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按照胡老說法,傷寒論厥陰篇談厥陰病的,就是開頭四條(326——329)。以下的52條是談“厥利嘔噦”,都和胃有關,特意給六經做總結,千言萬語,治病不能把胃治壞了。這52條,分別和六經都有關系,不應當屬于厥陰篇。 陸淵雷先生說過,厥陰病是“千古疑案”。正是由于人們對厥陰篇這56條內容覺得很難抓出什么規(guī)律性東西,才得出各種各樣的看法。而胡老則透過文章篇次結構看出實質,指出,厥陰病,就是半表里的陰證病。 馮老根據胡老思想,進一步對厥陰病做了更加明確的描述。厥陰病是因寒飲之寒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熱,因呈上虛下寒、上熱下寒的寒熱錯雜之證。 陰證本應是“無熱”,或“但寒不熱”,但病在半表半里不同于在表和里,邪可從汗、吐、下解,而厥陰病邪無出路,故極易寒郁化熱。 從六經理論看,厥陰病與少陽病皆屬于半表半里病位,邪皆無直接出路,故汗、下、吐皆非所宜,厥陰病虛極更不容汗、下、吐。以是可知,少陽病治則用和法,厥陰病的治則亦當用和法,不同的是,少陽病和以清熱,而厥陰病和以溫陽。因此,厥陰病與少陽病的主要不同是,厥陰病治療有干姜、附子溫陽強壯。 按照馮老的總結,從厥陰病的“提綱”,即《傷寒論》第326條,以及329條,可以大體明晰厥陰病的實質是上虛下寒、上熱下寒、寒熱錯雜、以寒為本。厥陰病邪無直接出路,故極易寒郁化熱,出現上熱下寒之證。厥陰病雖然有上熱,但它必有下寒且以寒為本,符合“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的論斷。厥陰病的主要特點,應該是:①“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②上熱下寒的寒熱熱錯雜。 上熱的熱是什么熱?少陽熱,還是陽明熱?下寒中的寒又是什么寒? 上熱應該主要是少陽之熱,下寒是太陰之寒。因此,我們對厥陰病又進一步有了新的認識,它半屬太陰,而少陽太陰合病,也就是厥陰病的標準態(tài)。 少陽半表里熱和陽明里熱往往交織在一起,這對于進一步理解厥陰病有幫助。 由此,厥陰病實質即除“半表半里實熱證之少陽病”外的含半表半里熱的“上熱下寒、以寒為本、寒熱錯雜證”,表現為少陽太陰合病、少陽陽明太陰合病、甚至三陽太陰合病,而出現符合“上熱下寒、以寒為本、寒熱錯雜”。 厥陰病的代表方是柴胡桂枝干姜湯。 烏梅丸和半夏瀉心湯類方證也均是寒熱錯雜的典型代表方劑。但是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其上熱主要是陽明熱。馮世綸先生也將它們歸于厥陰方證。因為熱郁心胸,如前所說不僅有陽明熱,也一定有少陽之熱。黃芩不但能清陽明,也能清少陽,小柴胡湯就使用黃芩。因此把這幾個方證歸于厥陰,并非沒有道理。六經其實沒有截然分界線。 326、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吐蚘。下之,利不止。 【注】:這條就是所謂“厥陰提綱”條文,還不如用“上熱下寒、寒熱錯雜、以寒為本”,又簡潔又全面。其實“提綱”二字,是后人加給張仲景的,醫(yī)圣本人并未說自己有六條“提綱”。如果把326條看成談厥陰病的開場白,可能更貼切。 前面已經說過,厥陰病的下寒就是太陰之虛寒(包括了正虛)。正虛在六經病皆或有,而陰證無不有正虛。厥陰之正虛,即太陰之正虛也。那么仲景如何描述厥陰之虛呢?326條提出個“消渴”,就是由于津液虛,人體組織缺水了,所以渴,引水自救,當然血也虛。又329條,“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稍稍給點水就行。