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石上史詩——山東漢代畫像石精品拓片展(上)

 漁唱樵歌 2020-02-26

前言

畫像石是一種特殊的石刻繪畫藝術,是以刀代筆,以石為地,或勾以墨線,施以彩色,雕刻于墓闕、祠堂、墓室、石槨、石棺及其他建筑物上的裝飾構件。因其始于西漢,盛于東漢,沒于漢末至三國時期,故習稱漢畫像石。漢畫像石圖像雕刻精美,題材內容廣泛,幾乎涵蓋了漢代社會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方面,極具歷史和藝術價值,是研究漢代政治思想與社會生活的第一手資料,被翦伯贊先生譽為“一部繡像的漢代史”,因而我們稱之為漢代的“石上史詩”。作為漢代人創(chuàng)造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寶貴遺產,其流行的三百多年在我國美術史上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根據現有的考古發(fā)現和認識,在東起海濱,西至甘肅,南起云南、貴州,北到陜西榆林、內蒙古包頭的廣大區(qū)域內都有漢代畫像石的遺存。其中,山東是漢畫像石分布地域最廣、發(fā)現數量最多、延續(xù)時間最長、題材內容最豐富、雕刻技法最全的省區(qū)。這與山東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經濟文化發(fā)達的重要地區(qū)不無關系,這里是“通魚鹽之利,而人物輻輳”的富庶之地,是儒家文化的發(fā)祥地,方士文化的搖籃。這里的傳統(tǒng)文化既注重人文精神,又不乏美好想象,這種文化精神在漢代儒家文化上升為社會主流思想之后得到進一步發(fā)揚,遺留至今的漢畫像石中都有很好的體現。

本次展覽將從時間發(fā)展與空間內容兩個維度,以典型的畫像石遺存入手,展示山東漢畫像石建筑與畫像裝飾內容的完美結合;再從經典題材畫像入手,通過豐富多彩的畫像內容,流暢多變的雕刻線條,向大家展示一個多彩的漢代藝術世界,以饗諸觀者。

第一單元 畫石經典

山東地區(qū)漢代畫像石在300多年的延續(xù)時間里,大致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即西漢早中期(公元前206前49年)、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公元前48公元88年)、東漢中晚期(公元89220年),這期間畫像石的建筑形式、雕刻技法、畫像內容漸趨豐富和成熟。

1、西漢早中期

這一時期是漢畫像石起源和初步發(fā)展階段,以鑿紋地陰線刻的石槨為主要畫像建筑形式,圖像主要是懸璧、長青樹、門亭、人物、雙闕等簡單內容,圖像外多有邊欄,側板上的圖像多分成三格。泰沂山以南的臨沂、鄒城、滕州、梁山等地是其主要分布區(qū)域。                

圖1 臨沂慶云山1號石槨墓側板

1984年臨沂羅莊區(qū)冊山鄉(xiāng)慶云山南坡1號石槨墓出土。臨沂市博物館藏。約西漢武帝后期(公元前140~前87年)。鑿紋地陰線刻??v70厘米,橫108厘米。石面四周鑿刻細密的直線紋,中間刻三個相間的方格,格內鑿三角斜線紋作地,各陰線刻一圓圈, 左右格內兩圓圈有對角線通過,形成穿璧。

圖2 臨沂慶云山2號石槨墓北擋板畫像

1984年臨沂羅莊區(qū)冊山鄉(xiāng)慶云山南坡2號石槨墓出土。臨沂市博物館藏。約西漢武帝后期(公元前140~前87年)。鑿紋地陰線刻??v70厘米,橫108厘米。畫面四周飾陰刻菱形紋和三角形紋。圖像為一圓輪,中間一圓圈放射出向右彎曲的一圈光芒,外套一環(huán),環(huán)內有向右彎曲的緊密線條,四角有線相連。

臨沂慶云山2號石槨墓南擋板畫像

1984年臨沂羅莊區(qū)冊山鄉(xiāng)慶云山南坡2號石槨墓出土。臨沂市博物館藏。約西漢武帝后期(公元前140~前87)。鑿紋地陰線刻??v70厘米,橫108厘米。畫面四周飾陰刻菱形紋和三角形紋。圖像為2人佩劍拱手對立,作交談狀。

