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嘉誠的辦公桌上,擺著一首他最喜歡的禪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p> 這首詩出自《頌平常心是道》,為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所作。 此詩讀起來優(yōu)美簡單,朗朗上口,寓意也極為深刻。春天,百花盛開;秋天,明月當空;夏日,涼風襲人;冬季,銀裝素裹。用心體會,一年四季皆是美景。 其實,風花雪月皆是我們內(nèi)心地投影。內(nèi)心歡喜,看什么都是美的;內(nèi)心哀愁,看什么都覺得糟糕。 李嘉誠把這首詩當作自己的座右銘,意在提醒自己,放下煩惱,一年四季都是好時節(jié)。 在《今朝風日好》的一書上,有這樣一句話:“再喧囂的人生,也有歲月靜好的一刻?!?/p> 可謂是對慧開禪師的《頌平常心是道》這首詩最好的詮釋。 《今朝風日好》收錄了十二位文學大師的作品,有賈平凹、史鐵生、畢淑敏領銜,汪曾祺、豐子愷、沈從文、季羨林、傅雷、朱光潛、周作人、郁達夫、老舍聯(lián)手巨獻。 這十二位大師,用二十六篇至美散文詮釋歲月靜好、人間值得,帶領我們重溫“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的煙火。 ⒈ 人生須有趣,才有生機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 人這一生,最要緊的,是活得有趣。有趣的人,不一定非得談笑風生、博古論今,但至少熱愛生活、懂得幽默。 人的一生不容易,對活得有趣的人來說,生活是一道道風景,是一個不斷破繭而出的過程;對無趣的人來說,生活是一道道壁壘,是滿面愁緒的面容和背負著的沉重鏵犁。 被稱為“身殘志堅的典范”,“輪椅上的巨人”的史鐵生,就是一個有趣的人。 在《今朝風日好》中,收錄了史鐵生的《扶輪問路》。他寫這篇文章時已經(jīng)在輪椅上坐了三十三年。 他的身體雖是殘缺的,但他寫出來的文字卻是擁有最為健全最為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明朗和快樂。 1981年,在史鐵生三十歲時,患急性腎衰竭住院治療,他笑著問醫(yī)生:“鄙人刑期尚余幾何?”醫(yī)生也笑著回答:“閣下爭取再活十年。” 雖然都是玩笑的口吻,但史鐵生與醫(yī)生都明白,這不是開玩笑。他們不過是在用輕松對抗沉重,用幽默消解殘酷。 史鐵生在住院時,每年透析的費用高達25萬。這部分后來有中國作家協(xié)會和北京政府撥款資助。而醫(yī)藥費、輔助治療費,同樣花費不菲。 巨額的醫(yī)藥費,只能靠稿費填補。為了獲取稿費,史鐵生只能在病榻上艱辛地寫作。 他曾跟朋友開玩笑說:“別人請一桌飯花幾百塊錢,我現(xiàn)在撒一泡尿就得花五百多塊錢。” 史鐵生在病榻上完成了十幾萬字的《病隙碎筆》,先后獲得“老舍散文獎”和“魯迅文學獎”。 在《病隙碎筆》中,他已經(jīng)悟出了一種很現(xiàn)實的人生觀,他說:“生病也是生活體驗之一種,甚或算得上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生病的經(jīng)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p> “發(fā)燒了,才知道不發(fā)燒的日子多么清爽??人粤耍朋w會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剛坐上輪椅時,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瘡,一連數(shù)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 “后又患尿毒癥,經(jīng)?;杌枞徊荒芩枷?,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p> 2010年的最后一天,五十九歲的史鐵生駕鶴西去。他早已立下遺愿:“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器官捐獻給醫(yī)學研究?!?/p> 史鐵生的大半生都在輪椅上度過,他的思想踏足過的疆域,卻鮮有人企及。在他的文字中看不到他的病痛、虛弱和疾苦。他用贏弱之軀,穿透生死,把中國文壇推向了更深層次。 史鐵生說:“生命本無意義,是我使生命獲得了意義?!?/p> 真正有趣的人生,能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也經(jīng)得起世事的顛簸,將人生的一切都根植于生活。 真正有趣的人生,是勇于對抗時間的沖刷,始終有顆未泯的童心,活得通透豁達,體會到人間值得。 ⒉ 人品,是一個人最好的底牌 在《今朝風日好》中收錄了《傅聰?shù)某砷L》,讓我們了解了傅雷在教育孩子上的基本觀念是:“把人格教育看作主要,把知識與技術(shù)的傳授看作次要”。 傅聰是首位在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的東方人,他馳騁于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的美譽。