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我在參加新康監(jiān)獄和鹿州監(jiān)獄聯(lián)合在河南安陽市黨校舉辦的中層領導培訓班期間,在教授講授了“紅旗渠精神”和組織參觀了“紅旗渠紀念館”之后,我簡直難以相信,然來流傳千百年的“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居然活生生的發(fā)生過!而且就發(fā)生在了我們新中國成立不久的六十年代!發(fā)生在了河南林州(原林縣)人民,在巍巍太行山上,團結(jié)奮戰(zhàn)10年,硬生生劈出了一條總長度達1500多公里的“紅旗渠”身上! 這是令人無比震撼的奇跡! 這是無堅不摧的人民之偉力的見證! 我不得不為這種團結(jié)起來,能生成如此這般人民之偉力的奇跡而驚嘆!不得不為這種精神而折服,沉思! 5月8日上午10點多,我們2個監(jiān)獄共60多名中層領導走進了一座通體紅色的“紅旗渠紀念館”。從進紀念館起,我就緊跟著解說員,雖然每個人都配戴有一個耳脈,但我好像只有緊跟著講解員,才能更好更近地看到、聽到、回到,令我無比激昂的當年。在40多分鐘的參觀聽解中,那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一件件物品,讓我的眼睛一次次濕潤,讓我的血液一次次沸騰,讓我的雙腳一次次停頓,更讓我對河南林州(原林縣)的歷史社會、惡劣環(huán)境、戰(zhàn)天斗地的激情歲月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 河南林州(原林縣)處于河南、山西和河北三省交界之處的太行山脈,也就是當年劉鄧大軍所依托,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太行山。林州(原林縣)所處的太行山山上全都是赫紅色的花崗巖,用講解員的話講:“如果鉆石的硬度是10,那么這里花崗巖的硬度就是7。”這個“7”的硬度到底有多硬呢?當時我還是沒有一個直觀的感覺。直到緊跟著講解員走到一排玻璃展柜前,看到里面一根根頂頭“開花”、短短的鐵釬,兩頭開裂、發(fā)白的鐵錘,我好像才明白了什么! 我靜靜地,久久地,緊貼著玻璃,挨近著“他們”,看著、望著......感覺好近,卻又好遠;感覺好清楚,卻又一陣模糊;感覺一片肅靜,卻又當當作響。 仿佛,那兩頭早已被錘打得發(fā)白、發(fā)亮的鐵錘,有如一面時空隧道,把我?guī)У搅四菓?zhàn)天斗地、群情激昂的現(xiàn)場。看到一根根粗長的鐵釬,義無反顧地,千百萬次地鑿打在那赫紅的花崗巖上,鑿得響天震地,鑿得血汗不分,那怕粗長的身軀一寸寸被打磨掉,也全然不顧;要的就是一點一點的,一尺一尺的,在太行山上鑿打出一條1500多公里的“紅色之渠”“水上長城”。 仿佛,看到了排險隊隊長任羊成等,懸蕩在太行山的懸崖絕壁間,像空中蕩步似地,雙手緊握粗長的鐵釬,一次,一次蕩擊在那赫紅的花崗巖石上,火星迸射,一塊塊碎石被打掉,一次次險情被排除。隊長任羊成的門牙雖然撞碰到絕壁上,被連根撞掉,仍然不下火線;排險隊隊員手中的鐵釬打掉了一根又一根,手上的老繭脫了一層又一層,腰上也被肋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皮,仍然不叫苦,不喊累,不怕死。 仿佛,那赫紅色的花崗巖都是被“他們”10年如一日的熱血浸透而成的吧! 望著那赫紅的太行山,看到如此之“硬”的太行山!沒想到的是,能收藏起一個個八路軍戰(zhàn)士“熱血”的太行山,能保存起一個個修渠民工“熱血”的太行山,卻很難收留住一滴滴雨水,蓄成幾百年來勞苦大眾奢望的一灣水塘。 講解員解說,生成于億萬年前的地殼運動而成的林州(原林縣),石厚土薄,地表留不住水;加之又正處于斷裂帶,地下又缺少泉水,并且每年極少降雨,有史記載以來就是一個極奇缺水的地方。