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上臺伊始,就將世界引向一場有預謀的戰(zhàn)爭。 1935年1月13日,在納粹黨的鼓動下,被分離出去的薩爾人舉行全民投票,以壓倒性多數(shù)要求重新并入德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以一次極為冒險的軍事行動,派遣一支由2.2萬人組成的軍隊和一支警察分遣隊開進萊茵蘭。 國際社會對希特勒的膽大妄為一再姑息,嚴重助長希特勒囂張氣焰。1938年3月10日,奧地利又被強迫“合并”到德國,成為德國的一個省,對此,唯有英國表達了一下抗議。 兼并奧地利后的下一個目標是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其第一個步驟首先要兼并蘇臺德。蘇臺德處于德國、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國交界處,聚集著三百萬說德語的日耳曼人,是德國一戰(zhàn)戰(zhàn)敗割讓出來的土地。希特勒以此為借口,煽動蘇臺德的日耳曼人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并入德國,最終達到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目的。 英國首相張伯倫居中調停,1938年9月15日張伯倫與希特勒舉行會晤。會見中希特勒表示要下決心讓蘇臺德回到“祖國”懷抱。當張伯倫感覺到希特勒態(tài)度的堅決時,非但沒有制止,反而做起法國人和捷克人的工作,希望他們滿足希特勒的愿望。 1938年9月29日和30日,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四國在慕尼黑召開會議,討論蘇臺德危機,卻將當事國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另一個協(xié)作國家蘇聯(lián)排除在外,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陰謀”。由于英法害怕戰(zhàn)爭,決定將蘇臺德“移交”給德國。10月1日,蘇臺德被德軍占領。 蘇臺德從捷克斯洛伐克領土分離出去以后,并沒有完全解決所謂“民族問題”,在捷克斯洛伐克其他地方依然散居著數(shù)十萬日耳曼人,以及數(shù)百萬其他民族。這都成為希特勒徹底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借口。捷克斯洛伐克內奸與德國狼狽為奸,內外合應,逼迫捷克斯洛伐克老總統(tǒng)哈查于1939年3月15日凌晨3點35分在事先準備好的公報上簽字。公報簽字兩小時后,德國軍隊全面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從地圖上消失了。3月18日,英國和法國政府在國內民意的壓力下,向德國政府提出抗議,德國人斷然拒絕這些抗議。 當希特勒在波蘭問題上故伎重演的時候,被希特勒捉弄得筋疲力盡的國際社會終于清醒過來,這一次,波蘭沒有滿足希特勒的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全世界為之付出極為高昂代價。 1938年10月24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請波蘭駐德大使約瑟夫·利普斯基吃飯,在三個小時“非常友好的氣氛中”,里賓特洛甫向波蘭提出但澤應當“歸還”給德國。11月19日,波蘭外長貝克在會見里賓特洛甫時拒絕了德國要求。24日希特勒下達絕密命令,要求德國軍隊“出敵不意占領但澤自由邦”。 1939年1月5日,希特勒接見波蘭外長貝克時說:“但澤是德國的,它永遠是德國人的,而且遲早要成為德國的一部分?!?6日,里賓特洛甫訪問華沙,再度提出但澤問題,波蘭人這才慢悠悠地警覺起來。 3月21日,法國總統(tǒng)和外長訪問英國,與英國討論如何化解波蘭危機,同日,里賓特洛甫在柏林會見利普斯基,對波蘭態(tài)度開始強硬,建議波蘭大使向本國外長解釋目前局勢。26日,波蘭方面以備忘錄形式拒絕了德國對但澤地區(qū)的要求。從此,德國對波蘭口氣大變,28日德國駐波蘭大使威脅貝克說:“你這是想用刺刀逼著談判!” 英國在了解到德國對波蘭強硬主張后,張伯倫終于不再忍受希特勒的饕餮野心。