2、西漢晚期至東漢早期

這一時期是山東漢畫像石的快速發(fā)展階段,畫像石數量增多,分布區(qū)域擴大,存在建筑形式仍以石槨為主,新出現了石室墓、石闕、石祠堂等形式,如東漢早期的平邑皇圣卿闕和功曹闕,長清孝堂山石祠等。題材內容更豐富,新增了西王母等神話人物和祥禽瑞獸;牛耕、狩獵、車騎出行、樂舞百戲等社會生活的內容以及歷史人物故事題材。雕刻技法以凹面線刻為主,個別出現了淺浮雕,畫像題材內容與布局隨著新建筑形式而漸趨豐富與規(guī)律。

金鄉(xiāng)香城堌堆石槨側板外面畫像

1981年金鄉(xiāng)香城堌堆出土。山東省石刻藝術博物館藏。西漢晚期(公元前48~公元8)。鑿紋地凹面線刻。縱89厘米,橫270厘米。畫面四周有邊欄。圖像分三格,左格,伯樂相馬;中格,懸璧;右格,人物格斗。

5 微山縣微山島石槨側板畫像

微山縣微山島鄉(xiāng)出土。微山縣文物管理所藏。西漢晚期(公元前48~公元8年)。陰線刻??v83厘米,橫247厘米。畫面四周有邊欄。圖像分三格,左格,重檐雙闕上有立鳥,闕間1人捧盾而立,兩邊各1人側身躬立;中格上層二人躬身迎賓。下層,前有人物狩獵,后有人物坐觀舞蹈;右格,西王母憑幾端坐樓上,旁有人首獸身侍者,樓下有獸首人身者、雞首人身者、馬首人身者等。

圖6 平邑功曹闕、皇圣卿闕(西)

圖7 平邑皇圣卿西闕南面畫像

平邑縣博物館藏。東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鑿紋地凹面線刻??v153厘米,橫70厘米。畫面四周有2重邊欄。圖像分五層,第一層,兩組人物相對拜會;第二層,戰(zhàn)勝獻俘場面;第三層,左側似1人駕3鳥,右側2人相對端坐。第四層,左側題記:“南武陽平邑皇圣卿冢之大門,卿以元和元年十二月廿囗日己卯(下殘泐)殤,(上殘泐)元和三年八月(下殘泐)”。右側1人坐地持弩射鳥;第五層,4人左向躬立。

圖8 平邑皇圣卿東闕南面畫像

東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鑿紋地凹面線刻??v153厘米,橫70厘米。畫面四周有2重邊欄。圖像分五層,第一層,中間1神人,雙手擁抱人身蛇尾、手執(zhí)規(guī)矩的伏羲、女媧,兩側有朱雀與玄武;第二、三層,車騎出行;第四層,人物吹奏樂器、舞蹈;第五層,1人執(zhí)篲,3人捧盾,皆右向躬立。

圖9 長清孝堂山石祠外觀

孝堂山石祠位于今濟南市長清區(qū)孝里鎮(zhèn)孝里鋪村南孝堂山上,長清區(qū)文物管理所藏。建于東漢早期約章帝時期(76~88年),為一座單檐懸山頂雙開間房屋式建筑,石祠坐北朝南,前面正中立有八角石柱,八角石柱與后壁開置三角隔梁。這是我國現存最為完整且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內壁、橫梁刻有精美的圖案,代表了當時漢畫像石的最高藝術水平。

圖10孝堂山石祠西壁畫像

磨面陰線刻、凹面線刻??v220厘米,橫218厘米。圖像分六層。第一層,女媧,貫胸人、西王母及侍者、瑞獸等;第二層,大王車出行的后從隊伍;第三層,1列28位人物;第四層,胡漢交戰(zhàn)。有榜題“胡王”;第五層,狩獵;第六層,人物六博、宴飲、拜謁。

