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 “一二快坐好!”老師站在教室的前面,把雙手平疊在胸前,示意這些嘰嘰喳喳的“鬧山小雀”們快點坐好。“二二坐好了!”所有的小朋友有節(jié)奏地回應(yīng)著老師上課前的口號,雙手并排在桌上,背打得筆直,雙腿并攏。也許兩三分鐘后,他們又開始東倒西歪,但反復的口號提示還在不斷地規(guī)訓著孩子。 集體教學的課程即將開始,坐好聽講只是進入狀態(tài)的一個儀式。語言、數(shù)學、音樂、美術(shù)等等,從幼兒園里就開始分科,而集體上課的情景,我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你我的成長中,這種方式幾乎貫穿整個在校學習的生涯。 雖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有些幼兒園就開始進行各種課程改革的探索, 但長期以來,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在形式上基本一致,“上課”成為幼兒園教育任務(wù)完成的關(guān)鍵,“課”的質(zhì)量也成為一個老師是否優(yōu)秀的主要評判標準。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頒布,掀起了幼教改革的熱潮,全新的教育觀念帶動課程體系的改革。而在課程改革的熱潮中,讓課程回歸生活成了大家的共識。 生活化的教育才是更有生命力的教育 教育啟始于生活,并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但人類在建構(gòu)科學世界的過程中逐漸遺忘了我們的生活世界。 在整齊劃一的教學形式中,孩子像工廠加工的產(chǎn)品一樣,按照老師的預設(shè)進行各種活動,在這種相對統(tǒng)一的塑造與規(guī)訓中,孩子的需求和興趣不能完全得到老師的關(guān)注和響應(yīng),而這也讓教育成為了培養(yǎng)人為目的、卻沒有人的教育。 成都市第二幼兒園錦馨園區(qū)執(zhí)行園長唐朝娣老師認為:“很多人脫離了生活談教育,使教育變成了空中樓閣。3—6歲的兒童對世界的認識,是通過感性、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的,更多是要用眼睛看、耳朵聽、動手做和用心感受,所以幼兒園課程要以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只有生活化的課程,才能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 在成都市二幼,老師們一直在探索和踐行生活化課程。在凜凜寒風的冬季,當孩子們都把頭縮在暖暖的圍巾里,小手插在胖乎乎的棉衣口袋中時,二幼的老師們正在策劃新一周要帶孩子們探索的生活—— “做醪糟”。 關(guān)于“什么是醪糟?”的問題,有的孩子說是米,有的說是飯,有的說是糖。這些回答中,老師們了解到每個孩子不同的生活經(jīng)驗。為了讓孩子們認識糯米,老師請孩子們仔細辨識“大米”和“糯米”的不同。孩子們發(fā)現(xiàn),大米有點白、有點長、瘦瘦的;而糯米超級白、有點短小、圓圓胖胖。雖然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建立起了對“米”的概念,但他們只熟悉“大米”,卻不了解“糯米”,正好借做“醪糟”,去建立起與“糯米”之間的聯(lián)結(jié)。 制作的過程,需要一種孩子們完全陌生的材料 —— “甜酒曲”。 如果老師選擇直接告訴他們甜酒曲的名稱,孩子們是無法真正認識這一事物的。所以老師會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自由表達,然后再告訴他們名字,并讓他們觀察把甜酒曲放入糯米后,糯米發(fā)生的變化。整個制作過程,孩子們可以說是眼到、心到、手到,完全興致勃勃地沉浸其中。不過,孩子們不宜食用酒精類食物,這個過程中還可以趁機給孩子們上“食育”課,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不宜食用,哪些可以聞一聞、嘗一嘗,點到即止…… 成都市二幼錦馨園的孩子在制作醪糟 在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胡華園長探索構(gòu)建了一套適宜中國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的本土化課程體系,遵循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脈絡(luò),應(yīng)著大自然的節(jié)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按月設(shè)計了生活化課程,比如10月開始收獲,11月開始進行藝術(shù)創(chuàng)造,12月制作各種美食,迎接新年的到來。 