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感冒經(jīng)方備要——常用仲景方六首

 中醫(yī)藥方便 2020-09-03

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常見病原體為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普通感冒,俗稱傷風,病例分布是散發(fā)性的,不引起流行,常易合并細菌感染。普通感冒起病較急,早期癥狀有咽部干癢或灼熱感、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后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無發(fā)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頭痛。一般經(jīng)5~7天痊愈。部分患者在病程后期,唇邊可出現(xiàn)皰疹。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通過呼吸道傳播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起病大多突然,全身癥狀明顯而呼吸道癥狀較輕,先有畏寒,繼有高熱,可達39~40℃。同時有頭痛、全身酸痛,和軟弱無力,伴有眼干、咽千、輕度咽痛,或有鼻塞、流涕、噴嚏等呼吸道癥狀。也可有胃腸道癥狀,如輕度惡心、腹瀉等。上述癥狀多于1~2天內(nèi)達到高潮,3~4天內(nèi)熱退,癥狀消失。流感常常繼發(fā)其他疾病,如肺炎等。

經(jīng)方治療感冒注重個體差異,強調(diào)方證相應,中病即止。對應不同個體特征,治療感冒常選用下列經(jīng)方∴

(一)小柴胡湯

【適用病證】

感冒見有以下癥狀者:① 發(fā)熱、汗微出熱不退或退不清,或寒熱往來;②伴隨癥狀多,患者有胸部上腹部不適滿悶感、口苦、咽喉干、頭昏、咳嗽、煩躁、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

本方有清熱透邪的功效,特別是柴胡大劑量服用時退熱作用更加明顯。

【應用參考】

1. 本方是治療發(fā)熱性疾病的基本方,病毒性感冒的常用方。許多女性常常在月經(jīng)期又感冒發(fā)熱,或一些患者感冒以后體力恢復慢,并發(fā)癥較多者,兼有上述部分癥狀的,也適用本方。

2. 手足口病、水痘、輪狀病毒性腸炎、腮腺炎等的發(fā)熱,也適用本方。

3. 感冒發(fā)燒者,柴胡應取大量,并可根據(jù)病情日服4次,以得汗為度;惡心嘔吐者,服藥量不易過大。

4. 本方不宜長期大量服用,發(fā)熱性疾病通常給予5天量。

5. 發(fā)熱咽痛、淋巴結腫大者,加連翹30~50g;扁桃體炎、扁桃體膿腫,加桔梗10g,生石膏30g;反復感冒,咳嗽痰多、腹脹者,加厚樸15g,蘇葉10g,茯苓15g。

【典型案例】

男童,6歲,113cm/21kg。2014年6月30日初診。

病史:反復感冒咳嗽,自2011年起夏季經(jīng)常低熱。近感冒后低熱持續(xù)10天,體溫37.1~38.1℃(肛溫),食欲下降,欲嘔,易汗。咽紅,舌質(zhì)嫩,苔稍厚。易汗,大便偏干,脾氣急躁。

體征:體形偏瘦,面色暗,咽喉紅,扁桃體無腫大。

處方:柴胡15g,黃芩5g,姜半夏10g,太子參10g,生甘草5g,生石膏20g,干姜5g,紅棗15g,1~2服法,15劑。

2014年9月26日:藥后發(fā)燒已愈,食欲好轉,體重身高均有增加,咽已不紅,晨起干嘔,苔較厚。原方去石膏,加連翹15g。15劑。

(二)葛根湯

【適用病證】

感冒見有惡寒無汗、頭痛、身痛,伴有肌肉酸痛、關節(jié)疼痛、頭項強痛等癥狀,其感冒大多有疲勞及受涼史,可見患者皮膚干燥、咽喉不紅、無感染征象者。

【應用參考】

1. 適用于葛根湯者,大多體質(zhì)較為充實,如果是肌肉結實、皮膚黝黑或黃黯粗糙的青壯年,應用的機會較多,而且更安全。體型瘦弱、體弱多病、瘦弱面白多汗者慎用,心功能不良者、心律不齊者也應慎用。