面對如此優(yōu)秀的兒子,傅雷在欣喜之余,不忘告誡傅聰:“做人,才做藝術(shù)家,才做音樂家,才做鋼琴家?!?/p> 曾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個提問:“一個人的人品和學歷有關(guān)系嗎?” 一位網(wǎng)友回答:“學歷指個人求學的經(jīng)歷,獲得某種學位或證書??梢哉f明一個人有知識,受過的教育,但不一定人品高。人的道德品格的修養(yǎng)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和學習的?!?/p> 對這位網(wǎng)友的觀點頗為認同。 五月份,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疫情期間,北京一小區(qū)為方便居民取快遞,專門設立了快遞存放地點,沒想到,此舉引來了一位有著博士學歷的小偷。 這位博士偷快遞,并不是因為生活窘迫。他在外企擔任高管,年薪40萬,比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條件都要好。那他為什么還要做小偷呢? 博士被抓捕后供述:看到那么多快遞堆放在一起,就動了偷盜的念頭。而且他越偷越上癮,共作案17起,偷盜物品21件。 這位博士終究沒有逃脫法律的制裁,他的大好前程也毀于一旦。 白巖松說:“人品是最高的學位,只有德與才的統(tǒng)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道光年間,曾國藩在給弟弟寫信時講到:“吾人只有進德、修業(yè)兩事靠得住?!币馑际侨诉@一輩子,只有人品和能力最重要。 好人品可以彌補能力上的不足,能力卻永遠彌補不了人品上的缺陷。如孔子所說:“子欲為事,先為人圣。”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首先要修煉內(nèi)功,提高自己的品質(zhì)修為。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做事先做人,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如何做人,不僅體現(xiàn)一個人的智慧,也體現(xiàn)一個人的修養(yǎng)。 好人品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它構(gòu)成了人的地位和身份,它是一個人真正得最高學歷,是每一個人的黃金招牌。 ⒊ 朋友,擇善而交 在《今朝風日好》中收錄了朱光潛的《談交友》。這位當代著名學者對交友有何高見呢? 朱光潛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朋友是件令人遺憾的事情。 他說:“遇到一件大喜事,沒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歡喜就要減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災難,沒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p> 朋友是雨中的傘,指路的燈,是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豈能或缺。 在電影《心靈捕手》中的有一對死黨,威爾和查克。 威爾是天賦異稟卻自甘墮落的天才數(shù)學少年,查克是出身低微且一無所長的街頭混混。 很顯然,威爾擁有查克沒有的聰明、天賦、才華和前途。 那么,查克對威爾會產(chǎn)生羨慕嫉妒恨的想法嗎? 當威爾說自己想一輩子都和查克廝混在一起,見證彼此成為父親時,查克不但不感動,反而憤怒地說:“如果20年后,你還住在這該死的小鎮(zhèn),干著蓋房子的活兒,來我家看球賽,我發(fā)誓,我會殺了你?!?/p> 雖然自己的一生枯燥得一眼能望到頭,但查克卻希望自己的朋友能有更好的人生。 俗話說:“摯友不貴多,得一人可勝百人;摯友不論長,得一日可喻千古;摯友不擇時,得一緣可益一生?!?/p> 巴金和冰心這兩位文壇大師,有著深厚的友誼。 1922年,巴金在老家的園子里讀冰心的《繁星》,邊讀邊學寫“小詩”。巴金說,那些詩一直印在他的心上,“常常覺得有人吟著詩走在前面”,而他“不知不覺地吟著詩慢慢走上前去。” 冰心和巴金的初次見面,是在20世紀30年代。兩人為了共同的寫作目的來到北京。巴金的文學熱情打動了冰心,冰心第一次見到巴金,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弟弟看待。 后來,在重慶,冰心身體不好,于是,巴金常去探望。得知冰心經(jīng)濟拮據(jù),連年夜飯都成了問題時,巴金便決心推動冰心著作的出版,以緩解冰心經(jīng)濟上的拮據(jù)。 巴金的鼎力相助,不僅感動了冰心,冰心的丈夫吳文藻也感慨:“巴金真是一個真誠的朋友?!?/p> 即使兩人在之后的歲月里分離兩地,他們始終惦記著對方,用書信表達對對方的關(guān)懷。 1997年,在巴金和冰心相互傳遞的最后一封信中,冰心說:“巴金老弟:我想念你,多保重!”巴金回信說:“冰心大姊:我也很想念您!”這兩句簡短的問候,凝聚了兩人將近60年的友誼。 冰心和巴金的友誼,已經(jīng)跨越時代成為如今文壇的一段佳話。 