3月31日張伯倫在英國下院發(fā)表歷史性演說:“我現(xiàn)在必須告訴下院,在此期間如果發(fā)生任何顯然已經(jīng)威脅到波蘭獨立的行動,而波蘭政府因此也認為必須動員全國力量進行抵抗時,英王陛下政府將認為自己有責任立即全力支持波蘭。他們已經(jīng)給予波蘭政府這種保證?!?/p> 當希特勒得知英國為波蘭提供安全保證,據(jù)在場者說他暴跳如雷“繞室狂走,攥著拳頭使勁捶打大理石桌面,他氣得咬牙切齒,嘴歪眼斜”。隨后,希特勒于4月3日給德國武裝部隊下達進攻波蘭的絕密命令,即“白色行動計劃”。該計劃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政治要求與目的;二、軍事結論;三、武裝部隊的任務;四、武裝部隊各軍種任務。其中第三部分指出:“武裝部隊的任務是消滅波蘭武裝力量,為此應該指望并且準備進行突然襲擊?!蓖?,希特勒還下達了一個補充指示,最重要的內容包括“戰(zhàn)備工作應當從這一點出發(fā),即從1939年9月1日起任何時候都可以實施行動計劃”。 4月7日,意大利在德國同意下占領阿爾巴尼亞;4月13日英法兩國對希臘、羅馬尼亞進行安全擔保。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基本形態(tài)形成。 慕尼黑會議四巨頭(從左至右依次為):英國首相張伯倫,法國總理達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1939年4月14日,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分別給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發(fā)了內容相同的電報,電報指出:“我深信今天全世界千百萬人正生活在異常的新的戰(zhàn)爭恐懼之中,甚至是一系列戰(zhàn)爭的恐懼之中”;呼吁兩國“通過和平方法解決政治、經(jīng)濟、社會問題,不要訴諸武力”;要求德國、意大利不要入侵其他國家,羅斯福在電報中開列了31個國家的名單;希望大國政府的首腦“確實對未來歲月的人類命運負有責任。他們不能不聽見他們的人民祈求避免這場可預見的戰(zhàn)爭災難的聲音。歷史將要他們對所有人類的生命和幸福負責”。但意德兩國對羅斯??偨y(tǒng)的呼吁不屑一顧、嗤之以鼻,墨索里尼侮辱性地挖苦這份電報是“小兒麻痹癥的結果”。希特勒則于4月28日對國會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演講,作為對羅斯福電報的回應,他矢口否認對波蘭的侵略意圖,單方面撕毀英德海軍條約和德波互不侵犯條約。希特勒將他的演講功夫發(fā)揮到淋漓盡致,在回答羅斯??偨y(tǒng)是否會入侵所開列國家的時候,他甚至將羅斯福開列的國家名單一一報了出來,卻故意漏掉波蘭。在演講最后,希特勒說他“對我們全都關心的事情盡最大貢獻,那就是:全人類的正義,幸福和和平”。他的這個演講被稱為欺騙德國人民“最光輝的杰作”。 納粹德國長期反對蘇聯(lián),但在現(xiàn)實政局面前表現(xiàn)十分靈活。如果不能穩(wěn)住蘇聯(lián),德國就面臨雙線作戰(zhàn)的可能。1938年底,蘇德經(jīng)濟協(xié)定到期。11月,兩國就延長協(xié)定問題進行談判。 1939年3月10日,斯大林在蘇共第十八次代表大會發(fā)表講話,暗示蘇聯(lián)不會加入對德戰(zhàn)爭:“決不讓那些慣于使他人為自己火中取栗的戰(zhàn)爭販子把我國拖入到?jīng)_突中去?!痹诘聡饨菘怂孤宸タ撕?,蘇聯(lián)也不愿意對波蘭、羅馬尼亞提供安全保證。這一動態(tài)迅速被德國捕捉到,為兩國接近打開了大門。 此時,蘇聯(lián)尚未最終決定與德國合作。蘇聯(lián)外交人民委員(即外長)李維斯基在4月17日接見英國大使時希望能與英法締結三邊互助條約,建議提出“英國、法國、蘇聯(lián)約定,在軍事行動開始以后,未經(jīng)所有三國一致同意,不同侵略者進行任何談判和單獨媾和”。李維斯基的建議沒有得到回應,5月8日英國正式拒絕蘇聯(lián)的建議。與此同時,蘇聯(lián)駐德大使拜訪德國主管外交的國務秘書威茲薩克時表示,意識形態(tài)不會妨礙蘇聯(lián)同德國的關系。幾天后,李維斯基被解職,由莫洛托夫取代。稍后,德國即傳出蘇聯(lián)將會合伙瓜分波蘭的傳言。 5月6日,里賓特洛甫訪問意大利,墨索里尼突然心血來潮,宣布要和德國締結軍事同盟。希特勒喜出望外,立即表示同意。22日在柏林簽約,被稱為“鋼鐵同盟”。這對希特勒的侵略行動極大鼓舞,簽約次日即召集德國軍事首領宣布入侵波蘭計劃。 