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造就一個學派,現(xiàn)實社會大眾生活中的各種因素和疾病特點是一個醫(yī)學流派發(fā)展的最基礎的條件。如果某個醫(yī)學流派的學術思想適應大多數(shù)個體的體質和疾病特點,那么這個醫(yī)學流派就會得以發(fā)展和盛行。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的疾病是“陰病”,這是因為當前大多數(shù)人的飲食、工作、作息和其他損耗性的因素都過多的損傷人體的“陽氣”。扶陽醫(yī)家為什么常講“陽虛者十之八九”? 在 臨床治病中體會確實這樣。盧師講臨床百分之九十九的病人都是陽虛,李可中醫(yī)前輩講的熱實的百無一見。原因如下:
一丶來診病人多為慢性病,久病必虛,陽虛必見氣衰。體弱者看中醫(yī)者多,而急癥,新病,都去看西醫(yī)了,幾百年前的時代不是這樣的。 二丶現(xiàn)代人貪涼飲冷(空調,冰箱,穿衣薄露)者多,而易受內(nèi)寒外寒,傷人陽氣。百年前估計也不會這樣的。 三、西醫(yī)消炎藥抗生素理論深入人心,雖然從國家層面已重視濫用造成的危害,并嚴管其應用標準。老百姓和一些庸醫(yī)常把中醫(yī)祛火藥、消炎藥常規(guī)使用。此類藥味苦性寒,容易耗傷脾陽胃陽。把虛火,陰火,假火當實火誤治,傷人陽氣者也不少。 四丶現(xiàn)代人偏重有形營養(yǎng)性物質的補充(屬陰性物質),實際更重要的是吸收功能(陽化陰),現(xiàn)代人生活條件很好,陰的一面不缺(與古時大相徑庭),而不斷損耗的是運行在人體內(nèi)的無形之氣,人活一口氣,這個氣就是陽氣。市醫(yī)誤清誤下誤補的也不少,更加耗損陽氣。其實補錯了就是花錢找病。(吸收好不用補。吸收不好補也沒用。) 五、危重病人大量輸液(陰寒),更耗陽氣。如不配合中醫(yī)扶陽,疾病治愈率成功率就不高。因此中西結合,標本兼治搶救危重病人成功率應更高。 六、現(xiàn)代人用腦多,欲望多,耗陽多。動腿少,生陽少。上夜班,熬夜、睡懶覺多,陽氣升發(fā)受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 七、兩千年前的古代,醫(yī)圣的《傷寒論》書中記載的113方,使用桂枝占43方,使用附子20多方,用生姜方44個,用干姜方21方,古代尚且如此,而現(xiàn)代人陽虛程度更為顯著,看看現(xiàn)在中醫(yī)的處方,用附子的醫(yī)家甚少,桂枝姜類更是不多,可想而知,療效不高原因在此。 陽虛者,陰必盛,陽化氣,陰成形。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我把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機地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是有形之物從體外進入體內(nèi)的過程;第二是有形之物在體內(nèi)運轉代謝的過程;第三是有形之物從體內(nèi)排出體外的過程(物質運化三過程)。這三個過程任意一個或者多個過程出現(xiàn)異常,那么我的身體就出現(xiàn)疾病,比如,消化不良、急慢性腸胃炎、高血脂癥,糖尿病、高尿酸癥、缺血性疾病等等疾病,無不是因為物質代謝異常的結果。
