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豐富語言經(jīng)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2019年全國小語“十大青年名師”頒獎典禮暨觀摩課活動講話...

 剽悍前行 2019-05-16

階段語文教學,學生學什么最有價值?語文教師對這個問題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我們先來分析一材料。這是我沂蒙山游覽看到的一段介紹沂蒙山棧道的文字漫步棧道,有龍行天下之豪邁,有平步青云之喜悅,有傲之胸襟,有長庭漫步之悠然,有坎坷曲折之感慨——有多少語文教師能寫出這樣文字,一定是鳳毛麟角。我為何能這么肯定?因為一般教師包括中學、大學教師的語匯積累都不會如此豐富。文章寫得好,和選材、立意、構思以及個人文化素養(yǎng)有關,但寫出這樣文字的前提就是有非常豐富的語言積累,這是基礎,“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否則你即使有這樣的想象,這樣的感悟,也這樣的文字。進一步看,樣的感悟和想象必須有相應的語詞支持,沒有這些語詞也就會有樣的感悟,也不可能如此細膩情感。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一個人語積累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他的思維能力。一個語匯貧乏的人,是不可能有深刻思維,細膩情感的。

前段時間參加全國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大賽,看到有一道測試教師素養(yǎng)的主觀題:一個班學生習作,描寫人物外貌15雙水汪汪的大眼睛,9對月牙似的眉毛,18張櫻桃小嘴。學生描寫人物為何千篇一律?正確答案是學生觀察能力不強,所以要加強觀察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特點。其實觀察能力不強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原因學生缺少豐富的語詞,沒有其他詞匯來形容人物的眼睛、眉毛和嘴巴;同時學生也沒有主動運用平時積累的有新鮮感詞語的意識,或者說是習慣,習作時不會積極主動自己的語言倉庫去搜索和提取,所以作文時能夠運用的僅有這些少得可憐的詞語。首都師大博士過一個調(diào)查,收集了四年級六年級學生的作文若干篇,分析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作文有什么相同征。最后研究出一個結論,詞匯量是區(qū)分學生作文水平的最明顯標志。一篇三四百字的文章,低水平作文用的實詞僅85個,中水平作文的實150個高水平作文實詞使用量超過230個??梢娫~匯量決定了作文水平高低。那些“水汪汪的大眼睛、櫻桃小嘴”,基本就是那些水平、中水平學生寫的作文,因為他們積累語言經(jīng)驗,即使觀察到人的外貌特點,也沒有合適的語詞來表達,這些學生遭遇的是主要是語言痛苦,是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

如何化解學生寫人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最有效的方法是促進學生大量積累語詞。小學語文教學要發(fā)展學生思維,要提升學生文化素養(yǎng)??墒?/span>這一年齡段孩子記性好,悟性差,有優(yōu)勢的是積累語言。兒童階段最大程度積累語言,可以為學生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能為學生思維的深刻、情感的細膩提供物質(zhì)支持,這是顯而易見的。古人為什么小學階段這么重視多讀多背,就是因為語言積累需要練童子功,這是過了這個村沒有那個店的。其實學生抽象思維發(fā)展,包括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最佳期并小學,而是在初高中以后,甚至是在大學。

最近我提出積累“語言經(jīng)驗”的概念。以前大家一直說語言材料的積累,主要指詞語、句子的積累,其實這只是語言經(jīng)驗的一個方面。語言經(jīng)驗還包括運用語言的經(jīng)驗,怎么用,詞和詞怎么搭配,詞和句怎么聯(lián)結,句和句怎么組合,樣組合是對的,樣組合不對等等,些都社會的約定俗成,大多無規(guī)律可言,就是憑經(jīng)驗,憑感覺。有些學生為什么詞語不好,句子寫不通,因為他缺少詞語運用的范型,句子運用的范型,也就是缺少語言運用經(jīng)驗。其實語感也是一種經(jīng)驗,語感不是學理知識,對語言的感覺,是一種感性經(jīng)驗。

