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看《攀登者》之前,你必須知道的一個隱秘故事

 hogshy 2019-10-03

拾遺物語

這幾天,電影《攀登者》正在熱映。但在觀看《攀登者》之前,你不妨先了解一下這個故事——因為沒有這個故事,就沒有《攀登者》。 

1

1957年11月,

一封特殊信件寄到了中共中央:

“請允許組建蘇中聯(lián)合登山隊,

在1959年3月至6月,

從北坡攀登埃佛勒斯峰(珠穆朗瑪峰)。

以此作為新中國十周年的獻禮?!?/span>

信的落款是——蘇聯(lián)登山協(xié)會主席團,

下面還有12名蘇聯(lián)登山運動員的簽名。

時任國家體委常務副主任蔡樹藩,

跟同事們一番商議后,

決定婉言謝絕蘇聯(lián)的提議。

“一是因為中國登山隊才剛剛成立一年,

缺少登高峰的經驗。

二是因為資金、裝備等方面跟不上,

無法提供必須的支持?!?/span>

正要“婉辭謝絕”時,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體委主任賀龍知道了這個消息。

熟悉賀龍的人都知道,

他最喜歡搞體育運動,

于是他拿著此信去找周恩來總理,

周總理回復:可以考慮。

“可以考慮”這四個字,

就等于把“中蘇聯(lián)合組建登山隊,從北坡攀登珠峰”的事情定了下來。

▲ 艾德蒙·希拉里和丹增·諾爾蓋  

2

自從1953年5月29日,

新西蘭人艾德蒙和尼泊爾人丹增,

從南坡首次登頂珠峰之后,

登頂珠峰就成了全球登山運動員的夢想。

登頂珠峰難嗎?

看看下面這張圖就知道了。

這張圖,就是所謂的死亡地圖。

上面記錄了1920年到2015年,

世界各國登山運動員和向導,

在攀登珠峰遇難時的海拔位置。

看到密密麻麻的紅點藍點,

你就知道攀登珠峰有多難了吧。

如果你還缺乏客觀感受,

請看看下面這些圖:

很多登山運動員,

就這樣死在攀登珠峰的途中。

即便在當今訓練如此專業(yè)的情況下,

即便在當今裝備如此優(yōu)良的情況下,

即便在當今已經搭好梯子的情況下,

即便在當今有向導開路修路的情況下,

攀登珠峰也不是一件易事,

每年仍有多名登山者喪生。

可是60年前,

在缺少專業(yè)訓練、缺少優(yōu)良裝備、缺少專業(yè)向導的情況下,

周恩來和賀龍為何還要同意這次登山?

而且還要從最難的北坡登頂,為什么?

▲ 珠峰北坡  

3

你知道北坡有多難爬嗎?

就以英國登山隊為例吧:

1921年,英國登山隊,

爬到6985米高度就無力再登。

1922年,英國登山隊,

爬到8225米的高度時,

因死亡7人而宣告失敗。

1933年,英國登山隊,

爬到8572米高度附近時,

兩名隊員失蹤,一去未返。

…………

英國登山隊七次想從北坡登頂珠峰,

但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

所以英國登山隊得出結論:

“想從北坡登上珠峰,

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連鳥也無法飛過。”

所以當時很多人質疑中國登山隊:

“連如此專業(yè)的英國登山隊,

也7次折戟北坡,

中國人是瘋了嗎,

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從北坡登珠峰?”

4

為什么要選擇從北坡登珠峰?

其實一開始,原因非常簡單。

第一,因為已經有人從南坡登頂過珠峰。

“如果我們也從南坡登珠峰,

即便成功了,那也只是第二。

而從來沒有人從北坡登頂過珠峰,

如果我們成功了,意義就很大?!?/span>

第二,北坡位于我國西藏境內,

“從自己國境登上珠峰,意義也要大得多?!?/span>

正因如此,中國答應了蘇聯(lián)邀請。

于是1958年夏天,

中蘇雙方制定了三年計劃:1958年偵察,1959年試登,1960年登頂。

蘇方負責培訓中方運動員,

并提供高山裝備、高山食品。

中方負責修建通往珠峰大本營的公路,

以及各種物資的運輸,

并承擔蘇方全體人員衣食住行費用。

這次登山計劃,

你知道中國有多上心嗎?

登山指揮部的總指揮,

由賀龍同志親自擔任。

賀龍還把當年的老部下——“塔山阻擊戰(zhàn)”的英雄團長韓復東,調去西藏擔任前線總指揮。

為了修建從日喀則到珠峰大本營的公路,

西藏工委還特地成立了登山支援委員會。

你知道只用短短一兩年時間,

在平均海拔5200米高度的地區(qū),

修建一條380公里的公路有多難嗎?

