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陸步軒出生在陜西省長安縣東部一個小村子里,家里幾代都是耕田種地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小學時母親因為意外去世,讓本身就貧窮的家里處境更艱難了。 窮到什么程度呢,小時候的陸步軒每天就只吃兩頓,早上玉米粥,中午玉米粥就面條,晚上不吃飯扛過去;初中離家遠住校,每周他回家拿一次烘干的饅頭,到學校泡稀飯或者白開水就著吃,能撐一個星期。 天氣不好,饅頭霉了餿了,還是忍著吃下去,窮啊,沒辦法,不然只有餓肚子。
小伙子好強,第一年高考他就考上了西安師專,結果拿到手就把通知書給撕了,“我有個親戚在國防科技大學讀書,他父親總是跟我父親炫耀,我不服,堅決要考個更好的學校?!?/p> 接下來的一年,陸步軒全憑自學,沒日沒夜地拼命,眼睛一睜就學習,困得不行就閉上眼睛睡會兒,夏天小村子里蚊蟲遍地都是,用不起蚊香只能點蒿草驅蚊,熱得滿身汗,煙又熏人,這種條件陸步軒依舊在用功。
然而,到畢業(yè)分配時, 他的派遣證是開到西安市人事局的, 這意味著,學生的個人能力退居次要地位, 把家庭背景、社會交往推到了前臺, 自家?guī)状鷦辙r, 自然是兩眼一抹黑,只能憑自己闖。
還沒有編制,
2003 年夏天,對北大畢業(yè)生陸步軒來說,是個轉折點。 本來應該待在辦公室的斯文書生,正在蒼蠅亂飛血水橫流的豬肉攤前賣豬肉。 從 1999 年開始,陸步軒一直是個默默無聞的豬肉佬,但一篇《北大才子西安街頭賣肉》的文章發(fā)表,讓他突然 " 被迫成名 "。 高考狀元,北大畢業(yè),賣豬肉,這些仿佛天然對立的詞匯,在同一語境下,激起千層浪。 檔口擠滿了人大大小小的鏡頭和看熱鬧的人群,陸步軒穿個大背心兒,套一件被豬血染成醬色的皮圍裙,肚皮松松垮垮,搖著扇子趕蒼蠅,有記者采訪他," 你以后想干什么?" 他叼著煙,埋頭切肉," 我不敢說,命運基本上不掌握在我手里。" 這應該是陸步軒最失落的時候。 曾經他是身邊人的榜樣,現在卻成了 " 反面教材 ":" 那個上北大的混得不行,在擺攤賣豬肉了。"" 北大畢業(yè)還不是照樣賣豬肉…… " 連父親都從村里趕來,指著他大罵:" 供你讀大學,不是讓你賣豬肉的。" 陸步軒沒能改造社會,反倒在赤裸裸的現實跟前低下頭來,郁郁不得志。 豬肉攤投入少,周轉快,看起來落魄,但好歹能喂飽肚子。 君子遠庖廚,北大明晃晃的光環(huán),讓陸步軒看起來狼狽又割裂。 潛意識里,他覺得豬肉佬是在 " 殘害生命 ",那些一扇扇掛起來的豬肉,連同亂飛的蒼蠅和刺鼻的腥味,常常帶著索命的意思,闖入夢里。 陸步軒小心翼翼藏起自己的北大身份,從學校帶回來的 8 箱書封在角落里,去隔壁小賣鋪,只買煙酒,報紙雜志,連看都不看一眼。 他唯一像個文化人的地方,是一副眼鏡。索性,店名也叫了 " 眼鏡肉店 "。 文人的 " 清高 " 體現在另一個地方,陸步軒不會騙人。 從前開小賣鋪,進到假貨寧愿賠錢也不愿賣給別人;記性好做賭徒,但不愿意出千做局,掙的錢只夠吃喝。 賣豬肉也是,他的檔口,只賣最優(yōu)質的肉,也從不缺斤少兩。 肉店是熟人生意,眾人口耳相傳,眼鏡肉店的生意很快就風生水起。當時,中國的豬肉檔口平均每日生豬銷售量是 1-2 頭,而陸步軒的檔口,平均銷售量在 10-12 頭。 門店年營收過萬,陸步軒買房買車,提前奔了小康。 