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城池絕大多數(shù)是有城墻的,上海也不例外。但如若問你,上海的古城墻在哪里,很多人可能說不上來。 大境閣古城墻今貌 上海從南宋形成鎮(zhèn),元初設(shè)立縣,至明朝中葉,大約300年間并沒有建筑城墻。而上海地區(qū)地勢平坦,一旦遭遇外敵進犯,則無險可守。上海城墻是上海人民反倭寇侵擾的歷史產(chǎn)物,其位置在今人民路和中華路一線。 今天我們就聊聊上海古城墻那些事兒。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4月至6月,倭寇連續(xù)5次從海上入侵上海,燒殺掠搶。 據(jù)萬歷縣志記載,“殺殲兵民甚眾,縱火焚廬舍及縣署,邑里為墟”。 面對嚴峻的形勢,上海民眾決意建筑城墻抵御倭寇。當時任光祿寺卿的上海人顧從禮上奏朝廷,主張迅速“開筑城垣,以為經(jīng)久可守之計”。松江知府方廉也表示,不筑城墻等于把百姓送交盜賊。經(jīng)朝廷批準,方廉下令征集捐賦,勘定基址,趁倭寇暫退之際趕筑城墻。 農(nóng)歷十月動工,上海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踴躍擔土運石。顧從禮捐粟4000石,助筑小南門;縣學博士王相堯拆屋捐地,傾家財助役;太常卿陸深的夫人梅氏捐田500畝、銀2000兩,拆屋數(shù)千間,助筑小東門,故小東門又名“夫人門”。兩個月后,一座環(huán)形城墻便拔地而起了。 晏海門(老北門) 寶帶門(小東門) 城墻周長9里,高2.4丈,有城門6座:朝宗門(大東門)、跨龍門(大南門)、儀鳳門(老西門)、晏海門(老北門)、寶帶門(小東門)、朝陽門(小南門);另有水門3座,東門、西門兩處跨肇嘉浜,小東門處跨方浜。城上有雉堞3600多個,箭臺20座,大東門和小東門上有敵樓。城墻外繞水壕,長1600余丈,寬6丈,深1.7丈,連接肇嘉浜、方浜,通行無阻。 水門和城壕 后來倭寇多次來犯,上海軍民固守城垣,合力御敵,倭寇終未得逞。此后近300年,上??h城基本沒有受到戰(zhàn)爭的侵擾,城墻起了重要的屏障作用。 上海古城墻 嘉靖三十六年(1557),在北門、西門和南門增建敵樓,并在東北城墻要害之處建萬軍臺、制勝臺和振武臺3座樓臺,用作瞭望。后來在萬軍臺上重建丹鳳樓,在振武臺上建真武廟,又稱“鎮(zhèn)海樓”。 《圖畫日報》上的振武臺 修筑上海城墻,因時間緊迫,主要用泥土版筑,并不經(jīng)久牢固,后來多次維修和加固。萬歷二十六年(1598),城墻加高5尺,增辟小南門水門,引黃浦江水通薛家浜,以后又壘巨石加固大南門至北門段。清道光十三年(1833),江蘇巡撫林則徐以“捐廉勸募”方法籌資,修葺了倒塌城墻和殘缺雉堞炮臺。 城墻和殘留的炮臺 咸豐三年(1853),小刀會起義,占領(lǐng)上海縣城。次年底,為協(xié)助清軍鎮(zhèn)壓小刀會,法國軍艦“貞德號”和“高爾拜號”向北城炮擊,城墻瘡痍滿目,還炸出一個大缺口。戰(zhàn)后,上海道臺組織“上海城垣善后局”集資修復(fù)城墻。沙船巨商郁泰峰出資20萬兩白銀,用于堵塞缺口,大修城墻。咸豐十年(1860),李秀成率太平軍逼近上海。清政府同租界當局聯(lián)合抵御太平軍,英、法軍隊進駐縣城。為便于駐軍進出,在北城缺口處辟城門,李鴻章題額“障川門”(取“挽狂瀾障百川”之義),俗稱“新北門”。又因該門通法租界,法國人稱“孟斗班(法國遠征軍司令)門”。