朋友,就像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照亮、彼此鼓勵,又彼此相望。 ⒋ 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 1931年11月,徐志摩在搭乘郵政飛機從南京飛往北京時,飛機撞山墜毀,年僅34歲的徐志摩不幸遇難。 蔡元培為徐志摩寫得挽聯(lián)是:“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詩的意味滲透了,隨遇自有樂土;乘船可死,驅(qū)車可死,斗室生臥也可死,死于飛機事件偶然者,不必視為畏途?!?/p> 蔡元培的這幅挽聯(lián),可謂道盡人生無常,死亡在任何時候都可能發(fā)生,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余生。 徐志摩去世后,周作人寫了一篇《志摩紀念》的文章,如今收錄在《今朝風日好》中。文中記載,周作人在參加完徐志摩的追悼會后,去書店買了一本徐志摩的散文集《猛虎集》。 徐志摩人生中最后那次去南京時,曾與周作人在路上相遇,徐志摩對周作人說:“還沒有送你一本《猛虎集》。” 沒想到那一次見面,竟是最后一面。那一次轉(zhuǎn)身,竟是最后的告別。人生,翻手為云覆手為雨,變幻無常。 李白曾感嘆時光易逝,他寫下了“光景不待人,須臾發(fā)成絲”的詩句。 豐子愷在拜訪梅蘭芳時,也有過“光景不待人”的感慨。 一天,豐子愷去梅蘭芳府上拜訪,兩人初次相見就一見如故。 梅蘭芳向豐子愷講述了香港淪陷后,他是如何在一位日本軍官的幫助下脫險的。那位幫助梅蘭芳的日本軍官在年少時,曾看過梅蘭芳在東京的演出,對梅蘭芳很有好感。 梅蘭芳又講了他當時身上的擔子很重,許多梨園弟子都需要他贍養(yǎng)。還講了自己當時生活不富裕,房東對他下了逐客令。 然而,當時讓豐子愷感觸最深的,不是梅蘭芳講的這些事情,豐子愷感觸最深的是人生無常。 當時梅蘭芳已經(jīng)五十六歲了,豐子愷感慨:“梅蘭芳,今后還有幾年能唱戲呢?上帝手造就這件精美無比的杰作十余年后必須坍損失效;而這坍損是絕對無法修繕的!” 與梅蘭芳分手后,夜幕正在降臨。豐子愷獨自在歸途中悲嘆一聲:“哎,惡作劇的造物主?。 倍藭r,他隱約聽到了造物主告誡世人的聲音:“你們的保用年限又短了一天!” 都說歲月無情,其實無情的從來不是歲月,而是沒有來得及認真生活的我們。 凡人如你我,能做的不過是時常提醒自己:人生無常,且行且珍惜。 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而不消極,才應是我們該有的狀態(tài)。 ⒌ 內(nèi)心強大,生命自然淡定從容 畢淑敏在《精神的三間小屋》中說:“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shù)贸隽α?。?/p> 心大了,大事也能變成小事;而心小了,小事也能變成大事。一個人強大的內(nèi)心,源于他深諳天命之奧秘,能修得心靜如水的淡然。 楊絳便是如此。她歷經(jīng)人生起起落落,依然平靜、充實、樂觀而不卑不亢地生活著。 文革期間,楊絳被打成“牛鬼蛇神”,受盡各種羞辱,但她依然堅強面對,用強大的內(nèi)心為自己撐起一片天。 一次在批斗中,楊絳被剃了“陰陽頭”,她連夜用女兒剪下的辮子制成假發(fā),跟往日一樣生活。被派去洗廁所時,她也不感到羞愧,把廁所清洗得一塵不染。閑暇時,她還在廁所里看書,自得其樂。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p> 用這句話來形容蘇軾再合適不過。 蘇軾的生活狀態(tài),不是被貶官,就是奔走在被貶官的路上,他的出仕之路是一條屢遭貶謫的路。 蘇軾,雖然飽受命運地摧殘,卻是個超越世俗精神的巨人。 他被貶到黃州時,沒有錢買肉,只能買點羊骨頭。他把羊骨放在火上燒,撒上調(diào)料,吃得津津有味。 生活拮據(jù),他就開墾了一塊地,和農(nóng)民一起耕作。 被貶到黃州三年后的一天,他跟著農(nóng)民去買田,路上遇到下雨。別人都跑著去避雨,而他卻不急不燥地走。 當云收雨歇,陽光照在臉上,蘇軾若有所悟,他寫下了千古名篇《定風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再多的風雨,也不能影響蘇軾內(nèi)心的豁達,雖穿著竹杖芒鞋,也依然走得從容灑脫。 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能直面困境,戰(zhàn)勝心底的恐懼,學會盡人事聽天命。一個內(nèi)心強大的人,能從最低處的生活里,活出最高級的優(yōu)雅。 今天的學習就到這里了。對于這個欄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議意見,歡迎搜索關(guān)注我的公眾號“水木君說”,在文章的留言區(qū)跟我互動。我會挑選最優(yōu)質(zhì)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書。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這本書,點擊下方圖片,可以直接購買。晚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