學習語言運用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會了語言運用的理論知識以后,可以用來指導語言運用。但是小學階段學生書面語言經(jīng)驗形成的初始階段,這一階段最有價值的教學內(nèi)容是積累豐富的語言經(jīng)驗。因此,小學語文課程應該將豐富學生語言經(jīng)驗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這是我研究四十多年語文課程教學得出的結論。傳統(tǒng)語文教學強調(diào)多讀多背強調(diào)的就是語言經(jīng)驗的積累。這種教學方法延續(xù)了兩千多年為什么有這么強大的生命力,就是因為符合兒童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特別是文言文學習的規(guī)律。

按照這樣的觀點,小學語文到底該教什么?怎么教?我提出以下點看法。

一、主動積累有新鮮感的語詞。這是語文課程標準的觀點,這個觀點其實很重要。因為這是一種學習習慣,養(yǎng)成這種習慣可以終身受益?,F(xiàn)在語文課上有些教師不重視詞語教學,認為深層次內(nèi)容理解,閱讀、寫作方法的指導更加重要,這是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規(guī)律的誤讀。小學生學習課文,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就識生字、學詞語。老師們對識字都重視,因為不識字就不能閱讀不能寫作。其實學習詞語,擴大學生的詞語積累是這個年齡段最有效、最重要的教學任務,必須落到實處。

課文中的詞語應該怎么教?我們一起分析李文老師上的二年級《小毛蟲》這堂課。課一開始老師花了10幾分鐘時間生字詞語,重點抓得很準,應該肯定可以討論的是這堂課教師出示8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大家仔細讀一下課文就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有新鮮感、陌生的詞語遠不止這8個!還有“新奇、打量、生機勃勃、羨慕、遲疑、與世隔絕、規(guī)律、時辰、飄然而起、霧靄”等十幾個詞語,都是值得積累的有新鮮感的詞語。教師關注的是生字組成的新詞,這當然不錯;但對學生來說,這篇課文還可以積累更多的熟字組成的新詞。學生語言水平有差異,因此值得積累的有新鮮感詞語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教學中怎樣正確處理,其實方法簡單。老師出示這8個詞語讀一讀,接下來讓學生自己讀文章,劃出你感到有新鮮感的陌生詞語,多讀幾遍,抄寫抄寫。黑板上8個詞抄三遍、四遍,自己主動積累的詞可以抄一遍、抄兩遍。學生不是有詞語積累本嗎?讓學生自主積累詞語,這樣教學詞語的方法才是最人化的。這樣教學詞語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久而久之學生會養(yǎng)成一種習慣:閱讀當中碰到的一些新鮮的詞要把它積累下來。有了這種意識,成為一種習慣,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能大大提高。 

理解詞語教學的第一步。李文老師沒有花太多時間指導學生理解詞義,而是直接提出“課文寫了什么事情,用上黑板上的這些詞語說一說?!痹~語教學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讓學生運用。朗讀是語言輸入,語言吸收;說話是語言輸出,要說出小毛蟲的故事,需要學生主動建構語言,運用黑板上的這些詞語,重新組織成連貫的句子說話。學生能夠用了,說明他理解了,會用是硬道理,這是詞語教學應追求的最終目標課后我跟李文老師交流,課堂里教師出示了三幅畫先是毛毛蟲趴著,然后再是做繭,最后是變成蝴蝶。如果這堂課就是讓學生說三幅畫,用上課文中的詞語介紹,是否會更加有效?讀第一段、二段,先讓學生自己準備說第一幅,然后再全班交流。學生介紹的時候,教師要關注:這個同學用了3個詞,誰還能多用幾個?這個同學用了5個詞,應該表揚!這個同學把8個詞都用進去了,真了不起,真有水平!用上課文中新鮮的詞語說說小毛蟲的故事,學生可能就照原文說。如果教師稍微改變一下,另起一個開頭:“小毛蟲看到到處生機勃勃——”,然后用課文中的詞語介紹小毛蟲。這樣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新的語境,逼著學生重新建構話語。學生主動運用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就會產(chǎn)生語言的同化現(xiàn)象:課文中的詞語、句子能大量地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他的語言就會發(fā)生變化。經(jīng)常遭遇這樣的練習,學生的的語言會越來越豐富,表達質(zhì)量就會越來越高表達實踐的機會越多,學生的表達就會越來越流暢,語言表達的經(jīng)驗也會越來越豐富。

