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最為寶貝的存在,所有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樂成長,但是有些寶寶卻體質(zhì)較差經(jīng)常生病。 《醫(yī)學(xué)三字經(jīng)·小兒》說;“稚陽體,邪易干。”《溫病條辨·解兒難》也說:“臟腑薄,藩籬疏,易于傳變;肌膚嫩,神氣怯,易于感觸?!闭f明小兒體質(zhì)和功能均脆弱,抗病能力差,而小兒越小則更為突出。加上小兒寒暖不能自調(diào),飲食不能自節(jié),故外易為六淫外邪之所侵,而內(nèi)易為飲食不節(jié)所傷,在臨床發(fā)病方面,以肺脾肝三臟疾患為多。 寶寶體質(zhì)差老生病怎么辦?小兒推拿來幫忙! 1、分手陰陽 位置:在手掌根,小天心穴兩側(cè),拇指側(cè)為陽池,小指側(cè)為陰池。 操作:分陰陽:用兩手拇指指腹,從小天心穴向兩側(cè)分推 次數(shù):100~300次。 作用:平衡陰陽,調(diào)和氣血,消食積,行痰散結(jié)。 2、補脾經(jīng)、 位置:在拇指橈側(cè)自指尖至指根處。 操作:在拇指橈側(cè)自指尖至指根處直推。 次數(shù):100~500次。 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清濕熱,消食積,化痰涎。 3、補腎經(jīng) 位置:在小指掌面稍偏尺側(cè),自小指尖直至掌根(或在小指掌面末節(jié))。 操作:用推法,自掌根推至小指尖(或旋推羅紋面)為補,稱補腎經(jīng)。 作用:滋腎壯陽,強筋健骨,溫養(yǎng)下元,清熱利尿。 4、揉板門 位置:在手掌大魚際之平面。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在大魚際平面的中點上作揉法,為揉板門。 次數(shù):揉100-300次 作用:消食化滯,健脾和胃,除臌脹,止嘔吐。 主治:食欲不振,傷乳食,嘔吐,泄瀉,腹脹,氣喘,噯氣。 5、掐揉四橫紋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五指節(jié)第一指間關(guān)節(jié)之橫紋。 操作:掐四橫皺:以拇指甲依次掐之,繼而揉之。 次數(shù):掐3~5次;推100~300次。 作用:退臟腑之熱,調(diào)和氣血,消脹散結(jié)。 6、推三關(guān) 位置:前臂橈側(cè),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 操作:推三關(guān),食中二指并攏,自橈側(cè)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處(圖6-43)。 次數(shù):100~500次。 作用:溫陽散寒,益氣活血。 主治:一切虛寒癥,腹痛,腹瀉,畏冷,四肢無力,病后虛弱,斑疹白?,疹出不透及小兒肢體癱瘓。 7、揉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劍突至臍連線的中點。屬任脈。又指中脘部。 操作:醫(yī)者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端或掌根按揉,稱揉中脘。 次數(shù):揉或推約100-3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和中。 主治:胃脘痛,腹痛,腹脹,食積, 嘔吐;泄瀉,食欲不振,噯氣等。 8、順摩腹 位置:腹部 手法:術(shù)者用掌或四指摩腹部,稱摩腹,摩300~500 次。逆時針摩為補,順時針摩為瀉,往返摩之為平補平瀉。 主治: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食積,消化不良,便秘,厭食,傷乳食瀉。 9、揉關(guān)元 位置:臍下3寸,肚臍下緣和恥骨上緣連線的中點。 操作:用中指螺紋面或用掌按揉,稱按揉關(guān)元。若用艾條灸之稱灸關(guān)元。 次數(shù):按3~5次;揉100~300次;用艾條灸3~5分鐘,或以局部紅潤為度。 作用:培補元氣,溫腎壯陽。 主治:腹痛、腹瀉、痢疾、小便不通、遺尿、五遲、五軟等證。 10、揉脾俞 位置: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操作:用揉法,稱揉脾俞。 次數(shù):50~100次。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祛濕。 主治:嘔吐,腹瀉,疳積,食欲不振,黃疸,水腫,慢驚,四肢乏力等。 11、捏脊 位置:大椎至長強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面自下而上捏。 次數(shù):捏3~5遍。 作用:調(diào)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jīng)絡(luò)。 12、揉足三里 位置:外側(cè)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cè)約一橫指處。 操作:用拇指端按,稱按揉足三里。 次數(shù):20~30次。 作用:健脾和胃,強壯身體。 主治:腹脹,腹痛,嘔吐,泄瀉,下肢痿軟等 除了小兒推拿,還可以做些什么能讓孩子少生病呢? 1、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xí)慣,注意個人衛(wèi)生; 2、保障孩子充足睡眠,早睡早起; 3、讓孩子多運動,增強身體抵抗力; 4、多喝水,飲食均衡,清淡為主,多吃新鮮蔬菜、五谷雜糧,少食肥甘厚膩,少吃寒涼水果,不吃冷飲; 5、隨時根據(jù)天氣情況增減衣物,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 6、室內(nèi)要常通風(fēng)、保持空氣清新; 7、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去,減少交叉感染的幾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