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個最??h城,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因悄悄改了個名!湖北改名最成功的縣:從默默無聞到世界聞名,只用了一年時間! 在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的南岸,有一人歷史悠久的縣,她的建縣史可追溯至三國東吳的黃武二年(公元223年),距今已有1797年,她的名字叫“蒲圻”。 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東吳建國后,孫權就對治下土地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蒲圻縣就是在孫權稱王后的第二年設置的,隸屬武昌郡。據史實記載,蒲圻縣的治所在蒲圻湖畔,蒲圻縣之“蒲”即蒲草,蒲圻縣之“圻”為岸邊,蒲圻意即該縣是設在蒲草湖邊的。 蒲圻雖然有著近兩千年的建縣史,但是,一般人的大腦中,對蒲圻并沒什么影響。老黃私度,原因大概有二:其一,蒲圻的名字太普通,沒有吸睛之處。其二,蒲圻還有個生僻字“圻”字,一般人不了解,還讀不準。圻是個多音字,漢語拼音為qí與 yín。 圻字讀作yín,為通假“垠”字,指邊界、疆界。如“萬千里曰王圻”(《周書·職方》。注:“界也?!保┷咦x作qí時,有三重意思:其一為名詞,指畿,京畿。指天子直轄之地,亦指京城所領的地區(qū)。古代有官名曰“圻父”,就是掌管天子腳下之地的軍事主官。其二為量詞,意指方圓千里之地。比如有個古詞叫“圻甸”,指的就是天子的領地,因為,天子之地方千里。其三為通假字,通“碕”,意為曲岸、岸邊。蒲圻之圻,就通“碕”,所以,蒲圻,讀作pú qí。 其后各代,蒲圻的歸屬也各有變動:西晉屬長沙郡,東晉屬巴陵郡,劉宋屬江夏郡,南梁屬上雋郡。隋朝先后屬荊州與江夏郡,唐屬鄂州,北宋屬武昌軍,南宋屬鄂州,元屬武昌路,明清屬武昌府。民國初屬江漢道。民國16年(公元1927年)直屬湖北省。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屬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 解放以后,蒲圻的歸屬也是屢屢變動:1949屬沔陽專區(qū),1951年屬大冶專區(qū),1952屬孝感專區(qū),1958年 10月,蒲圻、咸寧第一次合縣為蒲圻縣,仍屬孝感專區(qū)。1959年3月分開。1960年5月,蒲圻、咸寧第二次合縣為咸寧縣,屬武漢市。1961年12月,蒲圻與咸寧又分開,改屬孝感專區(qū)。1965年,屬湖北省咸寧專區(qū)(咸寧地區(qū))。1986年撤縣設市,蒲圻縣改稱蒲圻市。 在近兩千年的歷史進程中,蒲圻一直就像是“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因而,也很難在外人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直到1998年,蒲圻市也追了一回改名的時髦,沒想到,卻“一改而紅”。 其實,歷史上的蒲圻,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要地,成為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與見證者,1800年來,蒲圻大地就發(fā)生過多次影響時局的重大戰(zhàn)役: 其一,蜀漢章武元年呂蒙、陸遜在赤壁率部雪天白衣渡江,襲取了關羽的荊州;其二,東吳黃武元年陸遜任大都督在蒲圻率部破劉備于夷陵;其三,南北朝劉宋元嘉年春,宋文帝親征,使到彥之大破謝晦于蒲圻隱磯(今官塘驛泉口)。 其四,南宋岳飛大破楊幺于蜀茶湖、柳山湖、左湖、清江口;其五,南宋岳飛、韓世忠、張凌剿滅劉忠叛軍于蒲圻茗山;其六,南明抗清將領李定國、李來亨等,在蒲圻抗清達三十四年之久;云南王吳三桂反清,清將勒爾錦駐重兵于蒲圻,使北上叛軍止于岳陽。 其七,曾國藩湘軍與太平軍在蒲圻拉鋸戰(zhàn)前后達十一年;其八,1926年,在蒲圻泉口鐵海坡爆發(fā)北伐汀泗橋之戰(zhàn);其九,1927年,土地革命時期的鄂南秋收暴動,就是在蒲圻打響的第一槍。 蒲圻改名,并非是憑空想象,而是事有所依的——她的改名是源自蒲圻歷史上的一場著名戰(zhàn)役。 東漢末年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權、劉備聯軍在蒲圻一帶,以區(qū)區(qū)5萬之兵大破曹操20萬(號稱80萬)大軍,是役,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zhàn)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該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guī)模江河作戰(zhàn),標志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后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回,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 行文至此,讀者肯定知道了,蒲圻市改后的新名字——赤壁市。蒲圻市改名后的赤壁市,果然一時名聲大振,改名不到一年的赤壁就名揚海內外,赤壁也因此迎來一次騰飛的良機。 (圖片來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