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練習死亡到“無夢睡眠”都離不開哲學。 三年前的我,根本沒有這個想法。 一直認為,哲學一詞不過是作文當中慣用的詞匯,口頭上時常提起的心靈雞湯,并沒有將它作為一門嚴肅的學科來對待。 現在想起來,借用前輩的一句話:年輕就意味著無知。 對哲學開始有所注意,是在大學期間做訪談調查時,同學們討論起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的問題。 大多數人支持或者認為人性本惡,因為他們在生活中曾經目睹過很多不公平、負面的事情。 按照他們的所見所聞,人性本惡是“絕對的真理”。 而我聽到這樣的論調,心中覺得非常不舒服。因為在生活中,我們也看過很多善人善事,如果人性本惡的話,社會豈不是大亂? 但當時自己并沒有一套合理的邏輯,可以反駁他們,就暫時保持沉默了。 這次調查之后,過了一段時間,我在網絡上偶然發(fā)現了傅老師的公開課《哲學與人生》,心中突然冒出了探索哲學的沖動。 而且,不光有“哲學”,后面還有“人生”一詞,在聽課前,我心想:又談哲學又談人生,應該不會是枯燥無味的說教。 只聽了三節(jié)課,我就跑去圖書館,找尋傅老師的《哲學與人生》這本書。 因為我已經感覺到,《哲學與人生》就是我要了解哲學,最合適的入口! 當我在圖書館一口氣找到《哲學與人生》的普及版、珍藏版,把它們捧在手里時,發(fā)現它們都是泛黃的、破損的、書中有不少筆跡劃痕。 我的心中充滿了“嫉妒”和失落,因為我知道,已經有很多人讀了這本書,他們比我早知道哲學的意義、人生的意義…… 而我到如今才得以讀到真知,心中不免感嘆:以往二十多年,真是“渾渾噩噩度春秋”。 此后,《哲學與人生》成為我的良伴。 回想起之前的調查訪談,如果當時我已經讀過《哲學與人生》,我會用溫和而又理性思維,和平的語氣,與同學們分享“人性向善”的思想。 我會告訴他們:善,就是我與他人適當關系的實現;向,是心中由內而發(fā)的一股力量,即真誠。 在我們與別人交往時,一是內心感受要真誠;二是對方期許要溝通;三是社會規(guī)范要遵守。 隨著年齡增長,我的朋友圈也逐漸擴大,見到過很多性格豐富的朋友,所談的話題也多了起來。 我們經常會討論彼此碰到的各種問題。 比如:為什么我們會無緣無故產生困惑? 人生到底有無意義? 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過?我的人生定位在哪里? 人有靈魂嗎?我們到底需不需要信仰? 我不知道如何與人更好地相處,該怎么辦? 當我聽到這些關于人生的問題時,總會自然而然想到傅老師在《哲學與人生》里講到的某段話。 很慶幸,自己能遇到傅老師,遇到《哲學與人生》;也很樂意把我學到的,有關哲學與人生的思想,傳遞給我的朋友。 最后,我想抄錄《哲學與人生》當中,我最喜歡的文字中的一段,作為結尾,與大家共勉: “朋友,你是雅典公民。雅典是最偉大的城市,以智慧和強盛馳名遠近。 可是你只顧在多賺財富和博取名聲與榮耀方面用心, 對于內心的修養(yǎng)和真理,以及怎樣使靈魂更趨完善等問題,卻置之不理,難道你不感到羞愧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