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坡梯田遠景(資料圖片)
在中方縣鐵坡鎮(zhèn),有一處千百年來勤勞百姓用雙手堆砌起來的田園風光,每一條田坎、每一塊梯田、每一個村落都保持著原始的風貌,春是一汪清水,夏是青禾綠浪,秋是金色稻香,冬是蕭瑟荒涼,四季周而復(fù)始,輪回交替。
沿著S332省道深入雪峰山脈,你會有一直往山上盤旋的錯覺,終于在一處山頂?shù)竭_鐵坡鎮(zhèn),卻發(fā)現(xiàn)一山更有一山高,其實還是在谷底。
由于山高谷深,鐵坡鎮(zhèn)的日出要晚很多,旭日初升的時刻,陽光撕開霧靄,原本沉寂的美麗變得驚心動魄,大自然盡情展露出最嫵媚的曲線。
視野所及盡是一望無際、層層疊疊的梯田,如同一排排海浪洶涌而來,卻又瞬間靜止、凝固。只見梯田如鏈似帶,坡面平滑;梯田與梯田首尾相連,層層依偎,高低錯落。梯田順山勢而造,從山腳一直蜿蜒到山頂,依高山而上的宛若天梯,繞小丘而上的仿似田螺,引人入勝,別有意趣——這里就是鐵坡梯田。
鐵坡梯田地處雪峰山脈深處,位于中方縣鐵坡鎮(zhèn)黃建村與江坪古村之間。黃建村建于梯田之上,海拔720余米,江坪村建于梯田之下,海拔500余米,落差超過200米。上千畝梯田從高到低不斷延續(xù),就像一件紋理分明的長大衣衫,熨帖地在山體上起伏,并隨著季節(jié)不同變換色彩。
“春看水光龍鱗,夏享綠波蕩漾,秋收金色海浪,冬疊白雪千層”,這是鐵坡梯田的生動寫照。
此時正值初夏,蓄水的稻田沿著田埂層層疊疊地蔓延開去,與田間房舍、裊裊炊煙、勞作的人群,共同構(gòu)成一幅生動的山水田園畫卷。
來到梯田之中,你會發(fā)現(xiàn)梯田的一個奇妙特征。有幾處稻田的中央都有一個小山包,猶如一座座島嶼,“島”上還植有二三棵大樹,四季常青。當?shù)卮迕窠榻B說,這叫“包山田”,是過去開墾稻田時特意留下的。過去人們迷信風水,想為“土地公”留下一個安身之所,也因人們對自然心存敬畏,雖是拓荒,也不愿將地貌徹底改變。小小的一丘稻田,也體現(xiàn)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愿望。
我們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跡,更敬佩當?shù)鼐用竦膱皂g與智慧。當?shù)厝烁嬖V我們,黃建村與江坪村的村民都是從江西移民而來的。明朝初年,明太祖為平衡連年戰(zhàn)亂造成全國人口分布不均,令他們的先人從江西遷居到了人煙稀少的鐵坡拓荒墾田。在滿目蒼翠的山林中、隨處流淌的溪流旁,他們耕田種稻、建房舍、修祠堂,開始了艱新的開拓歷程。
鐵坡梯田,是兩村一代代居民在600多年時間里,用石頭、用泥土,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而成的,是靠天吃飯,更是與天爭命。
閱讀梯田,恍惚中,物我相融。我們感悟,他們以平和的心態(tài)辛勤耕作,用真誠的情意守望家園,為這個世界延續(xù)著一種堅韌的生命力量和心靈的啟示。
鐵坡梯田仿佛是一幅緩緩展開的動人畫卷,也是一首輕吟淺唱的田園牧歌。她向你走來,搖曳生姿,你向她走去,心馳神往。(本報記者 楊智偉 通訊員 楊捷靈 楚雯)
順山勢而造(蒲和平攝)
“水光龍鱗”(彭澤恩攝)
層次分明(蒲和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