可以說難如登天。

但中國竟然完成了,

可見我們的誠意有多大。

一轉眼就到了1959年。

從這一年秋天開始,

中蘇兩國的關系開始惡化,

蘇印兩國的關系開始升溫。

中方多次向蘇方發(fā)出邀請,

希望蘇方到北京商談合登珠峰事宜,

但蘇方總是一再推脫。

不久,中國駐印使館傳回消息:印度準備1960年從南坡攀登珠峰。

這一下,中方什么都明白了,

“蘇聯(lián)轉而援助印度,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span>

但這反而越發(fā)激發(fā)了中方的斗志,

賀龍一揮手:

“他們不干,我們自己干,

而且要搶在印度之前登頂,

中國人民就是要爭這口氣?!?/span>

5

很快,中國就成立了珠峰登山隊。

214名隊員來自全國各個行業(yè):

有工人,有農民,有解放軍,有教師,有科研人員……

人員看起來雖然很雜,

但挑選的都是精兵強將。

1959年10月20日,

賀龍把登山隊隊長史占春請到辦公室:

“蘇聯(lián)不參加,我們有成功的把握嗎?”

史占春回答說:

“在攀登方面有困難,

我們可以盡力去克服。

但現(xiàn)在最大的困難是,

我們缺少必須的高山裝備?!?/span>

1959年的中國,

正是經濟最最困難的時期,

很多人都只能吃草根樹皮了。

但為了這次登山計劃,

賀龍專門去國家計委、外貿部申請了70萬美元外匯,

買回了高山帳篷、鴨絨登山服等裝備,

開始了三個多月的專業(yè)培訓。

6

1960年3月,

新中國第一支登山隊,

浩浩蕩蕩來到珠峰——5120米大本營。

“北坡登頂珠峰計劃”正式開始實施。

整個計劃,分為四次行動。

第一次適應性行動:

從大本營出發(fā),

邊走邊修整路段,

并運送物資至6400米處三號營地,

然后返回大本營。

第二次適應性行動:

從大本營出發(fā),

邊走邊偵查線路、修整路段,

抵達7000米左右高度,

建立第四號營地,

然后返回大本營。

第三次適應性行動:

從大本營出發(fā),

邊走邊偵查線路、修整路段,

到達8000米以上高度,

建立最后一個營地——突擊營地,

然后返回大本營。

前三次行動皆為適應性行動,

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三個目的:

1、偵查合適的登頂路線;

2、將物資運到更高的營地;

3、為最后的登頂行動選拔最好的隊員。

第四次行動,

就是真正的登頂行動,

從5120米大本營出發(fā),

經過三個營地后,

直接登上珠峰的峰頂。

7

但計劃終歸是計劃,

計劃很多時候趕不上變化。

在實施三次適應性行動中,

第一次還算順利,

但第二次行動就遇到了問題。

珠穆朗瑪峰主峰的北面,

矗立著一座尖突的山巒,

這就是珠峰的孿生姊妹——海拔7538米的珠峰北峰。

在北峰與主峰之間,

是奇陡的冰雪峭壁,

因為它座落在兩峰之間,

看上去很像一個坳谷,

所以大家把它叫做“北坳”。

在北坳陡峭的坡壁上,

潛伏著無數(shù)冰崩和雪崩的槽印,

這是珠峰最危險的地區(qū),

冰崩和雪崩隨時都可能發(fā)生。

1922年,七名英國登山隊員就命喪于此。

▲ 冰胡同  

北坳最難征服的一個點,

就是照片上的這個狹長冰縫。

這個冰縫又窄又陡,

根本沒有地方落腳,

大家給它取名為“冰胡同”。

“運動健將劉大義,

在攀登這個冰胡同時,

連續(xù)三次跌落下來,

跌得頭昏眼花,滿身疼痛。”

