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窯是燒造青釉的瓷窯,屬于耀州窯系,因成功燒造出天青釉,而被宮廷相中,專燒貢器,器形豐富,規(guī)格齊全。初期汝窯器形是仿越窯青瓷器(最 大特征是撇足),仿越窯而精于、超于越窯。宋晚期還專門燒制仿三代青銅器的祭祀禮器如水仙盆、三足洗、尊、方壺等;還有荷花類裝飾造型的各種器物如碗、盤、香爐;以及裝飾龍紋的瓶、缽、器蓋等。(也有仿漢代青銅的三足爐,仿唐代金銀器的香爐)。 汝窯的釉色是非常豐富的。它以“青”為主基調(diào),天青、粉青、天藍(lán)是最基本的色調(diào),此外有豆青、豆綠、月白,卵青、蔥青、灰青、蟹青、米黃等。同色之間還有色差,有濃淡之分。其釉因以瑪瑙入釉,所以其呈現(xiàn)的色彩是最接近自然界的顏色。不要以為瑪瑙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石英成分一樣,但其表現(xiàn)是不同的,就如同鉆石與石墨的差異。汝窯的釉與其他窯口的瓷器釉最 大的不同是:汝窯高鋁低硅釉,屬石灰釉,且釉薄而呈色均勻,所以釉面呈現(xiàn)玉石感,似玉非玉。而其他窯口青瓷是低鋁高硅釉,只有施厚釉才呈青色,南宋官窯是石灰堿釉,也需多次上釉才有玉質(zhì)感。 汝瓷是北宋時期為宮廷燒制御用品的20年內(nèi)所燒制的成品,其中精品有限,且受皇宮壟斷,南宋時已是稀有難得,又加歷史上的戰(zhàn)亂及各種天災(zāi)人禍,能傳世保存到如今者,為數(shù)少之又少是可想而知的。過去曾有人統(tǒng)計,傳世汝瓷不足百件,且分別珍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和香港極少數(shù)私人手中,難得一見。所以流傳有“縱有家產(chǎn)萬貫,不如汝瓷一件”的口碑。國畫大師李苦彈先生曾說:“天下博物館,無汝(瓷)者,難稱盡善盡美也。”可見汝瓷之貴重。由于市面所見汝瓷甚少,能收藏到一件殘器碎片研究、欣賞,也是幸運(yùn)。 通過和汝州汝瓷的對比,我們會發(fā)現(xiàn),市場上“汝窯”的開片,都是很硬的線條,更像官窯和哥窯開片的感覺。 支釘支燒的作用無非有二,一是因汝窯瓷器施釉裹足,不可能用墊餅墊燒,否則燒成后墊餅與器物的底足會粘連在一起;而是為防止器物塌底。考古發(fā)掘證明,五代時期湖南岳州窯和陜西耀州窯已使用細(xì)小支釘支燒瓷器,汝窯可能受到它們的啟發(fā)。 汝窯瓷片的段面,肉眼可見有許多氣泡聚攏在釉層的中、下方,而釉層上方的氣泡并不多。用放大鏡于釉面觀察,釉層中部以上的這些氣泡,呈稀疏的星辰狀,大的如星斗(如文獻(xiàn)上記載)。但是,釉層中、下方的這些肉眼可見的大大小小氣泡,于釉面上則很難透見。汝釉的斷面,在靠近胎體的釉層間,有一排參差不齊、肉眼可見的大小氣泡,類同宋龍泉、宋臨汝窯、宋耀州窯等青瓷體系釉內(nèi)氣泡排列有異的景象,屬瑪瑙為釉的又一特征。同時還表明,汝窯的燒成工藝很奇特,以致釉內(nèi)及坯泥中的氣體,在燒制過程中無法 正常逸出,較多地被封閉于釉層中、下方。 據(jù)古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推論:“從宋微宗崇寧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當(dāng)時,北宋皇 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統(tǒng)治者認(rèn)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選為皇 室御用珍品,亦稱汝官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