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中間有個堆,直徑一米多,高不過半尺。堆周稍矮,形成一溝。溝圍著墳堆,成圓形,一面開口,此乃墳的方向。開口處對面,是為墳首,乃墳的最高處。其左右如雙手成懷抱,漸行漸低,直到在墳口處為一尺多高,形似拳頭……這難道不是墳嗎?他說,我們那的墳,不是這樣的。就是在平地上,堆很高的土堆……之所以先講這個故事,乃想說明,中國很大,哪怕一省之內,不同縣市,葬制各異——后來我看到,我這周邊,皆以我所說的那種形制為主,偶有十分高聳的墳包。接下來,仍然講故事,諸君看了之后,相信亦會有感慨,中國人的祖墳,原來就是這樣消失的。一直到駕鶴前三天,她的精神和記性,都是很好的。自懂事后的事,很多歷歷在目。然而,她卻不知道,她家爺,也就是我太公的墳,在哪里。在六七公里外的鄰鄉(xiāng),買了塊地,葬了。太公只有我爺爺一個孩子,由我太婆拉扯大,墳隔得太遠,他們應該沒怎么去過。直到前年,一位共祖太公的本家,拿了一些舊舊的格子紙來,封面寫著“景明公派下生歿登記”,讓我整理,我才知道,太公叫隆祺,生于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卒于民國十五年(1926)。娶二妻,周氏與他同歲,20歲即去世,生一子,夭折。繼妻湯氏,小他9歲,生二子二女,唯我爺爺長大。太公葬地亦有,高沖塘屋后山甲山庚向……似乎已很明細了。但實際上,若非去過的人,基本不可能找到。 大伙知道,田邊有水溝,寬不過尺余,為方便,或擺塊石板,挑谷之時,免得踩空。有次到田里去,見水溝上半截石碑,顯示幾子同立于光緒十幾年。又在后山挖筍時,亦見光緒年間的墓碑,但不知其墳何在。觀其碑文,均為蔣姓,正與村中大姓相同,想來,正是我們這些人的先祖的。人口不斷增長,很多居住點周圍的墳山,被開墾成菜地,田地。有主的墳,遷了,沒人祭拜的,找個袋子,裝上骨殖,挖個深坑,再次掩埋。一般人,往上拜三代,到太公太婆,就不得了了,中間相距,不過是百十來年,再久的,基本就沒人管了。我家后山,原來多墳。60年前,開墾為菜地。90年代初,一些小朋友還經(jīng)常去割豬草,玩游戲。整塊菜地,好幾畝,僅有一座墳的三沙土框突兀存在——其內的棺材,只余幾根朽木——顯示著這里曾是墳山。到了現(xiàn)在,菜地已荒,十余年間,又多了很多新墳。人們親手將祖墳變成菜地,然后,又成為后來者的祖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