豬肉賣得這么好,但陸步軒蠢蠢欲動,一心只想進入編制內—— 2000 年,眼鏡肉店被拆遷,陸步軒四處打探,想進學校教書,四處求告,最后還是沒有下文。 2003 年的曝光之后,他終于得到了一個進入體制內的機會——當時,全國媒體都在討論用人機制、人才環(huán)境的問題,長安區(qū)檔案館邀請陸步軒去上班,負責參與本地年鑒編輯工作。 他終于過上了夢寐以求的文案工作。眼鏡肉店交給弟弟和徒弟打理,他有時間才過去看一眼。 雖然收入減少了,但陸步軒還是選擇做公務員。他說," 這不是錢的問題,是身份認同的問題。" 但是造化弄人,在陸步軒離開后,豬肉價格突然一路飆升:隨著非典疫情的解除,從 2003 年 7 月起,全國生豬價格從 5.83 元 / 公斤最高漲到 9.66 元 / 公斤,漲幅 65.7%。 養(yǎng)豬,此前一直以農村散養(yǎng)為主,沒什么技術含量,搭個豬圈,養(yǎng)幾只,逢年過節(jié)殺豬吃肉,豬肉比不上牛羊肉 " 高檔 ",養(yǎng)豬殺豬都是 " 低到塵埃里 " 的行業(yè)。 隨著肉價上漲,養(yǎng)豬的人多了起來。到 2005 年,生豬出欄數量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養(yǎng)豬逐漸規(guī)?;?,年出欄量 500 頭以下的小型養(yǎng)殖場成了主流。 養(yǎng)豬浪潮熱熱鬧鬧,陸步軒冷眼旁觀。
北大校長許智宏說," 行行出狀元,北大的學生同樣可以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 ",陸步軒在書里不以為然懟了回去: 既然北大學生賣肉完全正常,那么何不大刀闊斧地實行改革?在北大開設屠夫系,內設屠宰專業(yè),拔毛專業(yè),剔皮剁骨專業(yè),那樣賣起肉來豈不更專業(yè)。 陸步軒在后記里寫道: " 無論怎么說,我現在也算是一個正式在編的國家干部,旱澇保收。"
而年度最佳段子,是一句沙和尚的吐槽: 大師兄,聽說二師兄的肉,比師父的都貴了。 2007 年,生豬批發(fā)價飚了兩次,一度漲到了 21.85 元 / 公斤,比上一次的高點,漲了一倍。 陸步軒的北大學長陳生,帶著做房地產和醋飲賺的錢,半路出家殺入養(yǎng)豬業(yè)。
但是耳標不能帶給豬肉溢價。大部分的豬肉,還在亂哄哄地無序競爭。 在吃穿住行都講究品牌的年代,豬也應該擁有姓名。
于是,陳生的 " 壹號土豬 " 誕生了。 陳老板是國內最先提出 " 快樂養(yǎng)豬 " 理念的人之一。他的壹號土豬堪稱豬生贏家,它們吃好的,喝好的,住好的,偶爾聽音樂,有事沒事還能遛個彎兒。
排骨市價 18 元 /500g,陳生賣 28 元 /500g;瘦肉市場價 16 元 /500g,陳生賣 25.8 元 /500g。 這是陳生的 " 小九九 ":品牌加持,打出差異化競爭,單吃國內高端豬肉的所有市場。 壹號土豬狂飆猛進,在廣州開了上百家門店。但是從 2008 年 5 月開始,豬周期來了——豬肉價格調頭下行,一蹶不振。而壹號土豬,在低價競爭的沖擊下有些吃不消了。 這時,陳生想到了自己的 " 網紅 " 學弟陸步軒。 陳生邀請陸步軒到廣州的壹號土豬店參觀,陸步軒才第一次意識到,原來豬肉還能這樣賣。
