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通身功 通身功是通過呼吸強化,意識導(dǎo)引金剛神打,“嗨”字秘 訣等特殊之陰陽大法,將體內(nèi)體外之精氣貫暢周身,使抗御 力、彈簧力爆炸力護照人體,可謂無處不彈簧,無點不殺器; 觸可崩彈,發(fā)之疾猛,無物能逃;殺可炸吐,炸之體外,震碎內(nèi) 腑;抗可受擊,來之氣到,安然無恙。與“金鐘罩”“鐵布衫”比 另有神妙作用,實乃峨嵋之珍寶,金剛之神功 明法修煉是周身松而不散以意領(lǐng)氣順達四肢百骸,采用 不施力之柔式方法。 陽法修煉是用意、用力發(fā)聲之剛式方法強化氣發(fā)之流 量、速度、肌肉之強度。 陰陽大法是搏擊演示必修的捷徑體弱患病者僅修陰法 柔式。 、金剛推山 (一)基本動作 l.入卦式 (1)兩腳平行站立,頭身腿直立,眼睛微閉.舌砥上腭,兩 唇輕接;兩拳半握貼于小腹拳眼向上,拳面向前,掌心向腹。 (圖37 (2)接上式,靜立自然呼吸三次后,開始緩慢吸氣,同時, 小腹內(nèi)收,向上移動;兩拳緩緩向襠部移動,至手臂伸直再貼 大腿兩側(cè)向外分開.雙拳各自呈圓形向上向里劃弧,待拳至 腰胯時,兩摯眼逐漸指向前方,拳面下翻指向地面,拳心上翻 向上。(圖38) (3)接上式兩拳繼續(xù)向里向下劃到兩拳劃至小腹肚臍 處相週交叉,停留一瞬。(圖39) (4)接上式,突然以口發(fā)“嘩”聲,小腹外鼓,兩拳變掌,拇 指內(nèi)扣,其余手指相并仲直,右掌在上,左掌在下,向下猛插, 至襠部呈交叉式,左掌指向右斜下,右掌指向左斜下。(圖40) 圖37 圖38 圖 圖40 (5)稍停片刻,兩掌手指自然張開,繼續(xù)貼腹向兩側(cè)向上 劃弧(圖41),至腰胯時,兩掌開始變?nèi)鄢?拳面向下 圖42)繞至肚臍處,兩拳交叉,右拳在上左拳在下,稍停 瞬。(圖43) 圖41 圖42 圖4 (6)接t:式,日發(fā)“噻” 聲,兩拳變掌呈交義式向下 猛插,腹部同時外鼓。(圖 44)如此3遍后,將拳弧形劃 至肚臍處(圖45),繼續(xù)行 2.推掌抱石式 (1)接上勢,聾緩緩吸 氣,小腹內(nèi)收,腹肌上移,兩 拳緩慢貼腹上移至胸胸部圖44 外鼓,鼻繼續(xù)吸氣。(圖46) (2)接上動,兩拳用力向兩側(cè)移動(圖47),到肩部前面時 開始變掌(圖48),逐漸向兩側(cè)用掌根用力推動,使氣達雙掌。(圖49) 3)接上動,待兩臂平直,身體前傾,兩掌掌指逐漸向下,掌心相對,兩膝彎曲(圖50),至 兩掌近于小腿時兩掌內(nèi)合,掌指相對,掌心向上呈抱物式。(圖51) (4)上動不停, 圖49 圖50 38· 身體突然向上跳起,至離開地面最高處時,雙掌逐漸由體前上 翻過頭頂。(圖52、53) 圖51 圖 圖5 〈5)上動不停,兩腳下落,雙掌掌心向 下虎口相對,掌指分開向下猛壓,雙胸掌 落地沉穩(wěn)有聲口隨著“嗨聲發(fā)出,小腹外c平購 敞用力。(圖54) (6)落地后,丹田之氣經(jīng)會陰,大腿內(nèi) 側(cè)至涌泉進入地下,身勢前彎,雙腳略寬于 肩,屈膝下蹲,雙掌掌心向下,壓于膝部,自 然呼吸3次。(圖55)兩腳回收并攏兩拳 放于肚臍處,再從頭到尾重復(fù)2遍動作相 同。坳下接練金剛望月。 (-)動作要領(lǐng) 圖54 39· 開始雙拳在腹部劃弧要圓,雙拳 所劃軌跡呈“∞”字型,雙掌呈標(biāo)掌下插 時要用抖勁,要快猛 2.雙拳向胸移動中,腹部盡力內(nèi)收, 腹肌隨拳向上移動。 3.雙拳外推至掌與臂平直過程中 要求將胸部之氣運用全身之力,向外推 引全掌,速度要慢,速度均勻,勿…快 圖55 慢 1.雙學(xué)彎腰下抱時不宜過快不能放松卸掉手臂之力 5向上跳起雙掌上翻要從體前經(jīng)過,此時腹肌仍未下移, 所跳高度不宜太高,離地20厘米即可。 6落地時全身要協(xié)調(diào)雙掌下壓要發(fā)抖勁、“”聲腳踏 聲,雙掌下壓,小腹外鼓四者要同時進行協(xié)調(diào)一致。 (三)調(diào)息要領(lǐng) 這是逆腹式吸慢呼快的調(diào)息方法,在整個作功過程中除 了口發(fā)“嗨”聲時是呼氣外,其余時間均是吸氣。要求吸氣時均 勻緩慢否則一個動作難以完成,有氣不足之感。嗶氣時是口 吐,隨“嗨”聲而發(fā),要求聲音洪量、干脆,切勿聲音過小,音速 慢長,這是本門功法的重要特點 (四)意念要領(lǐng) 要求以意引氣,氣與動作并行,氣助力發(fā)。在雙拳上移至 胸時,要意引內(nèi)氣隨手向上同時移動,兩臂由屈變直時,要意 引內(nèi)氣由胸達掌,有逐漸推動兩側(cè)大山之意跳起落地時意引 余氣出丹田經(jīng)大腿內(nèi)側(cè)至涌泉進入地下,即氣行腿部 (五)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