隨著當今社會生活水平極大的提高,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有效實施,飲食的物質基礎已經(jīng)不存在問題,并且絕大多數(shù)人都處于飲食物質極其豐富的條件中。所以我們當代人不缺有形之物的“陰”,而是大大的缺少推動這些“成形之陰”正常走完“物質運化三過程”的“氣”,也就是化“氣”之“陽”。
綜上所述,我們當今社會大多數(shù)人的疾病特點是“陰病”,身體狀況是“陽常不足,陰常有余”的體質,而非中醫(yī)溫病學派所說的“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而扶陽醫(yī)學以扶陽“溫陽”為中心,以附子、桂枝為主藥,以“桂枝法”、“四逆輩”為底方加減用藥,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探索出一整套治法的經(jīng)驗,總結出“溫陽十法”: (一) 溫通法 所謂溫通就是用桂枝建中湯加減常用的一個法;趙獻可說:“凡外感病者,俱從郁看”,三陽病的這種病理特點決定了治療中常常采用祛除郁閉的外邪,消除病理性淤滯和調理人體氣機的原則,務求保持陽氣宣通。 風寒之邪郁閉在表,不僅阻滯陽氣正常出入運行,并可損傷衛(wèi)陽,表現(xiàn)為“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全息灸療中的溫灸法既可以使人身體發(fā)汗祛邪,又鼓舞陽氣外出抗邪,邪氣去則陽氣出入自然恢復正常。體表陽氣被寒祛閉郁較盛,還可影響肺氣宣降功能,出現(xiàn)“無汗而喘”,“喘而胸滿”,以及郁閉之陽抗邪欲伸而見“發(fā)熱”、“脈浮而數(shù)”,甚至郁而化熱而兼見煩躁癥,都可以采用本法。 調理少陽三焦的樞機也是調節(jié)陽氣運行的重要方法,一樣會使用溫通之法。陽氣運行不暢,樞機不利,是少陽病理的主要方面。正如仲景說“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博結于肋下,正邪分爭”,這當中,“相搏結”、“分爭”最能體現(xiàn)樞機和利的病理狀態(tài)。而通過通調,是為恢復少陽陽氣“可出可入”的生理狀態(tài),,通過調通,可以促進陽氣的正常升降,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三焦通暢,氣行無阻,自可周身戢然汗出而解。陽氣升降出入正常,也就改善和促進了陽氣御邪功能,通調可促使患者身體陽氣振奮,病邪外出。從而產(chǎn)生扶正祛邪的獨特作用。 三陽之中,太陽為寒水之經(jīng),若病邪深入于腑,而導致主水障礙,可造成蓄水證,氣化不行故小便不利,津液不能隨陽氣上布則口渴,常用桂枝加茯神茯苓類撥動全身的水濕氣化,通陽化氣行水,使水道通暢,陽氣氣化正常則諸證可除。 “通則為補”,桂枝法溫通為主,常常有四兩撥千斤之效,總之,病在三陽,通常我們會選擇桂枝法,溫通為主加以解決,就是不用附子,照樣是可以扶助陽氣的。 (二) 溫陽法 所謂溫陽法就是指溫扶陽氣的治法。一般而論人體陽氣有上中下部位之分,上焦有心肺之陽,中焦有脾胃之陽,下焦有肝腎之陽應當分別溫之。溫心肺之陽有桂枝甘草湯,補坎益離丹等,溫脾胃之陽有理中湯、甘草干姜湯等,溫肝腎之陽則有四逆湯及其類方“四逆輩”等。但是,下焦之陽是中、上焦之陽之根。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陽”,“坎中一陽”即腎陽,為人身陽氣之本,立命之根。因此,我們所說的溫陽法主要是溫腎陽,毫無疑義,溫陽法是扶陽醫(yī)學的核心治法,可以說是“元法”,就陰證而言,所有扶陽醫(yī)學的其他治法都必須與“溫陽法”配合而成。