理解詞義當然也很重要,有些詞語考試時會考到,所以還要作必要的指導。但相比之下會運用詞語更加重要。比如:“這個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唱,也不會跑,更不會飛”這句話,其中“——————”是什么關系呀?學生可能搞不明白,但是會用,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所以重在運用。其實如果抽出課文中的一個詞讓老師解釋,有些詞義教師也不一定能說清楚,這很正常,因為解釋詞義從事詞義學研究專家必須具備的學問。而小學生學習詞語重在運用。

二、尋找課文語言與學生語言的差異。

最近網(wǎng)上流傳我在第八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大賽的發(fā)言,發(fā)表兩天點擊量居然超過十萬。像這種學理性的文章有這么高的點擊率,說明圈內(nèi)外人士對母語教育是非常關心。我在這篇文章里發(fā)表了一個自以為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前文提到的:積累語言經(jīng)驗是學習語的基礎。

我們《放風箏》這節(jié)課為例來討論這個問題。這篇面有這樣一個題目:“課文怎么把放風箏的過程寫清楚的”?老師把“寫清楚”改成“有意思”,這樣一改非常好,引導學生思考課文怎么寫得有趣,寫得有意思的,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默讀、師生對讀、討論交流,最后總結出幾點寫作方法課文描寫了放風箏時的動作;還寫了風箏怎么樣,放風箏的孩子怎么樣通過這些方法,把放風箏的過程寫得非常清楚。語文老師都喜歡抓“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等概念性的寫作方法,學生認識這些描寫方法當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質(zhì)量價值不大。所以,我主張改換一種思路,從語言運用這個視角引導學生思考:在這段話里,作者語言習慣用的語言有什么不同?哪詞語是我不會用?哪些句子我這樣寫的?哪些內(nèi)容作者寫了,我想不到?引導學生尋找課文語言和自己語言的差異。比如這段話中的“托”用得好,讓學生去比較,如果你寫這個動作會用什么詞?拿?舉?捧?學生可以說出很多。比較一下,這個情境下用“托”更準確;還有“牽”用的好,學生平時都用拉”著線,“握”著線,“捏”著線你看,課文用“牽”著線,更傳神,更準確。這樣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經(jīng)驗,不僅認識了一個動詞,也細化了學生的概念,可以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加細膩。

討論放風箏這段描寫。如果孩子寫放風箏可能會這樣寫:“一個小伙伴拉著線,飛快地跑起來,風箏飛起來了,越飛越高,風箏在空中飛舞,我們快活地叫著,從早晨玩到下午,還是停不下來?!边@孩子們的大白話怎么讓孩子體會課文高質(zhì)量的語言表達?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去比較。作者的寫法比我們高明在哪里?學生讀一讀就能明白:課文分步寫風箏越飛越高,先高過樹梢,再飛到空中,后來飛到云彩上。原來課文是分層次寫的,寫得多細??!還有課文中的詞句,“風箏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風箏越飛越高,似乎飛到了云彩上”,這些詞語句字寫得棒,比我們高明多了,這才是高質(zhì)量的語言!語文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去關注課文中高質(zhì)量的語言表達,發(fā)現(xiàn)這些差異,才能縮小學生與課文語言的距離,引導學生不斷接近高水平語言的表達。當然作家語言是高層次的語言,但是小學課文中的語言都是很通俗的,大多適合小學生學習。