2. 感冒后的鼻炎、鼻竇炎,加川芎6~12g、辛夷花5~10g;感冒伴有咽痛、目赤、便秘、頭痛、牙齦腫痛或伴有毛囊炎、皰疹、口瘡者,加生大黃5~10g。

3. 本方有輕微的發(fā)汗作用,服藥以后要避風,蓋被子,得微汗為佳。服用本方后如有心悸多汗者,需停服。

【典型案例】

李某,男,38歲?;碱B固性偏頭痛2年,久治不愈。經(jīng)友人介紹,延請劉老診治。主訴:右側頭痛,常連及前額及眉棱骨。伴無汗惡寒,鼻流清涕,心煩面赤,頭目眩暈,睡眠不佳。診察之時,見病人頸項轉動不利,問之,乃答曰:頸項及后背經(jīng)常有拘急感,頭痛時拘緊更重。舌淡苔白,脈浮略數(shù)。遂辨為寒邪客于太陽經(jīng)脈,經(jīng)氣不利之候。治當發(fā)汗祛邪,通太陽之氣,為疏葛根湯。麻黃4g,葛根18g,桂枝12g,白芍12g,炙甘草6g,生姜12g,大棗12枚。麻黃、葛根兩藥先煎,去上沫。服藥后覆取微汗,避風寒。3劑藥后,脊背有熱感,繼而身有小汗出,頭痛、項急隨之而減。原方再服,至15劑,頭痛、項急諸癥皆愈。(《劉渡舟臨證驗案精選》)

(三)大青龍湯

【適用病證】

感冒高熱、無汗、煩躁,其體溫大多38.5℃以上,皮膚干燥、眼睛充血、頭痛、煩躁、脈象浮滑數(shù)有力,見體格壯實者。

【應用參考】

1. 適用本方者,大多體格壯實,肌肉豐滿結實,不易出汗,營養(yǎng)狀態(tài)較好。感冒高熱,大多有寒冷強烈刺激的誘因。

2. 本方發(fā)汗作用強烈,服藥以后往往汗出如洗,然后熱退身涼脈靜。不得汗則無效,但是,為保證用藥安全,必須注意幾點:① 得汗即止;② 嚴格掌握適應人群,有汗的人、脈象微弱的人,不能服用本方。年老體弱、產(chǎn)婦、久病大病患者,或心功能不全者,或低血糖者,失眠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肺結核低熱等,均不宜使用。

3. 本方必須在飯后服用,空腹不宜。

4. 如果服用后出現(xiàn)明顯的心悸、虛弱感,可以飲用糖水,或嚼食桂圓肉、紅棗等。

【典型案例】

劉某,男,12歲。1965年8月14日初診。

病史:4天前出汗后游泳,當晚高燒,體溫40℃,持續(xù)不退,頭痛,全身酸緊,無汗,惡心,口渴,煩躁。經(jīng)用中西藥治療,效果不顯,來診。

體征:神倦,面紅,氣促,舌苔白厚膩,脈緊而數(shù)。

辨證:寒濕束表,化熱入里。

治法:發(fā)汗解表,清熱除煩,祛濕散寒,調(diào)和營衛(wèi)。

處方:麻黃6g,桂枝9g,炒杏仁12g,知母15g,炙甘草6g,生石膏24g(搗),山藥30g,葛根12g,防鳳9g,生姜6g,大棗5枚。水煎兩遍,分2次溫服。服第1次藥后,喝熱米湯一碗,過半小時再服第2次藥取汗。

方解:本證為寒濕之邪束于肌表,治不得法,有化熱入里之象,故用大青龍湯加葛根解肌發(fā)表,清熱除煩,調(diào)和營衛(wèi),用知母、生石膏、山藥生津止渴兼清里熱,用防風勝濕止痛兼解肌表,以祛寒濕之邪。服藥2劑,諸癥痊愈。(《劉惠民醫(yī)案》)

(四)桂枝湯

【適用病證】

虛人感冒可選用。本方多用于大病、手術、化療、過度用藥、月經(jīng)期、產(chǎn)后、先天稟賦不足、年高體衰、平素多病者的感冒。其臨床表現(xiàn)大多沒有明顯的發(fā)熱,唯怕冷,乏力,鼻流清涕,舌淡黯;患者常常有自汗、惡風、發(fā)熱或自覺熱感;有上沖感、動悸感,脈浮弱而緩。

