 入座時,聲音要輕,要坐正坐穩(wěn),不能左觀右看,也不能只顧玩弄手機或者其他物品。 當主持人介紹到演講者時,演講者應自然起立,向聽眾鼓掌或點頭表示感謝之意,不能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也不能僅僅欠一下身子。 正式登臺演講時,應該先向主持人點頭致謝,然后從容沉穩(wěn)地走上講臺,恭敬、誠懇地向聽眾敬禮,并且目光環(huán)視全場,表示與聽眾已打招呼,然后開始演講。 演講結束時,演講者應面帶微笑,向聽眾致謝之后,方可下臺。不可因為發(fā)揮不好而表現(xiàn)出一言不發(fā)、郁郁寡歡的神態(tài),也不可因為超常發(fā)揮而顯露出洋洋得意、不可一世的樣子。總之,自始至終要給人一種謙虛謹慎、彬彬有禮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