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隆中是“襄陽十景”之一,因為諸葛亮年輕時期在這里隱居、學習而聞名于世,它位于今天湖北省襄陽市以西的眾山拱衛(wèi)中,是襄陽市下屬的襄城區(qū)、南漳縣、谷城縣交界之地。 西晉永興年間(304年―306年),鎮(zhèn)南將軍劉弘來此憑吊諸葛亮故宅,命參軍李興作《祭諸葛丞相文》,此時距離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僅70年。 東晉升平五年(361年),荊州刺史別駕、歷史學家習鑿齒來隆中,撰寫《諸葛武侯故宅銘》,習鑿齒看到隆中已建有紀念諸葛亮的祠堂,此時距離諸葛亮去世不過120多年。 當時的人們肯定不會搞錯諸葛亮定居之所,隆中是諸葛亮隱居之地確鑿無疑。但是,大約從元代開始有人認為諸葛亮隱居之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崗,爭論隨之而來,堅持此說者最大的依據(jù)是諸葛亮《出師表》里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其實《出師表》的“南陽”與今天的南陽市是兩個概念,漢末三國沒有南陽城、南陽縣,只有南陽郡,地位介于今天的省與市之間,屬荊州刺史部,與襄陽所在的南郡相鄰。 今天的南陽市,那時是南陽郡的郡治宛縣,假定諸葛亮沒在隆中隱居,那他有沒有可能在宛縣隱居呢?這種可能性其實幾乎沒有。 第一,宛縣當時長期在曹操占領之下,曹操與劉表是敵對關系,諸葛亮不可能一個人跑到“敵占區(qū)”去生活。 劉表是董卓派到荊州當刺史的,他去荊州的時候南陽郡太守是張咨,屬關東聯(lián)軍陣營,宛縣一帶還有一個袁術,劉表盡管在荊州其它各地動作挺快,很快占領了不少地方,但南陽郡的宛縣及以北地區(qū)劉表從未占據(jù)過,此種情況一直保持到劉表去世。 袁術后來轉(zhuǎn)戰(zhàn)壽春,宛縣周邊又被涼州軍舊部張繡所占,曹操那時已主持遷都許縣,許縣離宛縣太近,曹操為此多次南征張繡,費了很大代價也未能將其占領,官渡之戰(zhàn)前夕張繡在賈詡勸說下投降曹操,包括宛縣在內(nèi)的南陽郡大部始歸曹操所有,此種情況一直操持到曹魏政權結(jié)束。 官渡之戰(zhàn)后劉表收留了劉備,讓劉備屯兵于新野,此地在宛縣之南,是劉表北面的前線地帶,劉備與曹操之間多次交手,劉表、劉備與曹操屬敵對關系,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投劉表而來到荊州,宛縣相當于“敵占區(qū)”,諸葛亮放著好好的襄陽不呆,一個人跑到幾百里外的宛縣定居,是匪夷所思的。 第二,諸葛亮在荊州期間有一些社會活動,也有一些老師、同學和親戚,他們都生活在襄陽一帶。 諸葛亮在荊州期間社會關系十分廣泛,老師有龐德公、司馬徽等,同學有龐統(tǒng)、向朗、尹默等,親戚有龐山民、蒯祺等,好友有馬良、崔州平、孟建、徐庶等,諸葛亮與他們的交往史書均有記載。諸葛亮還有一些社會關系,如習禎、楊儀等,雖然史書未記載他們與諸葛亮的交往,但可以推斷出他們是有來往的,這些人后來都追隨了劉備和諸葛亮。 上述提到的人物,均生活在襄陽附近,如龐德公,《襄陽記》說:“襄陽人,居峴山之南沔水上?!彼抉R徽居于何處《襄陽記》未作詳載,但《襄陽記》說司馬徽可以經(jīng)常到龐德公家里造訪,每次都與到了自己家一樣,與龐家人很熟,說明他的居所也在襄陽附近。 在《水經(jīng)注》里有一段記載:“沔水中有魚梁洲,龐德公所居。士元居漢之陰,在南白沙世故謂是地為白沙曲矣。司馬德操宅洲之陽,望衡對宇,歡情自接,泛舟褰裳,率爾休暢?!备鶕?jù)這段記載,龐德公、龐統(tǒng)、司馬徽的住所都在襄陽周邊,且相距不遠。 《襄陽記》說諸葛亮經(jīng)常去龐德公家,“每至公家,獨拜床下,德公殊不令止”,如果諸葛亮定居在宛縣,不僅無法經(jīng)常向司馬徽求教,也無法經(jīng)常到龐德公家拜訪。 第三,劉備后來三次求訪于諸葛亮,如果諸葛亮定居的地點在宛縣,劉備想“三顧茅廬”,不過卻是無法做到的。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不僅說“躬耕于南陽”,還說劉備“三顧臣于草廬之中”,這個“草廬”如果是在宛縣的話,劉備別說“三顧”了,能順利地去上一次都不大可能。 如上所述,宛縣一直是曹操的占領區(qū),這種狀況自赤壁之戰(zhàn)前夕一直到曹魏政權滅亡,長達半個多世紀從未改變。劉備赤壁之戰(zhàn)后才投奔的劉表,一到荊州就被劉表派去抵擋曹操,劉備與曹操之間有過交手,雙方是公開的敵對關系。 劉備一開始駐扎在新野,后移駐到與襄陽一水之隔的樊城,無論新野還是樊城,距宛縣都很遠,劉備即使聽說宛縣有個諸葛亮,他也不敢前去拜訪。 以上3個理由,隨便哪一個成立都可以否決南陽“臥龍崗”。至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當何解,有關文章早已汗牛充棟,解釋得非常清楚,這里不再多述。既然如此,南陽“臥龍崗”話題為何還這么熱呢? 大約在元代之前,這個爭論性話題其實還不存在,宋代時蘇軾曾來隆中拜訪,寫下一首題為《隆中》的詩:“諸葛來西國,千年愛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勝悲。誰言襄陽野,生此萬乘師。山中有遺貌,矯矯龍之姿。龍蟠山水秀,龍去淵潭移??沼囹暄眼E,使我寒涕垂?!?/p> 到了元代,南陽修建了諸葛書院、武侯祠,一個叫程鉅夫的人代皇帝撰寫了《敕修南陽諸葛書院碑》,提出諸葛亮躬耕地在南陽城。到了明朝,嘉靖靖皇帝不知道從哪里來的興致,又以皇帝的名義正式認定南陽“臥龍岡”是諸葛亮躬耕地并刻碑,這個話題才興起。 皇帝的話即便是“金口玉言”也不能用在學術上,判斷諸葛亮躬耕之地在哪里其實一點兒都不難,只要理性地分析當時的局勢和諸葛亮的生活狀況,相信一般人都不難判斷出哪個才是正確的,但有的人心里很明白,就是嘴上不愿承認,因為這里面還有著學術之外的其它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