他要做的,是懟老校長的那句話——怎么不在北大開個屠夫系? 2009 年,陳生出資,陸步軒編教材教學,屠夫學校成立了。 陸步軒花兩年時間完成《豬肉營銷學》講義,成為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豬肉教材。 屠夫學校實行全免費教學,首批招生 68 人,課時 45 天,通過練習砍木棍,鍛煉分割豬肉所需的臂力,也包括檔口管理,市場營銷,豬肉烹飪等諸多課程,最后,經過軍訓、刀法、服務水平的幾重選拔,只有 40 人拿到了畢業(yè)證。 豬肉生意紅紅火火,但陸步軒始終放不下公家人的身份。
那一年,陳生和陸步軒收到了來自北大就業(yè)講座的邀約。即便已經小有名氣,陸步軒依然拒絕了母?!?" 丟人啊。"
2013年陸步軒在北大演講 從 2003 年老陸成名的那個夏天開始,豬肉價格起起伏伏的往事,畫成數據圖,就是讓萬達望而卻步的 " 豬周期 "。
一旦遭遇低谷,再大的投資都會變成泡影。所以養(yǎng)豬大佬往往戰(zhàn)戰(zhàn)兢兢," 身家千萬,帶毛的不算。" 想要扛住豬周期,你需要很多東西。 比如,運氣。 2015 年《環(huán)保保護法》出臺,在全國劃定的禁養(yǎng)區(qū) 4.9 萬個,面積 63.6 萬平方公里,關閉或搬遷禁養(yǎng)區(qū)內畜禽養(yǎng)殖場 21.3 萬個。 運氣之外,更重要的是準備。 大部分人其實都不知道,養(yǎng)豬的技術門檻,其實比很多行業(yè)都要高。你的準備不夠,滿盤皆輸。 這些年,很多和養(yǎng)豬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yè),高盛、網易、復星、碧桂園……都開始磨刀霍霍向豬廠。 網易 6 個人就能養(yǎng)兩萬只豬,他們背后是一系列自動化設備和高科技養(yǎng)殖方案; 阿里的 AI 養(yǎng)豬,給每一只豬建檔,包括品種、日齡、體重、進食情況、運動情況等,通過數據檢測,判斷豬是否患病,從而做出疫情預警;
你說的養(yǎng)豬,和大佬們說的養(yǎng)豬,不再是同一種。
前兩天,月薪兩萬招名校學生養(yǎng)豬的新聞上了熱搜,但早在 10 年前,壹號土豬已經在用 10 萬年薪招聘碩士賣肉了。 學歷不再是桎梏,而是武器。 如今,豬肉佬陸步軒和師兄的公司有近萬名員工,門店進駐全國 20 多個主要城市,連鎖店超過 2000 家,去年銷售額達到 18 億。 今年雙 11,壹號土豬生鮮店的銷售額達到了 4 個億。 曾經感覺低人一等的陸步軒,個人身家上億。據報道,他已陸陸續(xù)續(xù)向北大捐了 9 億。
他說," 拿筆不一定能秉筆直書,拿刀卻能足斤足兩。" 《屠夫看世界》這本書,老陸在 2016 年再版了一次。當年他懟老校長 " 為什么不在北大開屠夫系 " 的那段話,再版時悄悄被刪去了。
以前,老陸覺得自己 " 曾經在西安街頭干著張飛的營生,與樊噲、鄭屠之流搶飯碗的角色。" 現在他說," 我在全國是較為頂尖的豬肉專家,你可以拿教授來和我比。" 他終于想開了。
乍看上去這人也沒啥特別的呀,直到瞅到了他的名字,原來,鏡頭面前的半百老人是那個曾經飽受爭議的“北大第一個賣豬肉的”陸步軒。 陸步軒抖音上一個18秒的視頻51萬贊 即使從天之驕子變成豬肉案上的屠夫,也能絕處逢生,活得漂亮。陸步軒用自己另類的前半生,讓我們看到一個勇于做自己的大寫的人,更證明了:讀書無用論,是最大的謊言。 本文圖片主要源自柴靜《看見》,其他源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