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松下幸之助30年的江口克彥在《我在松下三十年——上司的哲學(xué)下屬的哲學(xué)》這本書中曾經(jīng)指出:“對于上司來說,最讓人心焦的就是無法掌握各項工作的進度......如果沒有得到反饋,以后就不會再把重要的工作交給這樣的下屬了。所以要知道,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匯報,卻能讓你得到上司的肯定?!?/p> 《哈佛學(xué)不到》的作者馬克·麥考梅克曾說:“誰經(jīng)常向我匯報工作,誰就在努力工作;相反,誰不經(jīng)常匯報工作,誰就沒努力工作?!?/p> 既然匯報工作如此重要,那么大家知道怎樣正確的匯報工作嗎,匯報工作難道真的就是老實說事嗎?我們需要思考怎樣匯報工作才能切中要點,讓上司滿意。 現(xiàn)代職場中,尤其是職場新人,匯報工作時,只給事實(信息、數(shù)據(jù)、圖文),缺乏后續(xù)行為,讓事件無從著手,很容易犯職場大忌。 日本著名經(jīng)營顧問大石哲之提出了“云-雨-傘”思維模型。有了這個思維模型,你能極大提高分析力,有效解決這類問題,快速跟進領(lǐng)導(dǎo)的步伐,讓自己在職場工作中游刃有余。 什么是“云-雨-傘理論”?大石哲之采訪了多位曾在咨詢行業(yè)工作的咨詢師,從溝通、思考方式、職業(yè)化素材等方面,用心總結(jié)了30個工作技巧,匯集成著作《靠譜:頂尖咨詢師教你的工作基本功》。這本書里就提出了著名的“云-雨-傘理論”。 烏云即事實, 下雨即分析, 雨傘即行動。 這就是云-雨-傘理論,它是對事實、分析和行動(建議)三者的比喻,是以客觀事實為依據(jù),以分析為思維輸出形式,以行動為最終的落腳點。它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思維圈。 云代表“事實”,是用眼睛實際觀察到的情況。 而快要下雨是“分析”,是從出現(xiàn)烏云推測出來的。 帶上傘是“行動”,是從“快要下雨”這個分析得出來的。 大石哲之用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來對工作匯報的流程進行解釋,這個道理看起來很深奧,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隨處可見。 舉個例子。 今天早上出小區(qū)門發(fā)現(xiàn)共享單車沒有了,于是只能花錢打車上班,而仔細(xì)一想花錢打車上班的根本原因就是今天晚起了十分鐘,于是決定明天早上定個提前十分鐘起床的鬧鐘。 本例中,打車上班是事實,打車上班的原因是晚起了十分鐘,這就是對事實的分析,決定明天早上定個提前十分鐘起床的鬧鐘是采取的行動。事實—分析—行動,這就是“云-雨-傘”理論。 生活中,我們慣于用云-雨-傘思考,但在工作中,我們又常常會遺忘掉這個思維模型。 根據(jù)“云-雨-傘理論”制定一個有效策略匯報時,不管是口頭敘述,或是寫文章,都把內(nèi)容分成三部分。這樣,你就能收獲一個清晰的匯報思路。 一、事實、現(xiàn)狀。 二、原因分析。 三、行動建議。 首先梳理好你的匯報思路,把你收集到的內(nèi)容信息往里面填,然后對照著寫出內(nèi)容的分析,在根據(jù)分析出來的問題原因提出可行的建議和制定相應(yīng)的行動計劃。 正確運用“云-雨-傘理論”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讓你的能力在職場上得到有力的提升。如果工作匯報時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時間陳述,那么你的工作就是沒有做好,老板要的是結(jié)果,是你的解決方案,不是讓你給他帶來問題的。在老板眼里,你在工作匯報時做到了有理有據(jù),就能輕而易舉地得到他的青睞和認(rèn)可。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弊鍪裁词露家日莆栈A(chǔ),才能進一步做好。 “云-雨-傘理論”其實就是一個簡單實用的基礎(chǔ)模型,相信大家運用這個模型,工作中長期堅持做,你一定會得到工作能力上的提升,在職場上漸漸地如魚得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