我們再看課文中寫“村里人看見了,說放得那么高!”這里為什么把村里人寫進呢?哦,這樣一烘托了氣氛,這是學生想不到的內(nèi)容。怎樣體會課文寫得比你高明在哪里?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生自己在文中劃,自己去發(fā)現(xiàn),是聽老師講。孩子發(fā)現(xiàn)是一種主動的建構過程,把老師發(fā)現(xiàn)直接講給學生聽,其實學生會似懂非懂,甚至稀里糊涂。自己主動發(fā)現(xiàn)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一種習慣,就是閱讀時要發(fā)現(xiàn)文章的語言和我的有什么差距,課文語言比我高明在哪里。關注這些差異,才有利于縮小學生語言與課文語言的差距,學生的語文會越學越好,閱讀質(zhì)量會越來越高,語言表達水平也會有長足的進步其實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高質(zhì)量的語言表達,促進學生語言由粗、由俗變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自我審美教育,同時也是一種思維訓練,一種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這次觀摩活動上的幾篇課文,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解讀,那么就可以解讀出很多有價值的教學內(nèi)容。比如《貓》這篇課文,“高興,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著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抓癢,或是寫字的時候跳上桌子來,給你稿紙踩幾朵小梅花?!?/span>課文用的“溫柔可親”,一般是形容人的,老舍用來寫貓用得多有感情??!“用身子蹭你的腿”,這個“蹭”字用的很人性化,有一種親熱的感覺?!吧斐霾弊?/span>你抓癢 ,跳上桌子在稿紙上踩幾朵小梅花”。如果你寫作業(yè),在你稿紙上踩幾個黑團團,你也許會大發(fā)雷霆,老舍怎么寫,“踩上幾朵小梅花”,寫得多漂亮!這個句子學生寫不出來的。很多語文教師教這段話,關注的是貓的動作描寫,其實這段話最有價值是作者如何在字里行間把自己的感情滲透進去的。這是一種語言表達經(jīng)驗。

下面一段“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一,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如果改成大白話怎么寫?“它會豐富多腔地叫喚,有時長,有時短,粗細不一樣,變化很多。”作者一連用了三個四字詞語,讀起來很有節(jié)奏,文章顯得很出彩。還有寫小貓這一段,“一玩起來不知道摔多少跟頭,跌倒了爬起來,再跑,再跌。頭撞在門上,撞疼了也不哭?!蹦囊痪?/span>寫得最漂亮?“撞疼了也不哭?!蹦阆氲贸?/span>這樣寫嗎?像這樣的文字,只有泰斗才能創(chuàng)造來。但是小學生也能模仿,因為很平實。

課后我和執(zhí)教老師交流時,我說這篇文章教學生對比描寫其實價值不大,對提高學生語言質(zhì)量基本沒用。如果讓孩子能夠深入領會作者怎么在字里行間滲透自己的情感,怎樣提高詞語句子把自己的感情充分表達出來,對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質(zhì)量更有效。

三、在實踐中豐富語言表達經(jīng)驗。

《語文課程標準》中一句話:“多讀書多積累,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中領悟文化內(nèi)涵和語文的用規(guī)則?!闭Z文的用規(guī)則怎么教給孩子,最好的途徑是在實踐中讓學生自己領悟前文提到的這些句子,學生領并不等于會運用。真正要讓孩子運用,必須靠學生親身實踐。所以語文課一定要設計學生實踐的環(huán)節(jié)。