最后還是隊長史占春想到了辦法,

“我們先讓一個人背靠著一邊,

腳抵著另一邊一寸一寸挪到頂上,

然后把繩梯放下來,

大家就可以一個個登上去了?!?/span>

這個辦法奏效了,

1960年4月11號傍晚

大家終于登上了北坳頂端,

并在這里建立了四號營地。

但遺憾的是,

來自蘭州大學的青年教師汪璣,

在此次行動中光榮犧牲。

修整十來天后,

1960年4月25日,

登山隊發(fā)起了第三次適應性行動,

這次行動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4月29日中午,

當?shù)巧疥犖樵俅谓涍^北坳時,

本來晴朗的北坳上空,

突然狂風大作,

有人試圖搭帳篷避風,

結果剛拉開帳篷四角,

就差點被狂風刮下山崖。

于是大家只好匍匐在冰坡上,

用冰鎬來固定自己。

可不到兩個小時,

隊員們就相繼被凍傷。

幸好劉連滿發(fā)現(xiàn)一條冰裂縫,

大家鉆進去躲了幾個小時,

才終于熬過了這場12級大風暴。

躲過大風暴之后,

能繼續(xù)向上攀登的隊員已經不多,

最終,只有許競、貢布、石競、拉巴才仁四人攀到8500米高度,

并在那里建立了最后的突擊營地。

第三次適應性行動,

雖然完成了預定計劃,

但損失相當慘重:1人犧牲,40多人被凍傷。

有的隊員凍掉了手指,

有的隊員凍掉了鼻子,

有的隊員失去了胳膊。

而且,被凍傷的人,

大部分都是登頂希望最大的主力隊員,

其中包括隊長史占春。

因為凍傷非常嚴重,

很多隊員不得不送往日喀則治療。

隊長史占春含淚悲嘆:

“今年登頂,已經無望?!?/span>

8

前線總指揮韓復東只好下令退兵,

并電告北京:擇日撤回拉薩。

周恩來得知情況后,立即找到賀龍:重新組織力量攀登頂峰。

賀龍向前線下達死命令:

“要不惜一切代價,

重新組織攀登。

剩下幾個人算幾個人,

哪怕剩下最后一個人也要登上去!”

賀龍為什么要下死命令呢?

一是因為印度已經在南坡開始了登山,

“如果讓他們登了頂,

咱們卻半途而廢,

怎么向全國人民交代?”

二是因為中國正在和尼泊爾進行邊界談判,

中方提議,將邊境線劃在珠峰頂峰。

但尼方卻堅持認為,

珠峰完全與中國無關,

“你們中國人都沒上去過,怎么能說是你們的?”

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

賀龍才給前線下了死命令。

收到命令后,

韓復東立即召開會議。

重新選拔了突擊隊員。

1960年5月17日,

登山隊召開了誓師大會,

隊員們在黨旗下莊嚴宣誓。

開完誓師大會之后,

韓復東將一面五星紅旗和一尊毛澤東石膏像,

交給了突擊組組長許競。

出發(fā)前,突擊隊員王富洲,

到醫(yī)務室告別時說了一句話:

“我這次豁出去了,

如果上不去,

我也就不回來了。”

許競率領劉連滿、王富洲、貢布、屈銀華等突擊隊員,

向頂峰發(fā)起了最后的沖擊。

9

經過千辛萬苦,

許競、王富洲、劉連滿、貢布4名突擊隊員,

再加上攝影師屈銀華,

終于在1960年5月23日,

抵達了8500米突擊營地。

本該值得慶賀,

但許競一檢查氧氣瓶,

發(fā)現(xiàn)之前帶上去的10瓶氧氣,

有兩瓶竟然是空的,

其余8瓶也都不滿。

而要從此處登頂珠峰,

每人至少需要2瓶氧氣,

這就意味著——五人之中,有一個人必須放棄登頂。

就差最后300多米就要成功了,

誰愿意放棄這個偉大的榮譽呢?

攝影師屈銀華站了出來:

“我留在這里接應你們吧,

我的任務本來就是負責拍攝登山畫面,

我登不登頂不重要,

但你們一定要登上頂峰凱旋歸來!”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

誰知5月24早上,

剛走出帳篷沒多遠,

許競就咚一聲倒下了。

從登山隊進山至今,

他一直負責開路,

體力消耗實在是太大了。

組員把許競抬進帳篷,

然后重新進行任務分配:

“王富洲接任突擊組長,

屈銀華臨危受命,

成為新的突擊隊員?!?/span>

▲ 第二臺階  

經過兩小時攀爬,

他們終于來到通往珠峰的最后一道難關——第二臺階。

第二臺階,

是指北坡路線上8680—8700米之間的一道巖壁,

這道巖壁非常陡峭,

尤其是最頂端的4米,

幾乎找不到攀附點或支撐點。

四人攀爬了多次都沒成功,

“摔得夠嗆,體力消耗很大。”

▲ 現(xiàn)在的第二臺階,已經有了梯子,這是中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時搭建的  