12月的美食月,從食物到課程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呢?小班的孩子們就《媽媽的味道》,從回憶和媽媽之間的趣事,到和老師、媽媽們制作各種雞蛋類食物,并嘗試玩蛋寶寶游戲,品味著“甜”的美妙。 而中班的孩子對《餐桌上的食物》進行了探索,回到各家的餐桌,觀察、記錄、分享每個家庭的故事,了解“米”、“面”等南北飲食的差異,求知“食物金字塔”的奧秘,讓孩子在生活中習得健康的飲食觀,并為幼兒園的所有小朋友制定菜譜。 大班的孩子更厲害,什么是《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呢?老師帶著孩子們從豐收開始展開,感恩自然給予我們的食物,了解食物儲藏的條件和方法,不僅動手腌制食物,還觀察和學習研磨、壓榨等食物加工方式。最后,老師帶著孩子們通過制作饅頭、酒釀、豆腐等食物,讓孩子們知道食物是怎么發(fā)酵的。 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觀察雞蛋 這就是生活化課程的魅力,用生活中的情景,最自然地呈現(xiàn),在這種自然而自在的狀態(tài)中幫助孩子認識食物,學會制作食物,并形成善于發(fā)現(xiàn)、喜愛探索的良好習慣。正如胡華園長所說:“生活原本就是流暢和自然的,它就應(yīng)該是教育的構(gòu)成。兒童應(yīng)在生活中完成學習,而不是用學習來代替生活?!?/p> 為什么要讓課程回歸生活? 所謂回歸生活的課程,既不是讓兒童回到日常生活簡單的感知,也不是將幼兒園等同于微型的社會,而是要求我們將兒童自身的成長和需求作為教育追求的本質(zhì),讓兒童在教育中詩意地棲息。 在成都市第十七幼兒園,老師們以“幼兒自主生活管理”來助推幼兒園“生活教育”的落地。十七幼的楊蕓園長認為:“兒童的教育脫離不了他們的生活,當孩子自己生活問題都不能解決時,你不能讓他自己去學習他這個年齡段不能理解的內(nèi)容。生活的教育化,是對孩子的一種很大的尊重。” 隨著對生活教育研究和實踐的深入,十七幼的生活自主管理課程逐漸形成了一條清晰的緯度:始于自我服務(wù)、自我管理,然后向服務(wù)他人、服務(wù)集體拓展,而這所有的內(nèi)容最終匯聚到一個目標,引領(lǐng)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十七幼第一次開展“下午么么茶”活動之時,老師便問孩子們:“什么是下午茶?” “下午茶就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東西”、“就是準備許多的好吃的我們一起吃”、“下午茶有好吃的水果和蛋糕”……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討論。最后,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通過體驗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到,下午茶是需要大家一起齊心協(xié)力布置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然后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美食和心情。 每周五下午的“下午么么茶”時光,孩子們會提前一周在班上票選出下午茶的地點,如幼兒園那顆柚子樹下。在活動開展前,孩子們制定了活動的流程,并分配了各自不同的工作任務(wù)。在興奮而有序地忙碌中,幾個負責布置場地的小男孩,抬著桌椅慢慢的向柚子樹下移動。擺好桌椅之后,孩子們還會鋪上美美的桌布,有時放上一瓶新鮮的花。擺得漂漂亮亮的點心,加上舒適宜人的環(huán)境,孩子們開始愉悅地享受下午茶時光。自己倒、自己拿、自己吃、自己整理,在自主、溫馨、有序的氛圍中,下午茶一結(jié)束,孩子們又開始期待下一周的“下午么么茶”。 十七幼的孩子們在準備下午的么么茶 這樣的活動在十七幼有很多,對生活環(huán)節(jié)進行重構(gòu),讓十七幼慢慢梳理出一套獨屬于自己的一日生活流程。 楊蕓園長認為,根據(jù)皮亞杰的觀點,人的每個發(fā)展階段都有必須解決的課題,而生活知識和生活本領(lǐng)就是幼兒必須解決的。所以對于十七幼而言,讓教育回歸常識,解決好兒童當下的生活能力非常重要。以生活能力為起點,以兒童生活為中心,通過生活使孩子自然而有效地獲得全面發(fā)展,是十七幼的教育追求。 正如下午的”么么茶時間”,就是讓孩子自己去想去做,商量安排、分工策劃、組織實施,全部都是由孩子自己來完成。讓教育回歸生活,其實就是讓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三年里自然而然地全面發(fā)展,讓他有能力適應(yīng)小學的挑戰(zhàn),適應(yīng)人生未來的挑戰(zhàn)。 