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清平樂》,塑造了一個大膽直言的歐陽修。一些讀者可能不知道,歐陽修的《朋黨論》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還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唐宋時期,曾有裴度、歐陽修、滕甫三種“朋黨論”先后問世,寫成文的,唯有歐陽修。 歐陽修的《朋黨論》認為“君子”有黨而“小人”無朋?!熬优c君子以同道為朋”,他們“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jié)”,他們“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此所謂“君子之朋”。與此相反,“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他們“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即使“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也是假的,往往“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歐陽修希望為人君者能辨別真假,“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 歐陽修的“朋黨論”與裴度的“朋黨論”相當接近,差異只在裴度認為“朋黨”有“君子黨”與“小人黨”之別,而歐陽修認為“小人無朋”;裴度要“圣主”辨“邪正”,而歐陽修望“人君”辨真假。此“大同”,源于他們有相似的經(jīng)歷。裴度不恥與皇甫镈、程異之類看到“上浸驕侈”就投其所好的小人為伍而辭相位,唐憲宗說他“好立朋黨”。歐陽修與余靖、尹洙、蔡襄為范仲淹上《百官圖》彈劾呂夷簡而被貶鳴不平,也被當做“朋黨”榜于“朝堂”,他們?yōu)椤芭簏h”辯,義正詞嚴,極易引起厭惡“小人”的“君子”們之心理共鳴。 有鑒于此,歐陽修的《朋黨論》也有其先天不足,即未能在更為廣闊的視野中考察“朋黨”,其所論之“朋黨”的涵蓋面就相當有限。你說“君子”有黨而“小人”無朋,那么,在唐代中后期長達四十余年的“牛李黨爭”中,牛黨與李黨都是什么黨?中國歷史上的黨爭,并非都是“真?zhèn)巍被颉罢啊敝疇?。有不少黨爭,乃是權(quán)力之爭。 在歐陽修的《朋黨論》中,還有一個“大朋黨”的概念。他說:“周武之世,舉其國之臣三千人共為一朋,自古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此說很難成立。大凡稱“朋黨”者,無論“君子黨”還是“小人黨”,都有一個圈子。“君子黨”是君子與君子同氣相求,“小人黨”是小人與小人沆瀣一氣,只有正邪之分,沒有大小之別。 “朋黨”這個詞匯,原是貶義的,孔子就說過:“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滕甫的“朋黨論”稱:“君子無黨,譬之草木,綢繆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彼菑摹芭簏h”的本義論“朋黨”的。即使是范仲淹、歐陽修、余靖、尹洙與蔡襄這類君子,倘能在政治上占優(yōu)勢,也不必再囿于原先的圈子。滿朝文武團結(jié)一心,只能說明沒有“朋黨”,而不能稱之為“大朋黨”。 |
|
來自: 汐鈺文藝范 > 《東亞史研究中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