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雪峰出生于晚清,從出生地巫山到武昌、漢口,再到萬縣、重慶和北京,顛沛流離,飽嘗生活的艱辛,但冉老是堅強的、上進的,也是幸運者和成功者。他一生學習、應(yīng)用和弘揚中醫(yī),救民疾苦,奉獻出了他畢生的精力。 冉氏學術(shù)思想可以概括為“一融三合”。一融,即傷寒與溫病“整個會通”,三合,即哲學與科學、中醫(yī)與西醫(yī)、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主張中西醫(yī)之間相互交流,所撰《大同生理學》等著作,即蘊含著“中西結(jié)合”涵義,其勇于革新之精神令人欽佩。 又主張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稱脫離實踐的空頭理論家為“偽醫(yī)”,沒有理論修養(yǎng)的為“醫(yī)匠”,要求“坐而言,起而行”,“既要憑些經(jīng)驗閱歷,也要懂得經(jīng)籍要義”。強調(diào)重視病人精神狀態(tài),嘗謂“醫(yī)人”比治病”更重要。 今從《川派中醫(yī)藥名家系列叢書·冉雪峰》中摘取眩暈醫(yī)案一則,患者經(jīng)冉老治療后,頑疾竟然痊愈,并能重新登臺演出。 漢口劇界余某。 初診:前當60歲時,曾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臥床不起,不唯不能坐行,且不能轉(zhuǎn)側(cè),面赤氣粗(風猶未息),痰聲轆轆,神識半昏,時或暈瞀, 食不易下,非難吞即自落下。時歷四月,中西方藥無效,延予診治。脈乍密乍疏,弦勁中帶滯澀象,病機脈象均頗壞。然氣來猶盛,未成痼疾,病猶可愈。 診斷:中風后遺癥。 辨證:風痰上擾。 治法:鎮(zhèn)斂浮越,平戢孤亢(息未息之風),即可暫免急驟變化,再商辦法。 方劑:自擬方。 藥物:白薇、百合各三錢,龍骨、牡蠣各四錢,紫石英、靈磁石、赤石脂各三錢,寒水石、滑石各六錢,大黃一錢五分,生鐵落末三錢,竹瀝、荊瀝各五錢,二瀝沖服。 二診:一星期略安,得大便一次,原方減大黃為一錢,加琥珀末五分,懷牛膝四錢。 三診:又一星期漸佳,大便二次,面赤氣粗,痰壅神昏等象銳減,手足能動, 勉能起坐。原方去大黃、生鐵落,加鮮生地一兩,山茱萸肉三錢。約兩星期,病愈大半,后于前方去寒水石、滑石、荊瀝,時加菖蒲、澤蘭、甘松、橘絡(luò)、青木香等,前后約60日,痊愈。 按語:冉老認為此病乃《素問》所謂“血之與氣,并走于上,則為大厥,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病者年逾花甲,春秋已高,獻身文藝界,無暇休息,平時血壓即高,工作又忙,煩勞則張,平衡失馭,風陽上冒,激蕩不寧,均是促成此病的暴發(fā)因素。且病逾百日,猶復面赤氣粗,氣血上并,沖激未已,病之壞處在此。 一診以白薇、百合寧腦安神,諸石藥重鎮(zhèn)斂浮越、平孤亢,大黃通腑降氣, 二瀝豁痰開竅。二診稍安后,加琥珀、牛膝加強引血下行。 三診諸癥大減,以大劑生地潤液沃燥,山茱萸固腎斂浮。諸癥較平,即開始予以活血通絡(luò)散結(jié),豁痰醒氣,有法有度,用藥精當,余氏得以恢復而登臺獻唱,遂成就杏林一段佳話。 冉老認為眩暈之病機有虛實兩端,實者為外感、氣郁或氣火郁滯、氣火上逆、痰濁痹阻,虛者為血虛不養(yǎng)、血虛氣滯、陰虛陽亢、心腎不交。 在辨治原則上,外感所致者,宜針對具體病邪予清風徹熱、滌暑清風等;肝失條達,氣機郁 滯,郁而化火者,宜解郁散結(jié)、醒氣透絡(luò);氣火上沖,心腦不寧,痹阻絡(luò)脈者,宜清腦寧心、清腦通絡(luò)、清腦利膈以暢其經(jīng)隧,并鎮(zhèn)逆潛陽、息風止眩;痰濁痹阻者,以豁痰利竅;陰血不養(yǎng),清氣不升者,宜養(yǎng)血調(diào)氣、柔暢經(jīng)隧、柔筋開痹; 陰虛陽亢者,宜益陰斂陽、戢斂浮越;心腎不交者,宜固腎寧心、下引下泄。 所用藥性上,注意甘涼以濡,鎮(zhèn)納以安,芳香醒豁以利之。 本醫(yī)案及按語摘自《川派中醫(yī)藥名家系列叢書·冉雪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