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砂收藏圈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壺中百變,首推石瓢。 石瓢壺是紫砂傳統(tǒng)器型之一,壺身呈梯形,曲線柔和流暢,造型渾厚古樸;壺嘴簡潔見力度,壺把多呈倒三角勢,與壺身之型互補,形成和諧的美學效果; 平壓蓋及橋鈕干凈利索、比例恰當,充分體現(xiàn)出秀巧精工為上的特點;釘足呈三角鼎立狀支撐,給人以輕靈而穩(wěn)重之感;從形制上比例之度符合美學的“黃金分割率”。 一把好的壺款是千百年來眾人智慧的結晶,是美的集中體現(xiàn)。石瓢壺像音樂家創(chuàng)作出來的一首成功的曲子,美妙動人,后來的演奏家在演奏時,都能發(fā)揮自身的理解和才能,不斷創(chuàng)作演奏出各有風格的新曲,從而名曲長演長新、長演長盛。 石瓢壺經多人改良,很多石瓢的器型以人來命名:彭年石瓢、子治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此外冰紋石瓢、大矮石瓢、六方石瓢、錦囊石瓢、高石瓢皆發(fā)軔于此。這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景舟石瓢和子冶石瓢。 這些石瓢壺中,哪些是景舟石瓢,哪些是子冶石瓢?你能分清嗎?它們形狀相似,但是細節(jié)和氣韻卻迥異。 我們可以先從一張草圖來看清景舟石瓢和子冶石瓢的特征: 景舟VS子冶之壺身 景舟石瓢的壺身較為飽滿,線條柔和圓潤而有張力。底部和腹部都是小弧面,連接成較為圓滑的圓錐體。壺口較大,總體重心降低,厚實穩(wěn)重。 子冶石瓢的壺身則是明確硬朗的三角形體,線條挺直而有勁力。底部和腹部都是比較平滑的線條,壺口較小,顯得簡潔利落,又多了一分英氣。 壺嘴 同為直筒暗嘴,像一段鋼管,挺闊有力。嘴端1cm左右因視覺上的錯覺,看起來像喇叭狀。相比較而言,景舟石瓢的壺嘴較粗大,銜接更為柔和;而子冶石瓢的壺嘴較為細長,觀感上更為硬朗一些。 壺把 三角形端把,景舟石瓢的把已經將三角形弱化,角非常鈍,相對粗大一些,顯柔潤;子冶石瓢的把堅挺明確,力度較大且多呈昂揚之勢。 壺蓋 傳統(tǒng)石瓢皆為壓蓋、橋鈕,景舟石瓢的蓋一般薄且平滑,棱線圓潤;壺鈕是三角形大鈕,有圓弧感,銜接似明似暗。子冶石瓢的蓋相對厚實,線條更清晰挺直;壺鈕是彎管形,銜接為暗接。 壺底 石瓢底部的三足位置都是等邊三角形,但是景舟石瓢的底部有延伸自壺身的弧度,三足如圍棋子,采用明接的方式,清晰簡潔;子冶石瓢的底部較平坦,采用暗接手法,過渡柔和。 總體來說,景舟石瓢的線條圓潤柔和,輪廓飽滿而富張力,給人以圓融、飽漲、暢和之感;子冶石瓢的線條較清晰挺直,英朗不凡而多勁力,給人以清俊、偉岸、氣度不凡的感覺。 你喜歡哪種石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