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海南周刊·海之南】清代??谑饺灏泊尻愗构?,是怎樣成為鄉(xiāng)賢的?

 深夜愛報社 2020-06-30

  ??谑惺芥?zhèn)儒安村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古村落,約有400年歷史,古時候屬澄邁縣管轄。

  儒安村保留著大量較為完好的火山巖古民居,其中以陳氏民居群最具特色,總體布局整齊,部分錯落有致,精致的石雕和木雕技藝,讓人嘆為觀止。

  陳氏于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入村,與此前定居的顏氏聯(lián)姻后,繁衍生息,人丁興旺。進入清代中后期,陳氏逐漸有人讀書出仕,尤其是從第八代陳毓桂(1813—1871)開始,熱心文化教育和社會治安等公益事業(yè),成為當?shù)孛醺叩囊粋€家族。

  清代同治六年,1867年,澄邁縣民間已經(jīng)沒有一所完整的、嚴格意義上的“書院”了,邑中學子讀書都成了很大的問題。

  知縣孫云是個想為當?shù)刈鰧嵤碌娜耍瑓s因財力、心力和精力不足而一籌莫展。好在澄邁當年向上級提解稅賦之后,還剩下經(jīng)費一萬一千文,考慮到此前的“景蘇書院”已經(jīng)損毀、廢棄,孫云便想新建一間書院。

  找誰來辦這件事呢?有人向他舉薦了彼時卸任在家、譚馮都儒安村的前兵部主事陳毓桂。

  受縣令之托 建澄江書院

  陳毓桂是誰?在儒安村采訪,海南日報記者得到了村民陳顯昌的熱情接待,這位67歲的老叔一臉敦厚,自稱是陳毓桂的六世孫,還拿出民國十三年(1924年)祖父用毛筆謄抄的一冊本村陳氏家乘給記者查閱。原來,這一支陳氏的渡瓊始祖是宋代上島的陳念,一度落腳在崖州水南村(在今三亞崖城),后代中有遷到瓊山新坡的,明代天啟年間又有人從新坡遷居儒安村。陳毓桂是陳念的二十五世孫。

  陳毓桂,原名陳秉華,讀書時學業(yè)優(yōu)秀,曾進入北京國子監(jiān)讀書,是名“監(jiān)生”,后來官至兵部武庫清吏司主事。在清代,“主事”是各部司官(郎中、員外郎、主事)中最低一級,卻也是正六品,介于直隸州知州(正五品)和知縣(正七品)之間。陳毓桂供職的兵部武庫清吏司,掌管全國的兵籍、軍器及武科考試之事。

??谑惺芥?zhèn)儒安村火山石村道。 謝淑芬 攝

  “在京供職數(shù)年,旋里家居,友于兄弟,親睦族鄰。建祖祠以奉先,創(chuàng)家業(yè)以裕后。一生慷慨,見義勇為?!薄蛾愂献遄V》和光緒《澄邁縣志》中這般評價陳毓桂。當過官,樂于助人,人際關系好,有家業(yè),出手還很大方,這些應該是縣令孫云打算委托他建書院的決定性因素。

  先是,孫云將陳毓桂請到縣衙商量修建書院,并愿意撥付一萬一千文提解余款,由他監(jiān)管使用。陳毓桂當即爽快地應承下來,而且率先捐款,然后發(fā)動全縣士紳集資,建設書院。陳毓桂督工一年有余,不但單獨給付工錢,還不拿一份薪水。

  “澄江書院”由此誕生了。書院的地址在老城內,規(guī)模是在文昌宮的基礎上“添建正殿一間、大門一間、監(jiān)院一間,正殿下兩廊并小屋六間”。

  辦賓興助學 免別人的債

  督建“澄江書院”后,陳毓桂看到縣里的讀書人大多家貧,連籌措去省城廣州參加考試的路費都很艱難,于是又倡首集資,創(chuàng)辦“育英賓興”,“入當生息”,以此來資助眾多寒門士子。

  “賓興”是我國古代民間的一種助學方式,資助的對象主要是家窮交不起學費,或沒錢趕考的優(yōu)秀學子,資金來源一般由本地鄉(xiāng)紳集資放貸收取利息,或購買田地、商鋪然后出租。確切地說,“賓興”是一種古老的“金融+助學”行為。清代海南的“賓興”現(xiàn)象比較普遍。

  陳毓桂啟動此事不久后,遇到當?shù)亍翱头恕弊鱽y,靠賓興生財?shù)耐緩绞茏瑁坏貌煌葱耐^k,而從創(chuàng)辦開始,他本人花費的“卷資、水腳、大小花紅”各項費用已是數(shù)以萬計——“巨萬”,陳毓桂也無怨無悔。

家譜里關于陳毓桂的傳略。 陳耿 攝

  后來,他又將所存的款額與全縣賓興經(jīng)費整合,到海北合買一所田莊,每年所獲租金“二百余千文”,按兩股平均分紅。

  由此看來,陳毓桂是一個審時度勢、善于經(jīng)營的退休官吏,否則,他很難有資助別人和從事公益的實力。

  其實,早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當時陳毓桂可能剛剛致仕還鄉(xiāng),就與當?shù)厥考澮黄穑昧_驛村人、云南永昌知府李恒謙、李崧父子的捐款,經(jīng)營4座田莊,并將余款揭借生息,以推動賓興事業(yè)。陳毓桂是5位負責分理管收經(jīng)費的帶頭人之一。