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若證屬純陰一派陰象陰色,不難辨認。而少陰證陰盛陽衰,可以逼陽外越,而見虛陽上浮、外越、下陷等多種所謂“陰腫火形”之假熱,亦即陰火證,人多不識,誤作陰虛或者實火,濫施寒涼甘潤,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厥脫,臨床屢見不鮮。扶陽醫(yī)學的之精華就在于對假熱、陰火的認識,論治自然處以溫陽法。
(三)溫中法
所謂“溫中法”,是指溫扶中焦脾胃陽氣的治法,與“溫陽法”溫扶腎陽相對而言,更專注于中焦的陽氣。雖然下焦陽氣是中焦陽氣之很,但是在某些病癥或者病癥的某個階段,表現(xiàn)的中焦陽氣不足相對嚴重,這個時候扶助陽氣的方向就要偏于中焦,同時也要扶助下焦之陽。
扶陽醫(yī)學重視腎陽,但并不輕視中陽,因為中焦脾土是人體氣機氣化的樞紐,脾土受陰寒所困,必定會氣機壅滯,氣化失常。溫中法的代表方劑有理中丸,甘草干姜湯,桂附理中丸、
吳茱萸湯等。其適應癥中焦脾胃陽其虛弱諸證為準,曾輔民教授歸納為多虛、多濕、多寒,頗為準確。 (四)溫補法
所謂的“溫補法”,是指溫陽藥與補益藥相配伍使用的治法。補益藥通常分為三類:其一,補氣藥;其二,補腎陽藥;其三,補陰血藥。補氣藥,如參、術、芪等,代表方有人參四逆湯。補腎陽藥,如巴戟天,淫羊藿,補骨脂等,代表方劑有桂附壯陽湯。與此相比,補氣藥則偏重于脾。補陰血藥,比如,當歸、白芍、熟地等,通常稱之為“溫滋”,代表方有當歸四逆湯、當歸生姜羊肉湯等。
溫補法適用于陰寒而兼有氣虛陰損之類的病癥,《醫(yī)學心悟》所稱:“溫之有補,有相兼者,有不必相兼者,虛而且寒,則兼用之,若寒而不虛,即專以溫藥主之”。
(五)溫潛法
所謂“溫潛法”,是指溫陽藥與潛鎮(zhèn)藥配合用藥的治法。溫陽以治陽虛之本,如附子、肉桂、四逆輩之類,潛鎮(zhèn)以治浮陽之表,藥多為金石、介類質重之品,如龍骨、牡蠣、磁石、龜甲等,適用于陰盛于內(nèi),陽浮于外的病癥。
陽虛外越,一源三岐,根源是腎陽不足,其外越則有在上、在下、在外三種部位之別。張景岳的論述就非常確切:“陽虛之火有三,曰上中下是也;一曰陽戴于上,而見于頭面咽喉之間者,此其上雖熱而下則寒,所謂無根之火也;二曰陽浮于外,而發(fā)于皮膚肌肉之間者,此其外雖熱而內(nèi)則寒,所謂格陽之火也;三曰陽陷于下,而見于便溺二陰者,此其下雖熱而則寒,所謂失位之火也。”按照鄭欽安的觀點,無論陽虛外越至何部位,因其均有“腫痛火形”等所謂假熱表現(xiàn),統(tǒng)稱之為“陰火”,因此,溫潛法的“潛”主要意味著潛降陰火。溫潛法的代表方有潛陽封髓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等
(六)溫散法
所謂“溫散法”,是指溫陽藥和辛散藥合用,也稱“溫辛法”。溫陽一致陽虛,辛散以解表,溫辛并行。溫散法適用于陽虛兼有表邪之證,內(nèi)而陽氣虛寒,外則寒邪侵襲,陽虛無力祛除表邪,邪氣深入肌表經(jīng)腧,《傷寒論》稱之為:“太少兩感證”。
本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為代表方,其他的還有烏頭湯。祝味菊先生以擅用本法著稱,常以附子、干姜與麻黃、桂枝合用,在傷寒的治療中尤為常見。認為診治傷寒之要為“外視表機之開闔,內(nèi)查正氣之盛衰”,開表需要辛散,常用麻黃、桂枝,正衰則須溫補,常用附子。
