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法門寺唐代地宮重現(xiàn)天日,一套唐朝皇室御用的金銀茶具更是吸引了無數(shù)學(xué)者的關(guān)注。被譽(yù)為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規(guī)格最高、配套最完整、工藝最為精美的茶具寶物。 據(jù)出土的《獻(xiàn)物賬》碑載,供奉茶具為:“籠子一枚 ,重十六兩半。龜一枚,重二十兩。鹽臺一副,重十三兩。結(jié)條籠子一枚,重八兩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羅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兩……琉璃茶碗、柘子一副……”等。 根據(jù)其用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簡要概括為以下六個步驟: 焙炙——碾碎——篩羅——煮水加鹽——加茶末——品茶 為什么說是“簡要概括”呢? 因?yàn)樘拼璧?,講究頗多,短短這么幾步,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可是十分繁瑣的。 第一步焙炙 茶籠是用來盛放圓形或方形茶餅的器具,一般掛在涼爽通風(fēng)處,以保持干燥。當(dāng)茶餅潮濕時,茶籠也可用于焙炙。 ▲唐·鎏金鏤空飛鴻球路紋銀籠子(法門寺博物館藏) 第二步碾碎 待茶餅干燥后,將茶餅放入槽子內(nèi),用碾軸碾碎。 民間的碾一般為木制,內(nèi)橢圓而外長方,橢圓有利于運(yùn)轉(zhuǎn),外方能防止傾倒。而皇家所用則明顯更為奢華。 ▲唐·鎏金花鳥紋銀茶槽子、碾子(法門寺博物館藏) 第三步篩羅 碾碎的茶葉末有粗有細(xì)、有優(yōu)有劣,顯然不是每顆茶葉末都能被用作泡茶的原料,這就要求其必須經(jīng)過篩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唐·鎏金飛天仙鶴紋壼門座銀茶羅子(法門寺博物館藏) 第四步煮水加鹽 等茶葉末準(zhǔn)備妥當(dāng),就可以燒水了。 唐代人認(rèn)為,煮茶用的水,以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最差,奔涌湍急的水不宜飲用。 ▲唐·蕾紐摩羯紋三足架銀鹽臺(法門寺博物館藏) 第五步加茶末 在唐代,流行兩種飲茶方式,一種是陸羽倡導(dǎo)的煎茶法,一種是蘇廙提出的點(diǎn)茶法。 這兩種方式在前四步差別不大,最主要的差別,便在于加茶末這一步。 ▲唐·鎏金飛鴻紋銀則(法門寺博物館藏) 第步 品茶 素面銀香匙。茶末投入湯心,為了達(dá)到調(diào)如融膠的效果,必須以茶匙擊打湯面,使得茶末融于湯中。匙面圓形,匙柄上圓下扁。 鎏金卷草紋長柄銀勺。勺面微凹,勺扁長,上寬下窄。柄面自上而下分別裝飾三段蔓草紋,期間以凸起的蓮蕾作界,紋飾鎏金。次器用于擊沸茶花、攪拌調(diào)制茶湯。 把多余的茶末貯存到盒中,以便下次使用。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如此這般,一杯好茶便算完成了。 地宮所出的這件鎏金龜形銀盒,便是貯茶之器,它分體鏨刻,焊接制成,龜狀,昂首,曲尾,四足內(nèi)縮,以背甲作蓋,龜首及四足中空。通體鏨刻紋飾,多為龜甲文、錦紋和魚子紋地,部分鎏金。 ▲唐·鎏金龜形銀盒(法門寺博物館藏) 鎏金人物畫銀壇子。貯存鹽花。帶蓋,直口微斂,深腹,平底,圈足。腹部分作四個壺門形,分刻四幅畫面。第一幅一人吹笙跪坐于蒲團(tuán)上,前有風(fēng)鳥起舞。第二幅為一蛇口含寶珠,一人伸手做接珠狀。第三幅為一人雙手撫琴跪坐于蒲團(tuán)上,前有雙鵝展翅而立。第四幅為兩人相對跪坐于蒲團(tuán)上,一人吹簫,一人捧缽,其外填飾纏枝蔓草。 鎏金團(tuán)花紋葵口圈足小銀碟。錘擊成型,花紋平鏨,紋飾涂金。葵口,淺腹,圈足。碟內(nèi)底中心刻四株折枝花組成的圓形團(tuán)花一朵,內(nèi)腹面散點(diǎn)裝飾五株“十”字形折枝花,邊沿飾仰蓮瓣紋。 陸羽《茶經(jīng)》:“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span> 《茶經(jīng)》中說:“茶有九難:一是制造,二是識別,三是器具,四是火力,五是水質(zhì),六是炙烤,七是搗碎,八是烤煮,九是品飲。” 這九個步驟,對于一杯好茶而言皆缺一不可。但只有第九步,是最為人的主觀因素影響的一步,因而看似容易實(shí)則難。 《茶經(jīng)》中也說:“為了解渴,則要喝水;為了興奮而消愁解悶,則要喝酒;為了提神而解除瞌睡,則要喝茶?!?/span> 可見,對于唐朝人而言,茶,早已超越了一種生活必需品的范疇,而上升到了一種精神與文化層面。 所以,品茶,品的遠(yuǎn)不止是茶本身,更是完成一杯茶的過程、飲用一杯茶的心境 老窯 下期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