  陳毓桂精于投資,手頭闊綽,但卻不是視財如命的“守財奴”。同治十年(1871年),臨終時,對于那些凡是無力償還其借款的人,陳毓桂全部取出借據(jù)燒掉。

  “五桂媲美,皆其遺慶”

  陳毓桂生有5個兒子,陳彝謙(兵部主政)、陳彝范(縣庠生)、陳彝策(光祿寺署正)、陳彝誥(供職“成均”,即官設的最高學府,應該是國子監(jiān))和陳彝懋(官至州通判),都頗有成就?!冻芜~縣志》稱“五桂媲美,皆其遺慶”,意即5個兒子之所以也能光宗耀祖,是因為陳毓桂品行高尚,才有余慶澤及后代。

  陳毓桂長子陳彝謙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人物,雖然縣志里沒有傳略,家譜里有關他的介紹文字缺頁,但從其父的傳記和縣志中的“封贈”記載,他的官階可能超越了父親。

  陳彝謙應該官至兵部某司的郎中(四品)——“兵部主政”,陳毓桂才有“郎中銜,以子彝謙贈中憲大夫”(四品)之說,父以子榮,陳毓桂之上三代又榮上加榮——得到皇恩特別封贈,曾祖父陳翰杰、祖父陳孔春、父親陳一精三代,都被贈以“中議大夫、兵部郎中”,雖說只是并無實職的從三品文散官,卻是光耀門楣的榮譽。

  如今,陳家老祖屋的前門額上,還有鑲嵌著一塊油漆斑駁的“中議第”木匾。

  此外,伯父陳毓秀和叔父陳毓韶,也因為陳彝謙的官位分別請贈“奉直大夫”和“奉政大夫”——兩個都是名譽性的五品文職散官。

陳彝謙上書張之洞

海南日報記者  陳 耿

  身為陳彝謙的嫡系五世孫,陳顯昌告訴記者:高祖30歲上京當官,8年后回鄉(xiāng),在村后的火山巖坡地上開荒3000多畝,種植山茶(可榨取山柚油)、椰子和松樹,還在園地砌起了一座瞭望塔。該塔約有10米之高,登臨其上,可以環(huán)顧四周,頂層設有石凳石桌,可供守望者用膳喝茶。

  可惜天不假年,種植大業(yè)尚未成功,陳彝謙就病故了,享年僅42歲。

陳彝謙當年在莊園里修建的瞭望塔,很像一座炮樓。 謝淑芬 攝

  陳彝謙與他父親陳毓桂一樣,也熱心文化教育等公益事業(yè),甚至因為澄邁民眾屢屢遭受“客匪”擄掠而稟報廣東當局,并得到張之洞的回音。

  據(jù)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成書的《澄邁縣志》記載,光緒年間,他就在儒安村附近的安仁墟(今美安墟)創(chuàng)立“鵲峰書院”,由于那里處于瓊山和澄邁的交界地,陳彝謙帶頭邀集兩縣的士紳、耆老共同捐資興建。書院設正室講堂一間三眼,大門一間三眼;左右廊各一間,每間三眼;講堂之右,夾耳一眼為廚房;大門之左,夾耳一間三眼,作為守院者日常起居之用?!巴庥姓毡谝蛔?、敬字亭一座,地勢寬闊清爽,無囂塵湫隘,士子讀書講學最為得宜?!?/span>

  “鵲峰書院”距瓊州府城50里,離澄邁縣城(今老城)30里,現(xiàn)已無存,取而代之的是美安小學。

  清末,天下并不太平,海南也一樣,澄邁一帶尤甚。陳彝謙曾就“客匪”為害一方之事上書兩廣總督張之洞。他的上報書信暫時查找不到,卻可以從張之洞光緒十四年六月初二日(1888年7月10日)批復的電文,知道其稟報的大致內容——

  “批澄邁紳士陳彝謙等稟陳瓊民疾苦:瓊屬民受客害已非一日。前兩年澄邁金江一帶數(shù)百里殺掠慘毒,神人共憤,本部堂久已深悉,曾經(jīng)詳晰奏閱,斬兇渠悍黨不少,目前已飭瓊州道、府,將善后事宜妥為斟酌,認真籌辦。本部堂為民興利除害,一秉至公至平之理,毫無偏倚。瓊民疾苦,刻刻在念,大要總以去莠安良為公,以抑強扶弱為平。此后客村中如敢再有梗頑滋事之匪徒,定嚴拿重辦,使悍黨不敢橫行,然后土、客可相安無事。斷不肯縱匪殃民,亦不因委員更換,遂至因噎廢食也?!?/span>

  誠如張之洞在電報中所說,參考古代海南各種地方志的記載,瓊州民眾受“客匪”危害的事件時有發(fā)生。以澄邁縣為例,從道光至光緒年間,“客匪”就多次劫掠村莊,殺人放火,其中一次從道光十七年持續(xù)到二十二年(1837—1842)才平息,時間最長,事后知縣黃鵬奮干脆請旨,“諭禁異服、異言之人,不準居住為生”。

  而“客匪”擾亂社會治安范圍最廣的當屬光緒十一年(1885年)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正如張之洞電文中提到的“澄邁金江一帶數(shù)百里殺掠慘毒”。

  由此,陳彝謙希冀家鄉(xiāng)長治久安的赤子情懷可想而知,張之洞對待匪患的強硬態(tài)度和手段也可以想見。

  陳彝謙謝世和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之后,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又有300余名“客匪”倡亂澄邁,最終是靠民間力量平息,而非官府行為。

  想想彼時的中國外憂內患,清政府無暇自顧,鞭長莫及的海南島哪里又掌控得了?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