圖11 孝堂山石祠后壁畫像

磨面陰線刻、凹面線刻。縱150厘米,橫328厘米。圖像分四層,第一層,與東、西壁相連的大王車出行主體部分,其下邊欄內飾斜線紋、雙菱紋和穿錢紋。第二層,并列3座兩層樓閣、4座重檐闕,樓內皆是人物拜謁的場面。第三層,孔子見老子的故事。第四層,車馬出行,主車后有榜題“二千石”。

12 孝堂山石祠東壁畫像

磨面陰線刻、凹面線刻??v220厘米,橫218厘米。圖像分六層。第一層,伏羲,風伯吹屋,雷神、雨師等神人。第二層,迎賓者和大王車出行的前導。迎賓行列中有榜題“相”、“令”的官員。第三層,周公輔成王和韓朋的故事。第四層,左起依次為庖廚場面、樂舞百戲、人物拜謁。第五層,2列車騎、人物。第六層,左段為河伯、泰山君及隨從,還有伎樂、格斗的人物;左段是樓閣人物和扛糧者。

3、東漢中晚期

這一時期是山東漢畫像石的繁榮階段。這一時期橫穴式的畫像石墓代替了豎穴石槨墓,出現了如沂南北寨村、安丘董家莊、臨沂吳白莊等享譽海內外的大型畫像石墓,畫像石祠堂和石闕,據墓主身份等因素,形制和圖像有了明顯的多樣化發(fā)展,出現了像嘉祥武氏墓地石刻這樣的著名畫像石建筑群組,雕刻技法更為細膩流暢,新出現減地平面線刻、高浮雕和透雕等。

圖13 沂南北寨村墓(從墓門向里看) 減地平面線刻

圖14 沂南北寨村墓后室藻井 浮雕

圖15 沂南北寨村墓中室立柱  透雕

圖16 沂南北寨村墓前室八角柱上斗拱東面畫像

沂南北寨村畫像石墓多種雕刻技法成熟運用。此斗拱畫像中,兩散斗的上部(耳下平部分)用鏟地平面線刻,刻兩只展翅的鳳鳥相對而立,其間有兩枚相疊的五銖錢,下部(欹部)陰線刻卷云紋。蜀柱刻一虎首,張口露齒舌,上邊飾菱形紋。拱部陰線刻4條盤折的龍,龍身與卷云紋連為一體。拱兩邊飾鋸齒紋。櫨斗刻虎首和鳳鳥。 

圖17 臨沂吳白莊墓立柱  高浮雕 

圖18 臨沂吳白莊墓門額畫像石  透雕

圖19 臨沂吳白莊墓中室南壁門楣畫像石局部

平面淺浮雕,人物細部陰線刻

圖20 臨沂吳白莊墓中室南壁門楣畫像拓片

臨沂市博物館藏,縱51厘米,橫277厘米。采用剔地平面淺浮雕,圖像上部飾垂幛紋,刻畫人物執(zhí)刑的場面。 

圖21 嘉祥武氏闕、石獅、石碑

(攝于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

漢代武氏墓群石刻,清代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嘉祥縣武宅山村出土?,F存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館,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東漢桓靈帝(147189年)時期,其遺存下來的石刻包括武斑和武榮碑、畫像石雙闕、圓雕石獅以及大量祠堂畫像石,武氏祠堂和石闕的石面均采用鑿紋減地平面線刻技法,雕刻精美畫像,部分細部施以陰線刻,這是東漢時期保存下來的一組較完整而有代表性的石刻畫像建筑群,其畫像雕刻技法之精美,取材內容之豐富居全國漢畫像石之首。 

22 嘉祥武氏西闕正闕闕身北面畫像

208厘米,橫118厘米。闕身由3石塊相疊而成,畫面四周有六重邊欄。圖像分五層。第一層,車騎出行。第二層,刻孔子與項橐。第三、四層,中間是鋪首銜環(huán),鋪首左右各有一樹,環(huán)左右有兩虎,虎下有雙魚。第五層,刻93字隸書闕銘。 

23 嘉祥武氏西闕正闕闕身南面畫像

208厘米,橫118厘米。畫面四周刻邊欄五重。圖像分五層。第一層,孔子見老子。第二層,車騎出行。第三層,左右各為二人相對,中間二人拱手左向立。第四層,人物格斗。第五層,車騎出行。

   (未完待續(xù))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