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論語》被誤解最多的8句話,99%的人不知道!

 京博國學 2020-09-12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最經(jīng)典的儒家著作。但是千百年的流傳中,也有一些話被人刻意或無知地曲解,背離了話語者本身的意旨與初衷,迷惑了天下萬千受眾。

1言必信,行必果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多數(shù)人將這句話作為君子之道,常被后人當作誠信的美德來贊揚,但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硁硁然小人哉”。

真相:子貢問孔子,“什么樣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鬃诱J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恥,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稱孝、鄉(xiāng)黨稱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要遜色很多,是“硁硁然小人哉”(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但“抑亦可以為次”(也還是可以算再次一等的人才)。

孔子從來就不是個認死理的古板之人?!靶拧笔怯星疤釛l件的,并非一味地固執(zhí)守信。守“信”準則,有個“道義”前提,如果離開這個大原則,就不是真正的信。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這句話一語道出了孔子的本意。

2三思而后行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F(xiàn)在人常用三思而后行,來勸人在行動前要多思考,要反復斟酌。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做事前多思考,是個好習慣,也是成熟、負責的表現(xiàn)。但凡事有度,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

真相:我們來看看孔子的原話是怎么說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這個人遇到事情總是反復思考然后再行動??鬃勇犝f這件事之后說:“考慮兩次就夠了”。

《鬼谷子》中講到:“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想太多,反而容易猶豫不決,瞻前顧后,遲遲無法決定;做事太優(yōu)柔寡斷跟太急躁冒進都不可取。

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有人說,孔子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把女性與小人一般看待,這句話也讓孔子背上了歧視女性的罵名。其實不然。

真相:這段話的原文是,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逼鋵嵾@里的女子指的是妾,小人指的是仆人,所以才稱“養(yǎng)”。翻譯過來就是: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難養(yǎng)。你若和他們近了,他將不知有遜讓。你若和他們遠了,他便會怨恨你。

4以德報怨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人們通常理解為孔老夫子教導我們,別人欺負你時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里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感動他。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設問,并不是結(jié)論。

真相:這段話的原文是,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庇腥藛柨鬃樱骸耙缘聢笤?,您覺得怎么樣?”孔子說,要是以德報怨的話,那用什么報德呢?應該以公正、正直回報怨,以德行、恩德報答德。

凡事過猶不及,無數(shù)事實證明,你若以德報怨,必有人以怨報德,所以多數(shù)情況下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是最好的選擇。

5學而優(yōu)則仕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張》。不少父母在勸孩子考公務員時,常常會搬出來學而優(yōu)則仕這句話,有些官本位思想重的地區(qū),也被認為是受孔子思想的影響。其實這都是莫大的冤枉。

真相:這句話雖出自《論語》,但并非孔子所說,而是孔子的學生子夏所說。原文是,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優(yōu),通悠,是有余力的意思。 

這句話原意是講:做官還有余力宜從學,學者有余力宜從仕。講的是實踐和理論的辯證關(guān)系。修身學習是無止境的,從政也可以更好地修身、推行仁道。

6父母在,不遠游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人們通常以為“父母在,不遠游”的意思是,跟父母一起守在家里,侍奉供養(yǎng),這才算是孝敬父母。還將“反對外出去奮斗”的帽子扣在了孔子身上。此種觀點,實屬斷章取義,誤解圣賢。

真相:孔子可沒這么迂腐?!案改冈?,不遠游”之后還有半句——“游必有方”。方是方位的意思,就是確定的去處。古時交通不便,音訊難達,但只要知道方向,有事去找,經(jīng)過一番努力,還是容易找得到的。如此,父母若有事,召之必知處。如果子女出遠門而又沒有一定的去處,那么父母的牽掛之情勢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別強調(diào)“游必有方”,重點是對父母盡責。但又不反對一個人在有了正當明確的目標時外出奮斗。

7三十而立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大多數(shù)人都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了成家立業(yè),這樣廣泛傳播?,F(xiàn)在的三十而立,已經(jīng)演變成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桿——有沒有車、有沒有房、有沒有成家、有沒有錢。

真相:孔子的原話是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笨鬃铀f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這個時候做事合于禮,言行都很得當,可以自立于世。所以三十而立并不是指成家立業(yè),而是確立人生志向和事業(yè)方向,尤其是價值觀的確立。每個人的時間軸大不相同,萬不可望文生義,曲解圣人之意。

8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誤解:這句話出自《論語·鄉(xiāng)黨》。后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多是食物精制細才養(yǎng)人,所以很多人一道菜從選材、搭配、刀工、火候、調(diào)味、擺盤都追求極致,做道菜費個半天一天的功夫都很正常。因為這句話,孔子也被很多人誤解成為貪圖口舌之欲的美食家。

真相:“食”的古今詞義有大變化,在古代特指粗糧。而厭的含義是“飽食”。所以孔子的本意是說:“吃飯不因飯米精便多吃,食肉不因膾的細便多食。”孔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庇衷唬骸笆恐居诘?,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睂⒖鬃哟嗽捓斫獬勺非竺朗?,實乃太低估圣人之境界。

※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chuàng),作者文潔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