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里紅釉里紅的工藝和青花完全一樣,不同的是青花用鈷料著色,而釉里紅用銅紅料。釉里紅燒制時,對溫度和爐內(nèi)氣氛要求極高,容易出現(xiàn)色彩還原不正和飛紅(線條暈散嚴重)現(xiàn)象,因此歷朝燒造釉里紅的數(shù)量都不多。(明代洪武朝則是個例外) 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碗 釉里紅纏枝牡丹紋軍持 國內(nèi)外傳世品種可以確認為洪武朝的,居然以釉里紅為最多,且不乏大器。就算國力最盛的永樂、宣德兩朝,在釉里紅的燒制方面也未能超過洪武,宣德后更是近乎絕跡;清康熙恢復了釉里紅的生產(chǎn),一般也為淡紅色,少見鮮紅,到雍正朝,釉里紅的制造水準達到歷史的高峰。 釉里紅云龍紋缽缸,清康熙 釉里紅海水龍紋瓶,清雍正 斗彩斗彩雞缸杯,明成化 斗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結(jié)合的瓷器品種。先用青花在胎體上繪出紋樣的輪廓,然后施透明釉入窯高溫燒制,之后在釉上用三四種有時多至六種以上各色材料填入青花輪廓中,再入窯低溫復燒而成。 斗彩三秋杯,明成化 明代成化之前,已有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結(jié)合的品種,但只是青花和釉上單一色彩相結(jié)合,真正的斗彩始于成化朝。 斗彩嬰戲圖杯 在成化朝,斗彩也只是主要作為宮廷賞玩品而燒造,當時生產(chǎn)數(shù)量就很有限,在明代就已作為極貴重的珍品,其中尤以葡萄杯和雞缸杯名噪一時。 雍正仿成化斗彩高士杯,清 粉彩粉彩花蝶盅,清同治 粉彩是釉上彩,畫紋飾前先以含砷元素的粉底(玻璃白)打底,涂上顏料后用筆以油料渲染出濃淡深淺,由于砷的乳濁作用顏料產(chǎn)生一種粉化的效果。 粉彩葫蘆紋碗,清雍正 粉彩的紋飾給人直觀的感受是:乳濁、柔軟、暈散、有厚度。 粉彩花卉凸三嬰戲瓶,清乾隆 粉彩創(chuàng)于康熙,極盛于雍正,從乾隆起成為瓷器的主流。雍正和乾隆兩朝是粉彩的巔峰期。 粉彩蟠桃紋天球瓶,清雍正 五彩五彩魚藻紋蓋罐,明嘉靖 所謂五彩,嚴格來講有五彩(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的區(qū)別。明代以嘉靖、萬歷為代表的五彩大多為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結(jié)合的青花五彩;康熙時發(fā)明了釉上藍彩,需要用藍色的地方便可以不再借助于釉下青花,于是出現(xiàn)了純粹釉上彩的五彩瓷。我們這里使用的五彩的概念包括五彩和青花五彩。 五彩僧帽壺,清康熙 五彩的施彩工藝和粉彩區(qū)別很大,用最簡單的話來講,五彩瓷的紋飾是平的、硬的,是沒有厚度感的。 五彩云鳳紋葫蘆式壁瓶,明萬歷 五彩中的青花五彩和斗彩一樣,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結(jié)合,區(qū)別在于青花五彩的青花是作為一種色彩出現(xiàn),斗彩中的青花是為釉上彩紋飾勾勒邊框使用。 五彩加金鷺蓮紋尊 明代嘉靖、萬歷兩朝和清代康熙朝是五彩瓷的兩座高峰。 琺瑯彩胭脂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紋碗,清康熙 琺瑯彩瓷器是一種極名貴的宮廷御用瓷,其所用彩料均為進口料;用油來施彩,類似西洋油畫的手法;景德鎮(zhèn)燒制瓷胚,在清宮造辦處琺瑯作繪彩并低溫二次燒成。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琺瑯彩的尊貴地位和不菲價值。 紫紅地白梅琺瑯彩小盅,清雍正 琺瑯彩創(chuàng)燒于康熙,雍正朝達到極致,乾隆中期后逐步衰退。 黃地琺瑯彩桃花紋杯,清雍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