但德意簽約不久,墨索里尼又表示還沒有做好戰(zhàn)爭準備,可能要“延長到1942年底”,而英國首相張伯倫終于同意和蘇聯(lián)進行締結條約的談判,促使德國加快同蘇聯(lián)談判節(jié)奏。 6月中旬,德國開始進行戰(zhàn)爭準備,成立南路軍和北路軍,從兩個方向對波蘭進行夾擊。6月22日,軍方向希特勒提交“白色進攻計劃”的時間表,23日由戈林主持召開國防會議,討論了戰(zhàn)時勞動力、集中營的利用、運輸?shù)确矫娴膯栴},同時向但澤偷運武器,用以挑起事端。 7月22日,蘇聯(lián)宣布與德國正式恢復貿易談判,蘇德關系越走越近。 而英國對與蘇聯(lián)簽訂盟約的興趣始終不大,且分歧很多,直到8月23日才在法國敦促下開始英法蘇三國軍事條約的談判,但英國對談判依然漫不經(jīng)心,派出的軍事代表只擁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而不具備戰(zhàn)略素養(yǎng),甚至還忘記給談判代表開出全權證書。 正是張伯倫的蓄意拖延和漫不經(jīng)心,使希特勒搶在前面與蘇聯(lián)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 8月14日晚近11時,里賓特洛甫給駐蘇聯(lián)大使馮·德·舒?zhèn)惐ぐl(fā)出一份特急電報,要求舒?zhèn)惐は蚰逋蟹蛞蛔植桓牡卣兆x:“我請您拜訪莫洛托夫先生,將下列意見通知他?!辈贿^,舒?zhèn)惐み€是對電報做了一些技術性處理,比如將原件中“俄國”或“俄國的”一律改成“蘇聯(lián)”或“蘇聯(lián)的”,將“德俄兩國人民的關系”改成“德國人民和蘇聯(lián)各族人民之間的關系”等。里賓特洛甫在電報附言中授權舒?zhèn)惐ご硭麜x見斯大林,轉告斯大林“我準備到莫斯科作一次短時間的訪問,以元首的名義向斯大林先生闡明元首的觀點”。電報內容很長,主旨就是希望德蘇兩國修好,其誘餌是“德國絕對沒有侵略蘇聯(lián)的企圖。德國政府認為,在波羅的海和黑海之間不存在任何不能使這兩個國家十分滿意地解決的問題”。表明要與蘇聯(lián)劃分勢力范圍,瓜分歐洲。16日舒?zhèn)惐せ仉姷聡饨徊?,表示莫洛托夫“認為這份通知非常重要……現(xiàn)在他就可以表示,蘇聯(lián)政府歡迎德國改善對蘇關系的愿望”。 同在8月14日這一天,希特勒召集高級軍事將領開會,對即將出現(xiàn)的戰(zhàn)爭及其局勢進行了分析,他精準地計算了對波蘭戰(zhàn)爭的態(tài)勢,也正確估計了與蘇聯(lián)的合作,但他錯誤認為英法兩國不會加入到戰(zhàn)爭中。同時德國還加緊備戰(zhàn),取消了按慣例每年九月在紐倫堡召開的黨代會,有25萬人應征入伍,補充到西線。 8月15日,舒?zhèn)惐づc莫洛托夫會面,宣讀了里賓特洛甫的急電。莫洛托夫“以最大興趣”聽取了電文,暗示可以簽訂一個“互不侵犯”式的條約。德國大喜過望,連續(xù)急電催促舒?zhèn)惐?,表示“莫洛托夫先生提出的幾點意見符合德國的愿望”。 蘇聯(lián)似乎看穿了德國的迫切心情,故意戲弄了一下德國,要求先締結一項貿易和貸款協(xié)定,然后“可在不久以后”再締結一項互不侵犯協(xié)定。這顯然不符合德國“白色進攻計劃”的時間表。希特勒終于按捺不住自己急迫心情,于8月20下午6時45分親自發(fā)電報給斯大林,表示“德國與波蘭之間的關系已變得不可容忍了”,希望斯大林能在22日或23日“接見我的外交部長”,他授予里賓特洛甫以“全權來擬定和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及議定書”。21日晚9時35分斯大林復電“同意馮·里賓特洛甫先生在8月23日到達莫斯科”。歷史學家評論道,這是“這個不體面時代一樁最卑鄙的交易”。 收到復電第二天,希特勒再次召開高級軍事會議,主要內容與14日大體一致,希特勒在講話中說:“我將提出發(fā)動戰(zhàn)爭的宣傳上的理由,至于這種理由是否可信,這無關緊要。勝利者在事后不會被問起當初說的是不是實話。在發(fā)動和進行戰(zhàn)爭時,是非問題無關緊要,緊要的是勝利。絕對不能抱有任何同情,要進行無情的斗爭。8000萬人民一定要得到他們的權利,他們的生存必須得到保障。誰強就是誰對,大國沒有憐憫?!痹谥v話中希特勒還高度贊美了斯大林:“世界上基本只有三個政治家,斯大林,我和墨索尼里。最弱者墨索尼里既不能沖破王權,也不能制服教權。只有斯大林和我能預見未來。幾個星期后,我將在共同的德俄邊界上與斯大林握手,并同他一起重新安排世界。” 