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為”、“以……為” 文言中的“以為”,可以作為一個雙音節(jié)詞,和現(xiàn)代漢語的動詞“以為”、“認為” 相當。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 然而,在更多的場合,“以為”卻是“以……為……”的緊縮,常見的有如下兩種情況。 第一,在“……以為……”、“以……為……”句式中,“以”是介詞,組成介詞結構,作動詞“為”的狀語,此時的“……以為……”、“以……為……”相當于“用……做……”或“把……當作……”。 虎視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黔之驢》)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 4.夫以銅為鑒,可正衣冠。(《新唐書·魏征傳》)——把銅板當作鏡子,可使衣冠端莊。 5.至丹以荊軻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 第二,在“……以(之)為……”、“以……為……”句式中,“以”是動詞,“認為”的意思;“……為……”是主謂詞組,作“以”的賓語。這種句式,相當于“認為(覺得)……怎么樣”或“認為(覺得)……是……”。 6.(滿座賓客)以為妙絕。(《口技》)——(滿座的賓客)認為它(口技)奇妙極了。(按:“以為妙絕”,即“以(之)為妙絕”,原句省略“以”的賓語“之” 。)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兩個詞,凝固結構大致有兩種情形。 其一,“以”字當“因為”講,“所以”相當于“……的原因”、“……的緣故”,用來表示原因。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前出師表》) 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此世所以不傳也。(《石鐘山記》) 其二,“以”字當“拿”、“用”或“憑借”講,“所以”相當于“……的辦法”或“用來……的”,用來表示手段、方法、根據(jù)、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前出師表》)——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和本分啊。 5.先王之所以為法者,民也。(《呂氏春秋·察今》) 6.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師說》)——教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釋疑難問題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漢語中,“如(若)”、“奈”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而這兩個詞經(jīng)常連在一起用,組成凝固結構。“如何(若何)”、“奈何”,可譯為“怎”、“怎么辦”、“怎么樣”或“怎么對付”等。如: 1.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頗藺相如列傳》)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鴻門宴》) 如果將“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開,當中夾進名詞或代詞,就形成表示疑問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這種格式可用“對(拿、能)……怎么樣(怎么辦)”來對譯。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西門豹顧曰:“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西門豹治鄴》)——西門豹回頭(看大家)說:“巫婆、三老不來回話,對這事怎么辦呢?” 6.若先生與百姓何?(《國語·周語》)——對先生與百姓怎么樣? 有時,“如何”、“若何”又變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為疑問形容詞用,譯作“怎么樣”。 7.(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項羽本紀》)——問道:“現(xiàn)在的情況怎么樣?” 四、“何以……為” 文言中,“何以……為”也是表示疑問的一種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著”,“為”是語氣助詞?!昂我浴瓰椤庇矛F(xiàn)代漢語可譯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譯為“怎么(為什么)用得著……呢”。 如:1.匈奴未滅,何以家為?(《漢書·霍去病傳》)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項羽本紀》)——現(xiàn)在人家正處在宰割者的地位,我們處在被宰割的地位,還告辭做什么? 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項羽本紀》)— “何以……為”中的“何”字,有時換作“奚”、“惡”;“以”字有時換為“用”字,這樣便形成“奚以……為”、“何用……為”等形式,意義不變。如: 6.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逍遙游》)——哪里用得著飛到九萬里的高處再向南飛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問,是“有何”的倒裝。“何”是動詞“有”的前置賓語,“之”是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何……之有”可譯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傳》)——這好比是把肉投給饑餓的老虎一樣,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厭之有?(《鄭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滿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宋國有什么罪過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種比較委婉的反問(含有探問)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詞,可譯為“也”;“乎”字是疑問語氣詞,可譯作“嗎”。“乎”字與前面的“不亦”呼應,構成反問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現(xiàn)代漢語“不也……嗎”或“豈不也是……嗎”對譯。如: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遙游》) 七、“無乃……乎” “無乃……乎”是表示一種委婉商量的疑問語氣,對某種情況加以揣測?!盁o乃”,表示“不是”的意思,與疑問語氣詞“乎”相呼應,構成“無乃……乎”的凝固結構,這一凝固結構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對譯。如: 1.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部隊(因長途行軍)筋疲力盡,鄭國又有了準備,這樣做恐怕不行吧? 2.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論語·雍也》)——在簡單的基礎上,再行簡單,恐怕是過于簡單了吧? 有時“無乃……乎”中的“無”字換成“毋”字,成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義不變。如: 君反其國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禮記·檀弓》)——您一返回國家便有了私心,這樣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無乃……乎”切忌用“不是……嗎”去對譯,因為在古漢語中,“無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語氣,而“不是……嗎”則偏重于反問。 