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是一個皇帝死后,繼位皇帝和大臣商討給出的太廟祭祀用的稱呼名號,隋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廟號,一般只給予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皇帝上廟號。如漢朝廟號有漢太祖劉邦【劉邦的廟號是太祖,不是高祖,高是他的謚號。太祖高皇帝】,太宗劉恒,世宗劉徹,宣宗劉詢。世祖劉秀,顯宗劉莊,肅宗劉炟,當(dāng)然了,還有一些皇帝最開始也有廟號,被后世因功勞不夠而廢棄。廟號在三國謚號開始泛濫,自唐開始,除部分亡國皇帝之外,所有皇帝都有廟號,廟號的起名并非跟謚號和陵號一樣完全參照謚法,但也有一定的褒貶成分在。一般皇帝的廟號有相對的歷史公正性在,根據(jù)皇帝一聲的功績,可評定褒貶之意。一般來說 太祖、高祖開國立業(yè);太宗發(fā)揚光大;世祖、圣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譽,但也指世系傳承發(fā)生偏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愛孝順的賢主;圣宗是中興之主;哲宗、興宗、成宗、顯宗是守成之君;肅宗有中興意愿卻沒有成功,有心無力;憲宗、宣宗、景宗有功有過;寧宗過于懦弱;德宗遭遇動亂被迫逃亡;高宗由盛轉(zhuǎn)衰;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虛;文宗文弱無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順宗僅是過渡君主,影響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時間短且作為少;惠宗治國無方,江山殘破;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則應(yīng)用于較為悲情的亡國之君。 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皇帝廟號不乏明褒實貶者,而清朝皇帝的廟號,很少有貶義類型,這究竟是皇室對于先帝的尊崇,還是滿人嚴格控制士大夫言論的強權(quán)政治。有待商榷。 愛新覺羅福臨,清朝第二位廟號用祖的皇帝。一生并無顯著功績。而且率性意欲出家,根本沒有將國家重任放在心上,個人認為完全配不上世祖這個廟號。就他這種玩鬧的行為,應(yīng)該廟號為英宗,明褒實貶,尚未綻放的花朵。完全符合。 愛新覺羅 玄燁,清朝第三位廟號用祖的皇帝,康熙皇帝一聲功勛卓著,可是這個圣祖的 ,能否修改一下,美謚那么多,真是不理解用圣祖。就這種情況,唐玄宗都可以稱為唐圣祖了。 愛新覺羅胤禛,功勞也還行,卻迷戀煉丹修道,興文字獄,嚴法酷刑。用憲宗的廟號更勝世宗。 愛新覺羅颙琰,此人一生平淡。無甚功績可言,仁宗的廟號實在是不符,個人覺得顯宗比較適合。 愛新覺羅奕詝,咸豐在位期間動亂平凡,,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更是一蹶不振,放縱行為,意欲尋死。豈是一個文宗軟弱無能那么簡單,惠宗最適合不過了。 愛新覺羅載淳,少年繼位,太后臨朝,成年后出入煙花場所,導(dǎo)致性病喪生,廟號竟然是穆宗,應(yīng)該用熹宗 愛新覺羅載湉,有心無力,志向高遠,可無力擺脫慈禧太后的掌控,淪為傀儡。肅宗或者寧宗遠比德宗適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