這里我推薦薛法根老師的《火燒云》一課(詳見我的公眾號“小語茶軒”),這堂課傳承與發(fā)展了我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經(jīng)驗,將教學目標聚焦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質(zhì)量上,對推進我國語文課課程與教學改革意義重大,很具導向和引領作用。我這樣評價這節(jié)課:第一,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課文語言和自己語言的差異,發(fā)現(xiàn)怎么高質(zhì)量地去用詞寫句,豐富學生的語言經(jīng)驗。第二,采用比較的方法,例舉學生熟悉一些大白話語言和課文的語言進行對比,讓學生對高質(zhì)量的語言表達有更加感性的認識。第三,這節(jié)課不僅讓孩子去體會,還讓孩子動筆去寫,通過親身實踐讓學生對高質(zhì)量語言表達認識更加真切 

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一直是零打碎敲地學語文知識,這一段個比喻句,一段教個總分總,接下來認識動作描寫等等,同學們懂了就完事了。學生學到的知識寫概念性的知識,語文課上成知識課、讀寫方法指導的傾向非常明顯。表面看教的也是語文本體內(nèi)容,但以概念性知識理解為目標的教學背離了語文課程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學語言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理解,而是運用,語文能力一定要通過親身實踐才能獲得。以老師的講為主的語文課一定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法根老師這節(jié)課傳遞了一種全新的教育思想。這堂課的目標指向不是語文知識或方法規(guī)律,而是聚焦課文語言運用經(jīng)驗,尋找課文語言與學生語言的差異,并且利用課文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語言去表達,在表達實踐豐富學生的語言經(jīng)驗。 

其實我們在名師課例中經(jīng)常能看到類似的教學設計,比如于永正老師教學《新型玻璃》一課,用了一課時可以讓學生以第一人稱介紹一種新型玻璃,《楊氏之子》讓學生用白話文去寫課文內(nèi)容。這樣的表達練習有什么好處?一個是讓學生在表達實踐中積累豐富的語言經(jīng)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運用平時積累的有新鮮感語詞的習慣。 