同治五年(1866),上海道臺應(yīng)寶時重修新北門,并增建甕城和吊橋。 20世紀初,上海曾流傳一首竹枝詞,“南北兩市分開忙,南為華界北洋場。有城不若無城富,第一繁華讓北方?!泵枥L了晚晴時期一城之隔的華界和租界兩種迥然不同的景象。 鴉片戰(zhàn)爭后,上海成為開放口岸。道光二十五年(1845)起,英、美、法先后在上海開辟租界。十里洋場的崛起和繁榮,反襯了縣城的衰落。城墻年代久遠,城基磚泥壘積,僅一丈四五尺高了。城門低隘,經(jīng)常壅塞,“車馬既不能行,行旅苦不方便”,城墻已成為縣城發(fā)展的阻礙。 城墻下的街市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上海一些有識之士開始醞釀拆城。光緒三十一(1905),城廂內(nèi)外總工程局董事李平書提出“拆城垣、填城壕、筑馬路,形成環(huán)城圓路”的變革思想。次年,地方紳士姚文枏領(lǐng)銜具稟上海道臺,提議“拆去城垣,環(huán)筑馬路”。但一些保守商民認為城墻可“保全地方,以弭隱患”,并成立 “城垣保存會”,電請兩江總督禁止拆城?!安鸪桥伞焙汀氨3桥伞毕喑植幌?,紳董曹驤等折中派人士提出了不拆城墻、增辟城門的建議。經(jīng)協(xié)調(diào),宣統(tǒng)元年(1909年)新辟尚文門(小西門)、拱辰門(小北門)、福佑門(新東門),并增高拓寬寶帶、朝陽、晏海3門。至此上海共有10座城門,但并未根本改變擁擠閉塞局面。 1912年開始拆除城墻 1911年11月3日上海光復(fù)。11月24日,上海民政總長李平書召集各界人士在小南門救火會商議拆城事宜。李平書大聲疾呼,“今日時機已至,欲拆則拆,失此時機,永無拆墻之望矣!”經(jīng)歷了辛亥革命,上海民眾革故鼎新思想空前高漲,兩千余與會者齊聲贊成無一反對。姚文枏等隨即呈文江蘇都督、滬都督及上海民政長,強調(diào)為上海商埠的興盛,“非亟拆城不可”。1912年1月14日,李平書批復(fù):“為商業(yè)一方面論,固須拆除城垣,使交通便利,即以上海風氣、人民衛(wèi)生兩項論,尤當及早拆除,以便整理劃一。”上海市政廳專門組織城壕事務(wù)所籌款募役,負責拆城。 拆除城墻后筑路 1912年1月19日是上海歷史上值得紀念的日子,拆除城墻正式動工。首先拆除原上海道署東南及救火會前兩處城基。隨后從城西北開始拆除,城壕中埋設(shè)瓦筒作為陰溝,上面鋪筑馬路。期間,一些城壕租戶拒不遷讓,并組織“保產(chǎn)公會”阻撓拆城,繼而要求縮窄路面,使工程一度停頓,結(jié)果小東門至丹鳳路一段路面被迫縮窄;北側(cè)城壕鄰英國士兵墳地,英國領(lǐng)事要求改道,最后以“讓路換地”了事,工程始得繼續(xù)進行。環(huán)城馬路北半圈于1913年6月竣工,長2304米,取名“民國路”(今人民路);南半圈1914年底竣工,長3008米,名“中華路”。民國路路面從中線劃開,外半邊屬法租界,鋪以長條石;里半邊屬華界,鋪以碎石。 城墻拆除后的老北門民國路(今人民路) 右側(cè)為法租界 見證明清兩朝歷史滄桑的上海城墻不復(fù)存在,僅在小北門大境關(guān)帝廟下及露香園路旁(黃浦區(qū)婦幼保健院舊址)各留下30余米殘垣。小東門、老西門、小南門、跨龍路、尚文路、福佑路等地名依稀記載了當年的城墻和城門。 黃浦區(qū)婦幼保健院內(nèi)保存一段30米舊城墻 來源:黃浦區(qū)檔案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