希特勒講話結束后,會場出現(xiàn)十分滑稽一幕:戈林爬到桌子上,像野人一樣轉著跳舞。他還作了殺氣騰騰的保證和感謝。 蘇聯(lián)在與德國談判同時,與英國依然保持接觸。但談判進展緩慢,除了英國的漫不經(jīng)心,波蘭也負有重要責任。在6月9日,波蘭外長貝克給英國大使拉欽斯基的電報中,不同意西方與蘇聯(lián)締結條約時提到波蘭,而是要與蘇聯(lián)直接談判:“蘇聯(lián)給予遭受進攻的國家——甚至在沒有得到這個國家同意的情況下——以援助的原則,我們認為對波蘭來說是不能容忍的。”由于波蘭的固執(zhí),成為盟國談判失敗的重要因素。 在獲悉蘇德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前一天,英國內閣發(fā)表會議公告:“內閣毫不猶豫決定,英國政府在公開場合反復聲明并決心履行的對波義務,決不因這一事件而受到任何影響?!薄叭绻渌麌夷曔@些努力,堅持要使用武力,英王陛下政府準備并決心實行全力抵抗?!笔紫鄰埐畟愅瑫r還給希特勒寫了一封信,呼吁以和平方式解決德波兩國爭端。希特勒迅速回絕張伯倫的呼吁:“我通知閣下,這種軍事上的預言一旦應驗,我將下令立即動員德國武裝部隊?!?/p> 8月23日中午,德國代表團抵達莫斯科,隨后里賓特洛甫與斯大林、莫洛托夫進行了三小時會談。會談十分順利,在晚上進行第二次談判時,即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戰(zhàn)爭大門徹底打開。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共七條,其核心條款是第四條“締約任何一方將不加入直接或間接的旨在反對另一方的任何國家集團”。但在條約背后還有一個絕密的“附加議定書”,主旨是蘇德兩國劃分各自勢力范圍,將立陶宛北疆設為“德國和蘇聯(lián)勢力范圍界限”,在波蘭問題上則規(guī)定“屬于波蘭國家的地區(qū)如發(fā)生領土和政治變動時,德國和蘇聯(lián)勢力范圍將大體上以納雷夫河、維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線為界”。這就是對波蘭的瓜分。在南歐問題上德方宣布對“比薩拉比亞在政治上沒有任何利害關系”。這樣,德國不僅卸下了東線的壓力,同時還麻痹了蘇聯(lián)對德國的警惕。 在蘇德簽訂條約同日,法國國防部召開會議,討論了當前局勢,會議表示“恪守我們對波蘭的承諾”。 23日簽約當晚,希特勒決定向波蘭進攻時間提前到26日凌晨4時45分。 但在25日傍晚,英國和波蘭正式簽訂軍事互助協(xié)定的消息傳來,幾乎同時,墨索里尼又電告希特勒,以未做好軍事準備為由,表示“在軍事方面不采取主動行動”。這迫使希特勒將戰(zhàn)爭時間重新回到9月1日。同在8月25日,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也致信希特勒,再度呼吁和平:“如果您和德國政府同意波蘭政府所接受的和平解決措施,則無數(shù)生命將得到拯救,希望又可以恢復,即現(xiàn)代世界的國家目前還能為相互之間的和平與幸福奠定基礎?!?/p> 在臨近戰(zhàn)爭前夕,英國與德國仍然進行外交斡旋,希望能謀得和平,而希特勒為了推卸戰(zhàn)爭責任,大耍陰謀、蓄意欺騙,同英國一直周旋到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不久。 1939年8月31日12時30分,希特勒正式下達第一號作戰(zhàn)指令: 進攻日期:1939年9月1日; 進攻時間:4時45分。 這一天法國總理達拉第在他的筆記里表現(xiàn)出猶豫不決和動搖:“有人會要求我們接受肢解波蘭,并對意大利讓步,如果我們說‘反對’則可能喪失我們道義力量的王牌,我們說‘贊成’,就會喪失我們在歐洲的影響;即使我們不講內部困難,在美國我們的精神也會垮臺?!?/p> 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國進攻波蘭,戰(zhàn)爭爆發(fā)。 1939年9月3日9時,英國通牒送達德國政府,宣布對德宣戰(zhàn)。 1939年9月3日12時30分,法國通牒送達德國政府,宣布對德宣戰(zhàn)。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 文章來源:《文史天地》第267期 【南京市文史學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