八、“得無……乎” “得無……乎”是一種表示疑問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況下,a譯為“能不……嗎”或“能沒有……嗎”。如: 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岳陽樓記》)——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嗎? 然而,當“得無……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測性的疑問時,“得無”則為“該不會(是)”的意思,“得無……乎”可用現(xiàn)代漢語的b“該不會(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對譯。 2.日食飲得無衰乎?(《觸龍說趙太后》)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這樣的凝固結構,敘述某個特定的人物的行為事跡,以突出所要敘述的對象?!坝小摺笨勺g作“有(個)……的”或“有(個)……的人”。如: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揠苗助長》) 楚人有涉江者。(《呂氏春秋·察今》) 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史記·魏公子列傳》) 十、“孰”、“……孰與……” “孰”字,作疑問代詞為常見的現(xiàn)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問。指代人時,可譯作“誰”,指代事物時,用“哪”或“哪個”對譯。如: 孰知道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知識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另一種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詞,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詞語,而這個先行詞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圍的,這時,“孰”字就有從中“選擇其一”的意思,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哪一個”或“哪一件”。如: 4.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我跟徐公哪一個美? 5.哀公曰:“弟子孰為好學?”(《論語·雍也》)——哀公問:“學生們哪一個算是好學呢?” 古人用另一種形式“孰與”兩詞連用,表示比較,并成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項羽本紀》) 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荀子·天論》)——觀望等待時機,哪里比得上順應并利用它呢? 注:“孰與”這個凝固結構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拆開理解,二是要譯出它的“比較”意義。 十一、“與其……孰若……”和“與其……豈若……” “與其……孰若……”和“與其……豈若……”是表示在反問中有比較而抉擇(肯定)其中之一的兩種凝固結構,可用現(xiàn)代漢語“與其……不如……”或“與其……怎么趕得上……” 對譯。如: 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 與其殺是童,孰若賣之?與其賣而分,孰若吾得專焉?(《童區(qū)寄傳》) 有時,“與其……孰若……”格式中,“與其”不出現(xiàn),單用“孰若”關聯(lián)。如: 4……從天而頌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論》)—— 十二、“與其……寧……”和“寧……無(不)……” “與其……寧……”和“寧……無(不)……”是表示抉擇的兩種格式,其抉擇是在比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兩種格式可用現(xiàn)代漢語“與其……寧可……”和“寧可……不……”對譯。如: 1.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禮儀,與其奢華過分,寧可(倒不如)儉樸;喪事,與其治理的完備,寧可(倒不如)哀戚。 2.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新注四書白話解說》)——與其有聚斂民財?shù)某?,寧可(還不如)有偷盜的臣。 3.與其害于民,寧我獨死。(《左傳·定公十三年》)——與其對民有害,寧可我一個人死去。 4.漢王笑謝曰:“吾寧斗智,不能斗力?!保ā俄椨鸨炯o》)——漢王笑著推辭說:“我寧可斗智慧,也不能較量力氣?!?/p> 5.孫叔曰:“進之!寧我?。ㄍā取瑹o人薄我?!保ā蹲髠鳌ば辍罚獙O叔說:“進軍!寧可使我們的軍隊逼近敵人,不讓敵軍逼近我們?!?/p> 還有時“與其”中的“其”字不出現(xiàn),構成“與……寧……”的形式,其意義也不變。如: 與人刃我,寧自刃。(《史記·魯仲連列傳》) 十三、“有以” “無以” 可譯作“有什么可拿來”、“沒有什么可拿來”對譯?!坝脕恚脕恚?、“來”等。如: 1.項王未有以應。(《項羽本紀》) 2.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本紀》) 3.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羽本紀》)——(項莊)說:“君王與沛公共飲,軍營中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拿來作樂,請讓我舞劍助興?!?/p> 十四、“……有所……”、“……無所……” 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有什么……”、“……沒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項羽本紀》)——我進入關中以后,一點點東西也不敢有所貪圖。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退秦師》) 有時,“所……”詞組用在“何”字后邊,組成“何所……”形式,這也是文言中常見的格式。 如: 3.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史記·淮陰侯列傳》) 十五、“……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矣”、“其……之謂乎” “……之謂也”是總結性判斷的基本形式??梢苑g為“說的就是……啊”或“這就叫……啊”。如: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其……之謂也”的形式中“其”字是語氣副詞,意思是“大概”。這樣就舒緩了“……之謂也”的肯定語氣,增加了商量、推測的語氣。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淅顚④娭^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應當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漢語中常見的凝固結構進行大致的歸類,所依據(jù)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品,和考試中常見的句式,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諸如“……者哉”、“……者……也”之類;同時還應當指出的是,對于古漢語凝固結構的詮釋不能死搬教條,還要據(jù)其在不同語境中定酌。 |
|
來自: 昵稱3293762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