因此326中的“消渴”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消渴,也不是陽明那種熱消。 厥陰病上邊虛,下邊寒氣就乘虛往上,產生“氣上撞心”的感覺證。寒氣往上,上邊的熱也不得下布,就一方面感覺氣上撞心,又感覺“心中疼熱”。胡老說這個“熱”不是發(fā)熱,不是實熱,是虛熱,也就是馮老說的是邪無出路的郁熱,這種熱在上面,所以又叫“上熱”。熱邪如在表,出路在汗,若在里,出路在吐、下,現在沒有出路,半在表半在里,因此把厥陰劃歸在半表里,主要是根據這點。此外,條文說這種上熱是“心中疼熱”,實際上厥陰病表現形形式式,不一定非這樣,仲景只是舉一例,更多倒是體現為口苦咽干、咽痛,也有表現為渴,還有脈浮、苔黃、心煩等等。 太陰病有“食不下(見273條)”,這條也有“飢而不欲食”。食不下屬胃,胃即使沒毛病,但是寒從下往上沖,也會飢不能食。當然胃若虛寒,本身就不想吃了。不過厥陰有時的虛寒又表現在下焦。胃反而沒什么事。 古人不太講衛(wèi)生,所以容易生蛔蟲,寒氣上沖,蛔蟲也受到波及,“食則吐蛔”,今天看來,這句話沒什么意義,你若肚子里沒有蛔蟲,哪里會“吐蛔”?所以并非厥陰病都會吐蛔蟲,吐蛔蟲的病也并不都是厥陰病。 最后,虛寒證是不可以下的,如果看到有上熱,把這種虛熱當成實熱,而去誤下,就會發(fā)生下利不止的壞病了。 以上簡單解釋了條文。326條還是基本上描述了厥陰病的特征,下面有寒,時不時往上,上面有郁熱,沒有出路,寒熱并存錯雜,大體如此。 胡老在講326條時再度強調,半表里在胸腹腔,空間廣大,是一切臟腑(也包括脾胃腸心肝肺腎等)所在之地,而不是內經解釋厥陰病只和肝有關系,那么少陽病也不是只和膽有關。這是剛從內經解釋轉學胡馮的群友非常困惑、又一下想不開的問題。怎么厥陰病、少陽病胡老有時也談到肝???豈非又回到臟腑辯證了?并不是。 病邪在半表里充斥,而且沒什么出路,容易引起很多臟器出問題,包括臟器的器質性病變,都往往發(fā)生在少陽、厥陰階段。所以無論少陽還是厥陰的病情都復雜多變,很難用一條“提綱”全面展示。湯本求真指出,柴胡劑(不僅指小柴胡)在處理少陽、厥陰病時,往往莫名其妙地把許多臟器的毛病也“附帶”治好了,使人覺得中醫(yī)奇妙。劉紹武先生對慢性疾病的治療,提出一個”全息方”打底,這個全息方就是小柴胡的變化,為什么?值得深思! 327、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注】:脈微,為亡津液,雖微但浮,是由陰出陽,陰性病一轉陽,病就趨好。反之由陽陷入陰為兇,如陰盛而胃氣衰敗,那就還是好不了。 六經皆有“中風”,其實都與風無關,不過指明表里病勢雙向轉換之機。 典型的厥陰有向外解趨勢者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湯證。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我們一般解讀只注意到“傷寒五六日”由太陽入半表里厥陰,如果反過來,本來就是厥陰,出現條文情況,像148再次解釋那樣,“必有表,復有里也”,當然有向外解之機。而柴胡桂枝干干姜湯本身就含有桂枝甘草方根,有向外的身影。 329、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注】:厥陰病為陰病,陰證一般多不渴,但因津虛而渴,欲飲水自救,渴了就稍稍給點水。但是哪怕有上熱,也不能給太多水喝,因為胃弱,吸收能力有限,稍微給一點病就容易好,給多了反而不解。從這一段看,326提綱所講的“消渴”可見不是真的消渴,即便是有消渴,也不是厥陰病普遍都存在。這里提示:厥陰病的消渴不是真正的熱消,是寒飲郁而化熱產生的上熱,即厥陰病以上熱下寒為主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