這就是“生活即教育”??梢哉f,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師,通過這些和孩子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獨立應(yīng)付周圍事物的能力,在具體的實踐中,讓他們奠定一個發(fā)展成人的基本能力和德行,并養(yǎng)成獨立意識和自主精神。同時也促進其專注力、意志力、理解力和秩序感的發(fā)展。 回顧課程改革歷史,生活化課程就是讓教育回歸常識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蒙臺梭利、福祿貝爾、杜威等人的課程思想傳入我國,引起了幼教工作者的反思。陳鶴琴、陶行知、張雪門等借鑒外國課程思想,開展了幼兒園課程“中國化”改良運動: 陳鶴琴在南京鼓樓幼稚園探索“單元中心”課程,即 “五指活動”,根據(jù)幼兒興趣和生活經(jīng)驗,采用常識問答、游戲、工作、故事、音樂、歌謠等方式,設(shè)計教學單元; 陶行知在南京燕子磯幼稚園實踐生活課程; 張雪門則是在北京孔德幼稚園( 現(xiàn)北京東華門幼兒園) 開展行為課程。在這些老一輩教育家的課程探索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園的課程設(shè)置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 陳鶴琴先生與孩子們 但是新中國成立后,很快就拋棄了陳鶴琴等人的單元中心課程,這一時期幼兒園課程改革是全面學習蘇聯(lián)經(jīng)驗, 廢除單元課程, 實施分科教學。全國幼兒園的課程統(tǒng)一分科, 把課程內(nèi)容主要分為:計算、音樂、美術(shù)、體育、常識和語言等六科。 各科作業(yè)分別進行, 強調(diào)內(nèi)容的知識性和系統(tǒng)性,采用上課的形式進行。 電影《看上去很美》中60年代的幼兒園 20世紀80年代以后, 我國處于改革階段,教育領(lǐng)域也開始變革,有一些幼兒園,如南京市鼓樓幼兒園、湖州市實驗幼兒園、上海市南京西路幼兒園、無錫市實驗幼兒園等,積極地進行多種課程模式地探索。遺憾的是,大部分幼兒園仍然是50年代的分科教學體系。幼兒園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體育, 重教師教輕學生學, 重上課輕游戲等傾向,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極為嚴重。而《綱要》仍然要用上課這一形式來實施幾乎全部的教育、教學內(nèi)容。 直到21世紀,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深入,倡導尊重幼兒、基于幼兒的生活、讓幼兒獲得有益的經(jīng)驗等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同時深刻反省傳統(tǒng)幼兒園教學中過分強調(diào)分科教學和集體教學,不重視兒童的主動學習,不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等弊端,痛斥日益嚴重的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進而發(fā)展到當下愈演愈烈的“去小學化”運動。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里,“生活”一詞分別出現(xiàn)了32次和81次,“活動”分別出現(xiàn)了47次和83次。而且,這兩份文件里面都強調(diào)“綜合”、“整體”、“滲透”等詞語,而這些詞語不僅體現(xiàn)著我們幼兒園教學的趨勢,更意味著我們的幼兒教育更加科學,更加貼近兒童。 回顧課程改革歷史,讓課程回歸生活,其實就是讓教育回歸常識。讓孩子沉浸在生活中,讓教育滲透在生活里,生命在此汲取營養(yǎng),未來才能得以在此展開。 參考資料: 官瑞娜《幼兒園課程回歸生活的價值訴求》 王莉《關(guān)于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實踐思考》 趙洪《幼兒園課程改革模式的探索》 馬艷華、王海燕《幼兒園課程怎樣才能生活化》 路娟、王鑒《論幼兒園教學的本質(zhì)》 成都市二幼錦馨園《制作“醪糟”背后的故事之兒童篇》 胡華《從生活到“生活化課程”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胡華《因為孩子們的美好,我總是熱淚盈眶》 劉春《邁向美好生活的深處——成都市第十七幼兒園十三五課題解讀》 主編 / 曄子 撰稿人 /小秋 本文內(nèi)容來源自微信號:日墩社幼師學院 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