【使用注意】

服用本方后一要喝熱粥,粥可用小米、大米等文火熬至極糜爛;二要注意避免風寒,最好溫覆取汗;三是服藥期間應囑咐患者清淡飲食,避免加重消化道負擔。

【應用參考】

1. 本方為古代的強壯方和疲勞恢復方,適用于以心動悸、腹痛、自汗、消瘦、脈弱等為特征的疾病和虛弱體質(zhì)的調(diào)理。肥胖者、浮腫者,均不適合。

2. 本方的加味較多。困倦、多汗、關節(jié)冷痛,加附子10g;汗多、面色黃,加黃芪15g;消瘦、食欲不振,加黨參15g;項背強痛、頭昏痛,加葛根30g。

【典型案例】

某女,54歲,156cm/64kg。2014年9月27日初診。

病史:鼻竇炎20余年。易感冒,一周一發(fā)。發(fā)作時頭痛,噴嚏頻作,怕風,頭汗出,易饑餓,喜甜食,入睡難。

體征:面暗紅,唇暗淡,舌暗紅,苔厚,脈緩,72次/分。

處方:桂枝10g,肉桂5g,白芍15g,千姜5g,紅棗30g,生計草10g,生黃芪30g,5-2服法(即服5天停2天,下同),10劑。

2014年10月7日:藥后噴嚏未發(fā),7天未感冒,食欲好轉,睡眠改善,但仍易醒。原方續(xù)服15劑,隔天1劑。

(五)麻黃附子細辛湯

【適用病證】

感冒見頭痛、發(fā)熱、無汗、暴啞失音、咽喉疼痛,腰痛等,常規(guī)退熱藥抗生素無效,或發(fā)熱而不思水,或鼻涕如水。

【應用參考】

1. 本方適用于素體陽虛復感外寒的感冒。適用本方的患者主要特征有二:一是嚴重惡寒感,患者背部發(fā)冷是特征;二是極度疲倦感,無精打采,聲音低弱。望診可見面色黃黯,咽喉淡紅不腫、舌淡苔水滑;脈診見沉遲者。無以上指證者慎用。

2. 心功能不全者、高血壓患者慎用。

3. 本方服藥后可以先全身發(fā)熱,繼而汗出而愈。汗出后即可停用,不必盡劑。

4. 面色白、心悸動者,加桂枝15g,甘草5g,生姜30g,紅棗20g;感冒伴有腰腿痛者,加芍藥30g,甘草10g。

【典型案例】

張某,年42歲,住云南省昆明市武廟下南聯(lián)升巷底。腎氣素虧,于1929年9月2日返家途中,時值陰雨,感冒風寒而病。初起即身熱惡寒,頭疼體痛,沉迷嗜臥(即少陰病但欲寐之病情也),兼見渴喜熱飲不多。脈沉細而兼緊象,舌苔白滑,質(zhì)夾青紫。由于腎氣素虧,坎陽內(nèi)弱,無力衛(wèi)外固表以抵抗客邪,以致寒風乘虛直入少陰,阻塞真陽運行之機,而成是狀。以仲景麻辛附子湯,溫經(jīng)解表,輔正除邪治之。黑附片36g,麻黃10g(先煮數(shù)沸,去沫),北細辛6g,桂尖13g。3日,服上方1劑即汗,身熱已退,唯覺頭暈咳嗽,神怯。表邪雖解,肺寒尚未肅清,陽氣尚虛,以四逆合二陳加細辛、五味子,扶陽溫寒主之。黑附片50g,干姜26g,甘草10g,廣皮10g,法夏13g,茯苓13g,北細辛4g,五味子2g。一劑盡,咳嗽立止,食量增加,精神恢復,病遂痊愈。(《吳佩衡醫(yī)案》)

(六)葛根芩連湯

【適用病證】

感冒見高熱,頭痛,汗出熱不退,面紅氣促如喘者,或伴有腹瀉,大便熱臭呈噴射狀、肛門灼熱發(fā)紅,唇口干燥,脈滑數(shù)者。

【應用參考】

1. 使用本方者,多為體格比較壯實的兒童,面紅、多汗、氣喘、脈數(shù)是特征。

2. 發(fā)熱,加渠胡20g;腹痛,加白芍15g。

【典型案例】

2歲女孩,發(fā)熱咳嗽數(shù)天,經(jīng)肌注消炎退熱藥物、口服七珍丹后癥狀不減。來診時觀患兒精神活潑,時有咳嗽,咳聲粗濁,肺部聽診有局限痰鳴音,觸摸頭上微汗,雙手溫暖潮濕,頦繁下利、黏液多糞質(zhì)少,體溫37.5℃。家長說喂退燒藥也是這樣,就是不降。患兒膚白體瘦,兩顴發(fā)紅。表現(xiàn)與《傷寒論》34條高度吻合。開方如下:葛根30g,黃芩5g,黃連3g,甘草5g,1劑。煎好后每次服10mL,2小時一次。據(jù)患者家長描述,喂藥一次后不到2小時患者體溫即恢復正常。第二日復診時下利已止,咳嗽已微,肺部聽診痰鳴音消失。(黃煌經(jīng)方沙龍網(wǎng),經(jīng)方實驗錄,2015-01-14,12:52,作者:木子長大)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