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自私的,且趨利避害。 這是人性的二個本質,或者說是人類的動物本能,弱肉強食,生存第一。 但人又是群居動物,同時具有社會性。 為了保障群體利益最大化,減少內耗,人們建立了一系列規(guī)則秩序,倫理、道德、法律,用以約束人性的破壞面。 人性在這些規(guī)則工具的壓力下,由是表現(xiàn)出美好和睦的一面,整個社會秩序井然。 從群像角度來看,我們做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好人,并非出于人性本能,而是一種權衡后的選擇。 惡是動物性的本能,善是社會性的選擇。 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在一次演講中說道: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選擇大于天賦。 天賦是與生俱來的,中彩票式的好運,個體順勢而為即可。 善良則是反人性的,要遏制沖動和誘惑,理性決策后充滿智慧的一種選擇。 這種選擇,包含如下幾層意思。 很多時候,你本可以為惡,但你依舊選擇了善良。 當你深陷泥沼,身邊各種惡意襲來時,你拿起武器,化身惡龍奮力一擊。 這是合乎情理的選擇,即使再過激,也是能夠被世人理解的。 但是,同樣處境,還有一類人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湖南鄉(xiāng)下青年狄云,跟師父師妹進城,一路被人陷害,污蔑成強奸犯,砍斷四根手指,刺穿琵琶骨,深牢大獄,天天被一瘋漢吊打。 好不容易出獄后,繼續(xù)被人誣陷,指為血刀淫僧,踩斷大腿。 即使命運玩弄如此,狄云依舊善良,對身邊的人保留最大程度的善意。 連城訣黑暗世界里,狄云是為數(shù)不多的亮色之一。 另一個案例,則是張無忌。 被惡人相逼,一天之內,父母雙雙死在眼前。 面對血親大仇,正常選項是如同謝遜、林平之,殺他個血雨腥風。 張無忌卻放棄復仇,與六大派化敵為友。 客觀原因是事業(yè)有成,明教教主的身份和眾人敬仰的榮耀,使得復仇的成本顯得極其高昂。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張無忌主動選擇了善意。 在他們的認知中,善心是個舒服的枕頭,枕著它睡覺很香。 相比于作惡,善良是一種更好的選項。 我們可以選擇惡,侵犯別人,踩著別人上位。 但往往是兩敗俱傷,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是損人不利己,一起爛在泥濘里,雙目赤紅。 我們也可以選擇善,通過幫助別人,同時獲得別人的幫助,互惠的交換中,彼此都受益,一起成長。 現(xiàn)代社會注重分工合作,一個散發(fā)著好人氣味的個體會很受歡迎。 人們會識別出他的友好和善意,并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因為人們堅信好人一定會幫助他人,或者曾經(jīng)幫助過他人。 做一個好人,集體和個人都會收益。 懂得這些道理的人,成功的可能性,提升自己層級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他們會因此受惠,并繼續(xù)篤行做一個好人的理念。 一種螺旋向上的良性循環(huán)。 社會學家漢娜. 阿倫特曾經(jīng)提出了一個平庸之惡的觀點。 她說,這世上最極端的惡,其實是由無名之輩所犯的,是由那些沒有動機,沒經(jīng)過思考,沒有兇狠性格或邪惡念頭之人所犯的。 人具有復數(shù)性。 當身邊所有的人,穿著同樣的服裝,做著同樣的事情,人們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否出格。 每個人都只是在做正常的本職工作,不存在善與惡的分別。 無數(shù)個體疊加這種盲從,則會導致巨大的災難,如同雪崩。 二戰(zhàn)時的德國民眾,顏色革命中的憤怒青年,類似案例,比比皆是。 如何破解這種平庸之惡? 個體必須對于自己的行為不斷反思,才能避免進入平庸之惡的狀態(tài),拒絕思考的人是不會具有良知的。 善良是需要智慧的,只有持續(xù)思考,保持個體的獨立意識,不盲從,不輕信,才能做到真正的善良。 善良是一種選擇,說的便是這層道理。 同時,我們選擇善良時,必須充滿理智,帶著鋒芒。 善良是有底線的。 善良必須建立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確保自己的利益不至于受到頻繁傷害。 當善良沒有原則地鋪陳在世界上時,它反而會成為最大的惡,對自己的惡。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一再利用別人的善意,為自己索取更大的利益,甚至不顧將施善者逼入困境。 當他人一再侵犯你的底線,就該將菩薩心腸換作霹靂手段。 為善是好事,但我們不能做一個“濫好人”。 不要好心做了壞事。 有些好人處于善意的目的,做了好事,卻產(chǎn)生了不好的結果。 魯國法令規(guī)定,如果贖回魯國的奴隸,國家會報銷并且提供獎勵。 子貢贖人回來,卻拒絕領取賞金。 孔子得知后,大罵一頓。 孔子說,將來別人碰到同樣的場景時,就會想,我贖了人,再回去報銷和領賞,顯得我的品格比子貢差遠了。 但要是不報銷,這筆錢我也負擔不起,我干脆還是裝成沒看見吧。 子貢的善意帶來一個不好的后果,不會再有人那么積極地干贖回奴隸的事情了。 不要侵犯他人的權益。 有一種好人,喜歡慷他人之慨,站在道德的高度,以善之名綁架他人。 偽善人振臂一呼,利益受損的卻是他人。 對于這類大善大偽的人,破法很簡單。 您同情難民不是,請先領幾個到自己家去,好么。 以及,最重要的一點。 善良與否,終究屬于道德范疇。 道德是律己的,而非律他。 我們可以要求自己善良,心頭總是充滿正能量,對于他人的行止,卻不能有過多的要求。 這樣的好處在于,我們可以放低對他人同理心的期待,從而減少生活中的很多失望。 善良是一種正向的選擇,充滿著高級趣味和積極性。 悅己及人,滿手芬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