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第5條 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導讀:《金匱要略》編輯按照劉渡舟編著《金匱要略詮解》中分類方法,按照第幾章第幾條標注。注釋多選清代、近現(xiàn)代醫(yī)家著作,受個人認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頗,讀者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臨床,注重自我理解。歡迎大家留言補充名家論述或者發(fā)表自己的注解! 子恒試注 胸痹一病,即包括第3條所言“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等癥,病機屬“陽微陰弦”。本條所述方證的特點是以氣機郁滯為主,所以不單單出現(xiàn)“短氣”,還有心胸痞滿,脅下有氣上沖于心,所謂“留氣結在胸”,是氣機郁結心胸。 胸中氣滯病因有二,一者為實,即痰濕水飲等陰寒邪氣阻滯胸中陽氣,治療以祛邪為主,選方枳實薤白桂枝湯,以枳實、厚樸理氣消脹;以桂枝、薤白通陽降逆;以瓜蔞理氣化痰。 一者為虛,即胸中陽氣虧虛,氣化無力,運化不能,陰邪上逆阻滯氣機而成胸痹。治療當以補虛為主,主方選擇人參湯,干姜溫陽散寒,白術、甘草、人參益氣健脾燥濕。陽氣復,陰寒退,則痞滿消。 清·尤怡《金匱要略心典》 心中痞氣,氣痹而成痞也,脅下逆搶心,氣逆不降,將為中之害也。是宜急通其痞結之氣,否則速復其不振之陽。蓋去邪之實,即以安正;養(yǎng)陽之虛,即以逐陰。是在審其病之久暫,與氣之虛實而決之。 清·吳謙《醫(yī)宗金鑒》 【注】 心中,即心下也。胸痹病,心下痞氣,悶而不通者虛也。若不在心下而氣結在胸,胸滿連脅下,氣逆撞心者實也。實者用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倍用枳、樸者,是以破氣降逆為主也。虛者用人參湯主之,即理中湯,是以溫中補氣為主也。由此可知痛有補法,塞因塞用之義也。 【集注】 魏荔彤曰:胸痹自是陽微陰盛矣。心中痞氣,氣結在胸,正胸痹之病狀也。再連脅下之氣,俱逆而搶心,則痰飲水氣,俱乘陰寒之邪,動而上逆,胸胃之陽氣全難支拒矣。故用枳實薤白桂枝湯,行陽開郁,溫中降氣。猶必先后煮治,以融和其氣味,俾緩緩蕩除其結聚之邪也。再或虛寒已甚,無敢恣為開破者,故人參湯亦主之,以溫補其陽,使正氣旺而邪氣自消也。 清·黃元御《金匱懸解》 胸痹,心中痞塞,濁氣留結在胸,胸膈壅悶,脅下氣逆,上搶于心,是皆膽胃逆升,濁陰不降之故也。枳實薤白桂枝湯,枳、樸、薤白,破壅塞而消痹結,栝蔞、桂枝,滌濁瘀而下沖氣也。人參湯,參、術,燥土而益氣,姜、甘,溫中而緩急,亦主治之。 清·曹穎甫《金匱發(fā)微》 寒縛于表,而肺氣內停,清陽之位固已為陰霾所據(jù),日久遂變痰涎,痰積于上,故胸中痞氣,留積不散。胸中為上焦,發(fā)水行氣之道路,下焦水道,由腎下接膀胱,腎膀并在脅下,胸中阻塞,脅下水氣為陰霾所吸,乃從脅下逆行,沖迫心下。嘗見土潤溽暑之時,云陰晝晦,地中水氣,為在上蒸氣吸引,暴奔于上,俗名掛龍。自非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降之,安在于頃刻之間,俾天光下濟。枳實、栝蔞實達痰下行,譬之雨;薤白通陽,譬之雷;厚樸燥濕,譬之風,而胸中陰霾之氣乃一泄無余矣。上無所引,則下無所吸,但得胸滿一去,而脅下之逆搶自定。至于人參湯一方,乃服湯后調攝之方,而非胸痹正治,明者辨之。 清·沈明宗《張仲景金匱要略》 此肝氣臨土挾濕,痹于胸也。經云,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原非一邪所致,此上焦陽虛,而中氣亦虛,風乘于胃,反挾濁濕,上逆胸中,以致心中痞滿,為留氣結在胸,肝氣挾風逆上,故胸滿而脅下逆搶心。所以桂枝、薤白通陽而行營衛(wèi)兼驅風邪外出,瓜萎化痰而利氣,枳實、厚樸以下濁濕而開心下之痞,但中州氣弱,木必乘脾,故用參、術、姜甘溫補中上二焦之氣,輔正驅邪,胃陽升而厥陰退,痹著自開,所以人參湯亦主之。 清·陳修園《金匱要略淺注》 更有病勢之最急者,胸痹病更加心中痞,為羈留不去之客氣結聚在胸,胸痹之外,又見胸滿,脅下之氣又逆而搶心,是胸既痹而且滿,而又及于心中,牽及脅下,為留為結,為逆為搶,可謂陰邪之橫行無忌矣。此際急興問罪之師,以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抑或務為本源之計,人參湯亦主之。 此言胸痹已甚之證,出二方以聽人之臨時擇用也。或先后相間用之,惟在臨時之活潑。 劉渡舟《金匱要略詮解》 本條論述胸痹病勢之劇者,即胸痹更加心中痞,客氣留結不去。除胸痹證外,又見胸滿、脅下之氣又逆而搶奪于心,此證由胸及心而牽及脅下,為留為結為逆為搶,反映了陰邪之橫行無忌,所以治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通陽散結,降逆平沖。方中栝樓、薤白通陽散結,豁痰下氣,溫通血脈;枳實、厚樸泄其痞滿,以降沖逆之氣;桂枝通陽下氣,開滯塞之寒,而降沖逆之氣。諸藥相配,使陽通結散,而諸證可愈。此方為撻伐邪氣而設。若因正氣不支,而中焦虛寒為甚,大氣不轉,陰寒閉塞,故見心下痞滿,倦怠無力,語音低微,四肢逆冷,脈沉細等,則治用人參湯,補中溫陽,以治寒濕之邪。方中人參、白術、甘草甘溫補氣健脾;干姜辛溫,暖中焦,去寒邪,散痞除結。諸藥相配,使中焦陽氣開發(fā),痞氣能散,胸滿則消,胸痹可愈,此即塞因塞用之法。 胡希恕《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 胸痹這個病,如果心中痞氣,什么叫痞氣?心中感到有痞結,這個痞就是不通而有所結的東西,咱們說痞塊也是這個。