本法不論病程新久,均可采用。不僅內(nèi)科感受風邪發(fā)熱、風寒痹痛而投之,還在外科、五官科、皮膚科等有著廣泛的臨床價值。
(七)溫利法
所謂“溫利法”,就是溫陽法和利水法聯(lián)合應用的治法,用于陽虛兼有水飲腫濕之證。溫陽以治陽虛,利水以治水飲,溫利合法,共奏溫陽利水之功。由于水為陰邪,陽虛之人進一步發(fā)展,氣化不利,水濕內(nèi)停,很容易見到浮腫、咳喘、眩暈、小便不利等水氣病癥,因此,溫利法是十分常見的配伍治法。
溫陽藥多用四逆湯,肉桂,干姜等溫熱方藥,利水則多用五苓散、薏苡仁、車前子等方藥,一般還要配合木香、砂仁、沉香等行氣之品。溫利法的代表方劑有真武湯、茯苓四逆湯、四逆五苓散、實脾散等。
(八)溫化法
所謂“溫化法”,是指溫陽法與化痰祛濕法合用的治法。溫陽以治陽虛,化痰以治痰飲,溫化合法,共奏溫陽化痰之功。由于痰濕為陰邪,陽虛之人進一步發(fā)展,氣化不利,水濕凝聚,很容易見到咳喘、痰多、眩暈等痰濕病癥,因此,溫利法是十分常見的配伍治法。《金匱要略》里曾說,“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即是溫化法的體現(xiàn),所以說扶陽醫(yī)學是來自于經(jīng)典,回歸于經(jīng)典的一種醫(yī)學實踐。
溫陽藥多用四逆湯,肉桂,干姜等溫熱方藥,化痰祛濕藥多用半夏、陳皮、瓜蔞、薤白等方藥,一般還要配合辛散、行氣之品。代表方有四逆合瓜蔞薤白湯、小青龍湯加附子、四逆二陳麻辛湯等。本法所治病癥不止限于痰飲水濕各證,還廣泛用于心腎各證、癌癥等。
(九)溫下法
所謂“溫下法”,是指溫陽法與攻下法合用的治法。用于陽虛兼有里實積聚之證,也稱為“寒結”、“陰結”。溫陽以治陰寒,攻下以治積聚。由于陰氣虛弱,腸胃運化失職,或猝然暴飲暴食生冷寒涼之品,均可導致寒結,從而引發(fā)便秘、腹脹、腹痛等癥,因此,溫下法臨床應用并不少見?!督饏T要略》里的大黃附子湯和溫脾湯是溫下法的具體應用,大黃通其結,姜附溫其寒。
《傷寒論》說:“脈有陰結、陽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shù),能食,不大便者,此為實,名曰陽結也.......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曰陰結。”《景岳全書》說:“有火便是陽結,無火便是陰結。”“陰結”和“陽結”的鑒別,就臨床所見,凡便秘而見陰象寒形者,或者習慣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以及長期應用大黃、番瀉葉等寒涼瀉下藥,真陽受損者,為“陰結”;而“陽結”多是實熱所致,必見一派熱象、火形。二者不難判斷。
(十)溫清法
所謂“溫清法”,是指溫陽法與清熱法合用的治法,用于治療寒熱相兼的錯雜病癥。溫陽以治陽虛,寒涼以治實熱,溫清合法共奏溫陽清熱之功?!秱摗分械?/span>“附子瀉心湯”主治心下痞,而復汗出惡寒者,《金匱要略》中的“薏苡附子敗醬散”治療腸癰,均是溫陽藥與清熱藥合用之先例。《傷害質難》曰:“附子與石膏同用,一以扶陽,一以制火。附子之溫,固可減低石膏之涼,然不能消除其制止分泌之功。體虛而火勢過盛,重附而輕膏,仍是溫壯之劑.......石膏之寒,已足抵附子之溫,然附子失其熱,而不減其強心之用,”溫陽藥多用四逆湯,肉桂,干姜等溫熱方藥,清熱多用石膏、黃連、黃芩等。代表方有烏梅丸、薏苡附子敗醬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