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晨昏交集。人生之旅裹挾著喜怒哀樂、五味雜陳從容前行。面對山光水色、地方名物,我感嘆天地造化,也觸發(fā)人生感悟。說來有趣——有些極為熟悉、早有合稱、美稱的山景,竟然被我忽略。直到漸入老境、在無意中發(fā)現(xiàn)。 譬如,江南禪宗四大叢林之一所在地——金山,與遼金以來我國北方佛教圣地銀山,曾被稱為“南金北銀”。江南金山江天禪寺,是我多次禮拜、多次描述的景區(qū)。北京銀山塔林的路標,就在我家附近。多年來,對千里外的“南金”如數(shù)家珍,而對眼前的“北銀”,卻有些陌生! 鑒于此,深冬首場雪降臨之時,我懷崇仰之心前往銀山。 入昌平區(qū)、過十三陵、進延壽鎮(zhèn),便見到黑山寨附近的銀山。放眼四望,飛雪迷離。山如起伏的銀壁聳立。走近細看,些許裸露的崖壁,隱現(xiàn)銹鐵般深褐色山體。象征堅實的鐵色與隱喻柔麗的銀色相依而立時,剛柔相濟的道悟若近若遠。 面對銀山,自然先要關注多代高僧安息地——塔林。 早在唐代,這里便有華嚴寺。隨著百代興亡、時代演進,此地曾一度寺庵多見、梵唄聲聲、香煙縷縷,香客如云。嘆如今,多處禪林古建毀于天災、戰(zhàn)亂。僅留下古剎殘缺的地基、色調(diào)冷峻的片片塔林。 我忽生一念——不計古塔的數(shù)量。塔即佛、佛即塔。既懷真誠敬仰,何須數(shù)字相隨?只需知曉,這是中國現(xiàn)存遼塔數(shù)量最多的塔群風景區(qū)。自金元直至明清,歷經(jīng)600余年風霜雪雨足矣! 我漫步其中,靜心環(huán)顧。有的塔群高達數(shù)丈,有的塔群僅有數(shù)米。近距離凝視,會發(fā)現(xiàn)高低錯落有致,布局結構規(guī)整,造型精致美觀,均為八角形平面形。走近凝視,見塔身有多圖案浮雕。所表現(xiàn)的景物,線條優(yōu)美、如栩如生。銀山南麓峽谷內(nèi)矗立聯(lián)排塔林,最壯觀的是法華寺佛塔。 1300余年前的唐代,這里建有華嚴寺。遼代,山前建有寶巖寺。金代,該寺改建,稱為大圣延寺。明代重建,當朝欽賜寺名——“法華禪寺”。當時,該寺下轄七十二庵,是京郊一座名剎。寺內(nèi)多座僧瘞骨塔,為金代密檐式磚塔、元代喇嘛塔。周邊山地,相繼建造多座造型各異的僧塔。 嘆如今,當年輝煌一時的禪林建筑群已成殘跡。承天佑,寺內(nèi)名塔、寺外古塔連同說法臺、古怫巖、朝陽洞等古跡尚在。在冬雪迷茫、空曠沉靜的銀山上下,巍然矗立。 法華禪寺內(nèi)的金化佛塔,為5座密檐式磚結構墓塔。其中佛覺、 懿行、晦堂3塔為13層檐,圓通、虛靜2塔為7層檐,平面呈現(xiàn)正八邊形。塔基磚雕為蓮花須彌座,塔身四面,顯現(xiàn)假券門。門內(nèi)的佛像,雍容大方、寶相莊嚴、眉目慈善、神情親和。券面,以磚雕形式表現(xiàn)神采奕奕、裙帶飄揚的飛天仙女,四壁雕飾為菱花式假窗。仰觀塔頂?shù)牡耧?,既有仰月也有寶珠?/p> 最能體現(xiàn)我國佛塔藝術精美的古建遺存,當屬懿行大師塔。須彌座與斗拱勾欄平座構成塔基。雕有獅頭寶瓶等紋飾的須彌座,多款紋路出自精工巧匠。整體塔身除斗拱外,皆為花紋覆蓋,全塔造型既雄偉壯觀,也不失俊秀挺拔。 我以崇仰之念欣賞塔雕,而后,仰觀上峰,暢思與之相關的高僧大德。因為,視野之內(nèi)、峰巒一隅,留有唐代高僧鄧隱峰靜坐禪修的巖石。巨巖如臺,被今人稱作隱峰說法臺。平臺之側,古松盤踞、枝杈交錯如衣架,為一代高僧掛衣樹。 我恍然看到千余年前一段過往——自有聰穎、超然灑脫的鄧隱峰,受馬祖道一禪師點悟之后,游學八方,“冬居衡岳、夏止清涼”(衡山與五臺山)一日,忽生一念,健步來到幽州銀山,并選為道場。自此,各地高僧聞名而來,到此講經(jīng)說法。大小寺庵也陸續(xù)建成。銀山禪林與鎮(zhèn)江金山寺故有“南金北銀”之美談。 隱峰大師之后,到此演講、集聚信眾的大師相繼出現(xiàn)。通理、通圓、寂照、佛覺、晦堂、懿行、虛靜、圓通等知名法師相繼云游至此,播揚智慧。追憶到此,我瀏覽了一下景區(qū)管理處贈與的史料。當年,銀山佛事活動興旺時,常住僧人達500余人。高僧、和尚、尼姑圓寂后,皆安息于塔林之中。 我雖然沒有找到鄧隱峰安息的古塔,但可通過翔實史料,探看這位不尋常高僧的辭世之態(tài)——一日,大師來到五臺山,在金剛窟前笑問信眾:“諸方遷化,坐去臥去,吾嘗見之,還有立化也無?”信眾道:“有?!编囯[峰禪師道:“還有倒立者否?”信眾道:“未嘗見有。”鄧隱峰禪師于是倒立而化。讓旁人驚異的是,隱峰大師倒立圓寂時,衣服緊貼其身,無倒掛之狀。 一代奇僧,開創(chuàng)、興建了一方禪境,留下片片古塔,任由世人追念,也算是一段塵緣。盡管當年的盛況不在,但塔林猶存、銀山猶在。此處,依然是京城名景。 面對莊嚴塔林禮拜之后,我走出銀山,思量隱峰禪師圓寂時留下的幾句偈:“獨弦琴子為君彈,松柏長青不怯寒。金礦相和性自別,任向君前試取看?!?/p> 想到此,仰看上空。雖談不上“燕山雪花大如席”,也是紛紛揚揚瀟瀟灑灑。雪花無語、但得有緣,便滋潤萬物。此情此理,不知與高深禪理是否融通? 從銀山塔林走向延壽鎮(zhèn)途中,我做如此想…… 【作者簡介】馮新生(筆名:心聲,網(wǎng)名:京城散人)中國散文家、新聞紙媒資深記者。多家影響力網(wǎng)媒專欄作家。曾在省市級以上報刊上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雜文約7000余篇(首),獲獎若干。文集《茉莉香茶》、散文集《物華天寶》《游出滋味》《行者手記》。人民日報、央視網(wǎng)轉載多篇作品。北京廣播電臺文藝臺曾播放系列配樂散文。著述簡歷入載《中國文化名人大辭典》。 展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