就在陷入僵局之際,

消防員出身的劉連滿,

突然想到了搭人梯的方法。

他蹲下來,

讓屈銀華站到自己的肩上,

自己再一點點站起來。

屈銀華借助他的托舉,

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

在巖石上砸進兩枚冰錐,

穿進安全繩,

然后利用安全繩爬上了峭壁。

其他三人如法炮制,

成功突破了“第二臺階”。

突擊組原本計劃9小時登頂珠峰,

可沒想到僅僅攀爬第二臺階,

就花了5個多小時。

這5個多小時的攀爬,

兩個人付出了慘重代價。

一個是屈銀華,

為了減輕劉連滿的負重以及便于攀爬,

他在砸冰錐時脫掉了4千克重的高山靴,

導致兩足腳趾和腳后跟全部凍傷。

一個是劉連滿,

因為長時間托舉隊友,

他耗盡了全身力氣,

再也無法繼續(xù)前行。

爬上第二臺階后,

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

將劉連滿安置在一塊大石頭旁,

給他留下一罐氧氣,

然后繼續(xù)向上攀登。

而劉連滿,

考慮到隊友下山時需要氧氣支撐,

于是悄悄關掉了氧氣瓶的開關,

他估計自己會死于極寒和缺氧,

于是用鉛筆在日記本上寫道:

“富洲同志:

我沒有完成黨和祖國交給我的任務,

就交給你們三個人去完成吧!

我這氧氣筒里還有氧氣,

留給你們三個人勝利回來時用吧!

告別了,你們的同志劉連滿?!?/span>

天已經黑了,

三人只能借助微弱的星光和雪光,

用手摸索著往上爬行。

由于長時間沒有進食,

三人體力下降得很厲害,

幾乎走一步就會摔一跤。

爬到8830米處時,

三人氧氣已全部用完,

但他們并沒有停止腳步。

“哪怕還剩一口氣,也要爬上去?!?/span>

到了最后,

他們連站立的力氣都沒有了,

只好四肢著地,

一寸一寸地往上挪。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

三人終于成功登上了珠峰封頂。

這一次登頂,

不僅僅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

更是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而印度登山隊,

則在8600米高度宣告退出。

可能是體力消耗到了極限,

三個人登頂珠峰后,

竟然都沒有很激動,

貢布回憶說:“沒哭,只是覺得高興?!?/span>

屈銀華回憶說:“我們完成任務了,可以下去了?!?/span>

王富洲回憶說:“想不了這么多,沒有力氣想了?!?/span>

“貢布把毛主席像拿出來,

王富洲將寫好的紀念條折好,

一起放進空罐頭盒子里,

然后一起放到頂峰下方一個碎石堆里。

沒有放在頂峰,頂峰上都是雪,

毛主席像是石膏做的,

放在雪里就壞掉了。”

由于沒有氧氣瓶支撐,

三人無法在頂峰久呆,

于是采集9塊巖石標本后,

他們就趕緊下山了。

▲ 仰拍珠峰 

▲ 俯拍云海 

下降到海拔8700米時,

天漸漸地亮了。

屈銀華趕緊取出攝影機,

準備抓拍幾個鏡頭。

因為過度疲勞,

他站立不穩(wěn),

一屁股坐在山坡上。

于是他靠著背包,

拍下了兩個永載史冊的鏡頭:

一個是仰拍了白雪覆蓋的頂峰,

一個是俯拍了喜馬拉雅山的云海。

10

回到留下劉連滿處時,

三人已經耗盡了體力。

奇跡的是,

劉連滿竟然沒有死。

看到三人歸來,

他第一句話就是:

“快快,吸幾口氧氣?!?/span>

三人接過劉連滿用生命省下的氧氣,

感動得落下淚來,

這半筒氧氣,

救了三位戰(zhàn)友的命。

1960年5月28日,

《人民日報》頭版刊登了中國成功登頂珠峰的喜訊,

向全世界展示和宣告“中國精神”。

▲ 三位登頂英雄,從王富洲,貢布、屈銀華 

這次登頂珠峰,

讓中國在與尼泊爾談判中取得主動權,

1961年,《中尼邊界條約》正式簽署,

邊界問題得到解決:

珠峰北面從此屬于中國!

毛主席說:“這支登山隊相當于4個集團軍。”

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下山后,

都住進了醫(yī)院,

王富洲上山前的體重是160斤,

下山后只剩下101斤。

屈銀華上山前的體重是154斤,

下山后只剩下102斤,

由于凍傷過于嚴重,

他切除了雙足十趾和腳后跟。

這次攀登珠峰最大的遺憾,

就是夜晚登頂。

由于光線太暗,

無法用攝影機在頂峰拍攝360度的環(huán)境照片和登頂隊員在頂峰的照片。

因為缺乏登頂影像資料,

所以國際社會始終對這次登頂表示懷疑。

為了打破國際社會的懷疑,

1975年5月,

中國組織了第二次北坡登頂珠峰行動。

電影《攀登者》,

講述的就是第二次攀登珠峰的故事。

1975年5月27日14點30分,

中國登山隊再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這一次登頂,

中國登山隊測定了珠峰高度——8848.13米,

“這一精確數(shù)據(jù),

得到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

成為世界地圖集和教科書上的權威數(shù)據(jù)。

它是人類文明史上一組熠熠閃光的數(shù)字?!?/span>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