這次活動中《愛如茉莉》這堂課給老師們留下深刻印象。這堂課主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細節(jié)描寫體會爸爸媽媽的“愛”“愛是媽媽恬靜的微笑”“愛是爸爸緊握住媽媽的手”“愛是爸爸布滿血絲的眼睛”等等,教師煽情的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愛的情感。找出課文中的細節(jié)體會愛的情感當然不錯,但語文課的目標最終能落在情感體驗上,而是應該落在課文的語言表達上,討論課文如何通過這些細節(jié)描寫來表達情感的,這才是語文老師最需要做的事。課文是如何通過細節(jié)表達情感的呢?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前的椅子上,一直手緊握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比绻某?/span>學生的大白話可能會這樣寫“媽媽睡在病床上,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伏在床沿邊睡著了。陽光照在他們身上?!?/span>學生的語言表達大致就是這個水平。課文是怎么描寫細節(jié)的?課文這些描寫表達感情有何作用?按照這樣的思路去讀文章,學生讀出的感覺應該不一樣。你看“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恬靜”這個詞用得多好呀,很安逸!其實媽媽是假睡,她沒有真的睡著,“恬靜的微笑”這個細節(jié)寫得多好呀?!鞍职肿诖睬暗囊巫由?,一只手握媽媽的手”,看出這是一對恩愛夫妻,緊握媽媽的手是因為爸爸怕媽媽有事不肯叫自己所以會緊握她的手,媽媽動一下爸爸就知道了。這個細節(jié)描寫包含著爸爸對媽媽的情誼。后面這一句話“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顯得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這段富有詩意的優(yōu)美抒情,學生是的想不到吧?哦,原來高質(zhì)量的語言是這樣寫的。這樣學生就能實感地體會到課文細節(jié)描寫的妙處。最后老師出示了四張圖,讓學生圖中的細節(jié)。學生確實按圖索驥找到了傾斜的雨傘,濕透的襯衣等細節(jié),但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存在著很大的資源浪費:找到細節(jié)僅僅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第二步,就是讓學生模仿課文嘗試細節(jié)描寫,怎么通過你的細節(jié)描寫表達出人物的情感,親身體驗高質(zhì)量的語言表達是怎樣的,這才是學生最需要學習的。教會學生認識細節(jié)描寫這個概念性知識,并不有助于學生語言表達質(zhì)量的提高,語文課不總聚焦在語文知識的傳授、讀寫方法策略的指導上,這些當然也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領悟應用規(guī)律,并通過語文實踐運用這些規(guī)則,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語文課把課文內(nèi)容當成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語文課上成思品課、常識課、社會課、音樂課、歷史課,造成課程性質(zhì)的異化。六十年代以后語文課雙基,抓字詞句篇,聽說讀寫,把語文課上成語文知識課。改革開放以后,我們認為最有效的教學內(nèi)容是方法策略指導,所以八九十年代語文課注重的是法指導?,F(xiàn)在語文教材把教學策略單獨編排為一個單元,直接向?qū)W生呈現(xiàn)。其實強調(diào)語文知識教學,強調(diào)學習方法策略指導都不符合兒童語文學習規(guī)律。小學生學語文不是先明白知識原理,然后再去運用。正好相反,他們是實踐應用過程中領會知識,明白原理。而且每個人需要掌握的方法規(guī)律是不一樣的。我經(jīng)常舉《天鵝的故事》這個案例,教師用這篇課文學生講故事的方法:首先要講清楚起因、經(jīng)過、結果,故事講完整;第二,把經(jīng)過部分分解開來這樣才能講清楚;第三,故事要講得具體,必須抓住關鍵情節(jié),把細節(jié)講清楚;最后,故事要講得吸引人,還可以加上想象。老師花二十分鐘時間指導講故事的方法,學生明白了怎樣講故事,可是會講故事了嗎?當然不會。學講故事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自己去講故事,講故事的實踐中學會講故事,這才是最有效的學習講故事的方法。當然教師教的這些方法也不錯,不能說沒有用,但是每個孩子需要講故事的方法各不相同的,是因人而異的:有的同學故事講不完整,可以提醒他要講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有的學生講不具體,應該提醒他關鍵細節(jié)講具體;有的同學會講故事,可以指導他添油加醋,加上自己的想象。可見每個學生需要講故事方法是不一樣的,教師花那么長時間去指導孩子講故事,其實效率很低。如果在學生實踐基礎上再去指導,更加有效。

語文課老師們習慣是一開始就指導方法,把重點放在方法策略指導上,這是不符合兒童認識規(guī)律的。學生學習語文應該以實踐為實踐為重,在實踐過程中讓每個孩子自己去體會去構建學習的方法策略。語文知識是人們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概括出來的,接受這些知識也需要以大量的語言經(jīng)驗支持。語言經(jīng)驗越豐富,方法策略教學就越有效。在學生缺少經(jīng)驗甚至沒有經(jīng)驗的情況下,過度指導方法規(guī)律,超越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這樣的教學注定效率不高。

四、朗讀是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方法。

最后我想說的語文課一定要加強朗讀。重視多讀多背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留下來的寶貴經(jīng)驗。朗讀的功能是什么?老師們都認為朗讀可以促進理解,實際上朗讀最重要的功能是是語言的輸入、語感的培養(yǎng)、語言經(jīng)驗的獲得。教學每篇課文,重點不在學生讀懂,而是應該追求學生熟讀,課文中的語言能脫口而出,能張口就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為什么很多教師讀過《唐詩三百首》不會吟,因為你不熟呀!只有熟讀了,熟到張口就來,才可能會吟。

小學生語言表達必須用詞正確,句子通順,標點符號規(guī)范,不寫錯別字,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小學語文課最應該培養(yǎng)的規(guī)范的語言習慣。大學老師最怕碰到怎樣學生?就是句子寫不通的、語言規(guī)范性很差的學生,遇到這樣的學生再有學問的教授也毫無辦法,因為語言規(guī)范需要從小抓起,到了大學已經(jīng)很難矯正了。