他感覺有痞結,而同時感覺有氣憋得慌、氣塞,這個氣堵塞,這個很像現(xiàn)在所說的狹心癥這個情況,心臟性的氣短,很近似這個。 心臟感覺有所結滯,而氣感覺不通、堵塞,有痞結、氣塞的感覺,所以叫心中痞氣。氣結在胸,在心臟有這個感覺,這整個胸呢,也感覺有氣結,胸悶憋氣,胸也當然脹,所以同時也胸滿。脅下逆搶心,這個是在用枳實薤白桂枝湯中一個主要癥候,感覺有氣從脅下往上沖,事實上上面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也都是由這個來的,主要是脅下逆搶心造成,它從脅下往上沖氣相當?shù)膬?,所以才有上面的這種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的結果,主要是因為這個來的,從底下往上,這個就是枳實薤白桂枝湯的癥候。 為什么人參湯也主之呢?如果中虛多寒,中虛就是胃虛,胃虛有寒、停飲,而且加上上焦虛,那么因為胃虛導致的停飲往上沖也能造成這種情況,所以人參湯也主之。那么救治上面這種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的效力,這兩個方子都有,但這里虛實不同。在臨床上是不是同一個癥候?不是的,我們講的這個癥候是枳實薤白桂枝湯證。那么人參湯呢,當然也有人參湯證,比如說嘔逆、心下痞堅,就是心下痞硬,那就是胃虛停飲的關系了,這就是理中湯證,就是人參湯證,有這個和上面那些個癥候,當然就要用人參湯了。上面只是脅下逆搶心,沒有胃上的一切毛病,當然是用枳實薤白桂枝湯。 所以還是叫你辨證,不是說這兩個方劑治同一個證,張仲景沒有這個情形。人參湯證這個我們前面研究很多了,尤其在《傷寒論》里。這里提出來胸痹這類的情況,有由于中虛有寒停飲造成的,那就是人參湯證,有由于脅下逆搶心但胃不虛就是枳實薤白桂枝湯證,這兩個截然不同的。 大家看看這方劑就明白了,枳實薤白桂枝湯方,枳實用四枚,厚樸用四兩,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栝樓實還是一個,這也是在栝樓薤白湯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胸痹嘛,也一定有胸滿,這個胸痹是甚者疼,輕者也只是滿,這個滿就該用栝樓薤白這個方劑,滿的厲害有氣結在胸,心中又有痞氣的感覺,這個得大用量行氣的藥,像枳實厚樸,這枳實厚樸既行氣消脹,而且能去飲解氣。另外有氣上沖,所以加上桂枝,也就是在栝樓薤白基礎上,加上行氣消脹的枳實厚樸,加治氣上沖的桂枝,一起治這個脅下逆搶心。 那么這個方子是在胸痹胸滿、也就是栝樓薤白方證的基礎上,而有心痞、胸有結氣、胸滿、氣上沖的話,就用這個方子;那么如果有上面這種情況,還有一系列胃的虛寒的癥候,像是胃虛有寒而嘔、胃虛心下痞硬,或者有點小便不利,可以改用人參湯。下面把人參湯這方子列出來了,他有人參、干姜、甘草、白術,人參是健胃的,治心下痞硬;干姜是溫中的,干姜治嘔,所以我們說人參湯常治嘔癥;白術是祛水的,利尿的,白術是溫性的藥,胃有停水我們多用白術?,F(xiàn)在我們用的術,頭先講過了一般用的是蒼術,古人的蒼術白術是不分的,那么后世分開了,古人說的白術就是蒼術,因為我們臨床上用的感覺,我認為蒼術就比白術好,白術這個藥有些燥,不如蒼術。 我們通過臨床驗證這栝樓薤白治胸痛胸滿相當好使,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根據(jù)癥候出入不同采取加味的辦法,脹的厲害、滿的厲害,有氣上沖,他用枳實薤白桂枝的治法,一般的或用栝樓薤白白酒,或用栝樓薤白白酒加半夏。 繼承和發(fā)揚中醫(yī),是我們的責任! 版權說明 版權說明:本文部分內容摘自《金匱要略詮解》,作者/劉渡舟;《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講述/胡希恕。轉載旨在傳播中醫(y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協(xié)商。文中《子恒試注》部分為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請說明出處。 全章內容 第1條: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第2條: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第3條: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shù),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第4條: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第5條: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第6條: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姜湯亦主之。 第7條:胸痹緩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主之。 第8條: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 第9條: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九痛丸。治九種心痛。 熟讀成誦 第5條: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子恒中醫(yī)工作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