據(jù)可考的歷史記載,在明清兩朝的幾次干旱年份,因缺水無食,曾出現(xiàn)過“易子相食”的聞所未聞的絕境。正當我被那年代久遠的石碑上的不忍目睹的歷史記載所震驚,甚至不忍相信時,眼前的一個跪在地上,呼天喊地的一個婦女的泥黃色雕塑,攝開了我的眼簾。 我想這是我看到的,最震憾我心靈深處的一個雕塑了吧!在一個破茅屋前,一個婦女,雙腿跪地,兩手僵直的伸向天空,眼睛怒視著蒼天,悲痛欲絕。兩個空桶,躺在她的身后,空空如也,如死一般干枯。然來,這個雕塑是在林縣流傳已久的一個缺水的故事的再現(xiàn)。據(jù)說,民國初年的大年三十,桑耳莊的桑林茂老漢一大早就起來到離村七里多的黃涯泉,想趁早挑一擔水回家過年??墒菗娜撕芏?,快到天黑才接滿一擔水。新過門的兒媳心疼公公,摸黑出村迎接,并接過扁擔把水挑在了自己肩上。由于天黑坡陡,沒走幾步擔水的媳婦便被絆了一跤,公公辛辛苦苦挑來的一擔水瞬間灑了個精光。自知水比命還貴的兒媳,當天夜里,悔恨交加的兒媳竟懸梁自盡。 聽著講解員極富感情的述說著這個悲慘的故事,我的心隱隱作痛。我想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不久,楊貴一到林縣任縣委書記就要鐵了心為老百姓修一條,能徹底改變林縣人民缺水、無水可用之困境的水渠的重要感情因素吧。這種感情就是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切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質(zhì)樸體現(xiàn)!這種感情就是一種無私而又深厚的人民情懷!這種感情就是共產(chǎn)黨人敢于排除萬難、勇于當擔精神的傳遞! 正是在這種情懷下,正是在這種精神下,才讓“硬”得讓一朝一代的官老爺們視而避之,漠不關心的太行山;“旱”得讓專制統(tǒng)治下的勞苦大眾麻木無助,四處逃散,束手絕望的太行山,終于被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人民群眾所“降服”,硬是在巍巍太行山里修鑿出一條千里長渠,引得活水來,才讓林縣改天換地出新顏,才讓林縣人民過上了過去幾百年來的勞苦大眾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 看完新時代日新月異新林州的介紹,我輕松又高興地,基本上最后一個從紀念館側(cè)門出來,迅速沿著一條渠堤往上追。途中,聽培訓班的工作人員和幾個同事說:“這就紅旗渠的一段干渠。再往上走10多分鐘,就是分水嶺。70多公里的總渠,就在那里分為3條干渠?!币宦牽偳驮谇懊?,我加快了步子,也顧不得像其他同事一樣去拍照。不一會兒,來到了一塊較大的平地,地處兩山之間,山上綠樹叢陰,平地兩邊蠻粗的青松挺拔。一看平地近頭已經(jīng)有好幾個同事在拍照。稍一走近,抬頭一望,“紅旗渠分水苑”幾個青秀的紅色字體樹立在一門樓上面。再往前一看,急流而下的渠水,往左被兩條干渠一分二;往右又被一條干渠引流而下。 當我拾級而上,登上紅旗渠總渠,站在高高的分水閘堤壩上,向南眺望而去時,眼前是陣陣松濤,黃色的菖莆花一片一片的開放在水池里;耳中是涓涓的渠水聲,蜿蜒在巍峨的太行山上,流淌在林州的一個個鄉(xiāng),一個個村。處處是綠油油的小麥,成群的雞鴨...... 回想林縣的血淚過去,看看林州的美好現(xiàn)在,我不禁在心底里大聲喊到: 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一種人民之偉力! 這是多么令人久久回蕩的一種精神! |
|
來自: 流沙不止日月夢 > 《個人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