我收集了這次活動習作課學生交流過的幾篇習作,一個學生這樣“劉某某慢慢走上去,當還未到達時,他臉色已經(jīng)慢慢變白了”,“到達什么地方”不清楚;“這讓我真有些害怕。手縮回來的時候,我覺得這有可能是個可怕的東西。”現(xiàn)場聽過課的老師可以意會,但不在現(xiàn)場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想表達什么,讀就知道這個學生語感很差,這樣的學生不是個別的。再看這一篇,這個學生寫得不錯,字也寫得好,但問題還是不少?!皠⒛衬承⌒囊硪淼刈呱锨叭ァN?/span>看著他,不禁為他擔心,當他走到前面”,這幾句句子連貫性很差,“走到前面”表達也不清楚,應該是走到講臺前面;“老師讓他把袖子挽起來,當老師拿著他的手往里邊放的時候”,“拿著他的手”改為“著他的手”;“我似乎聽到他的喊叫聲,他的手本能地往外縮”,這里的句序應該改為“他的手本能地往外縮,我似乎聽到他的叫喊聲?!边@好學生,但語感也不好,有待提高。

如何培養(yǎng)現(xiàn)代的語感?剛才我和老師研讀《貓》《愛的茉莉》《風箏》等幾篇課文,分析了課文語言與學生語言的差異,但我并不提倡語文教師這樣去給學生分析,那樣的話又會把語文課導入教師過度分析的死胡同。那么應該怎樣去教呢?最好的方法是給孩子點撥一個思路,指點學生應該怎么去讀課文;然后讓學生個人或共同體去認真研讀,細細體會,交流自己或團隊的發(fā)現(xiàn),鼓勵學生有不同的見解。通過討論交流,學生會有更加深切的體會。學生的感悟與老師的感悟可以不同,很可能會感悟出老師沒有感悟出的內(nèi)容,這很正常。千萬要引導學生感悟教師的感悟,讓老師代替孩子去感悟體會,這不正常。關鍵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一種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一意識,這個比什么都重要。

一個更重要的做法就是提倡學生多讀多背,讀懂讀熟,做到熟讀成誦,爛熟于心,最好熟到脫口而出北京大學陸儉明教授寫一段深刻的話:“我們的老師輩,不管是文科、理科、工科的老師,語文程度都相當高,語文能力都相當強,其主要原因正是他們大多在私塾打下了扎實的語文基礎。我們今天要使語文教學回歸本真,值得借鑒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一些做法。遺憾的是,現(xiàn)代的語文教學基本上都拋棄了老祖宗的做法——傳統(tǒng)書聲瑯瑯的畫面也逐漸消,其后果是不再讓孩子大量接觸漢語書面語,這樣,孩子如何能從小積聚漢語書面語語感?”語文教材中的每篇課文,最大的學習價值是什么?不是課文中的文化內(nèi)涵,也不是課文中包含的語言知識、讀寫方法規(guī)律,而是課文中的語言運用經(jīng)驗。現(xiàn)代語文教學嚴重忽視的恰恰是這個最有價值的教學內(nèi)容。許多教師誤以為教學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其實錯了!這一年齡段最有效的學習內(nèi)容通過熟讀課文,熟悉課文語言,幫助學生積累語言經(jīng)驗。這是我最近這段時間一直在宣傳的一個觀點,希望能夠引起老師們的充分重視!。 

   積累語言經(jīng)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語文課要重視學生語言材料的積累,運用語言經(jīng)驗的積累,語感的培養(yǎng),這才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按照這樣的思路去教語文,語文課不會越教越復雜,只會變得更加簡單。我非常慎重地提出:基礎教育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是豐富學生的語匯,在實踐中學會遣詞造句,積累語言運用經(jīng)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質(zhì)量。希望這個觀點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思考。謝謝大家! 

(李文名師工作室整理,吳忠豪審定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