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之溪 前一篇文章我們談了,祖國的總體面貌,這一篇我們來了解,我國的山川名岳的概況。 從大山開講吧,畢竟我們的祖國是從西往東一級一級的海拔高度在下降。大山都在西部。 祖國的最西邊是帕米爾高原,這個高原與眾不同,土壤極少,千仞萬壑,他的實質(zhì)是一座石頭高原,是一個山結(jié),被稱之為萬山之祖,因為亞洲很多大山都是在此交匯。 1、昆侖山,長達2000多公里,眾多海拔5000到7000多米的山峰直達云霄。他在中國神話故事里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最古老的仙山。他將祖國的西藏和新疆分開來。起于帕米爾高原,一直深入到四川,他還連接了把顏卡拉山脈,最后,到了橫斷山脈相會。 2、喜馬拉雅山脈,他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脈,和北方的昆侖山脈、東方的大雪山共同構(gòu)成了世界屋脊。這個山占地面積大概有200萬以上平方公里,這一地區(qū)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乃至5000米以上。這座山將亞洲的南面和北方隔開了,南方成了印度次大陸。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就屬于此山。 3、從昆侖山再往北,就是天山山脈了,這個山知名度不如昆侖山和喜馬拉雅山,但是他的好大險峻,不遑多讓,也是連綿3000公里以上,西天山有一截都在國外,中天山和東天山在在祖國新疆境內(nèi),他將新疆分為了南疆和北疆。天山再往北,就是阿爾泰山,這兩山將北疆圍成北疆準(zhǔn)格爾盆地;天山和昆侖山將南疆圍成了另一個盆地,這就是新疆所說的三山加兩盆的地形。這些就是我國西部的主要大山,太大了。 以上這些大山由于太大,條件惡劣,所以本身基本沒有人文歷史遺留,只是大山與大山之間,有綠洲有洼地,所以才有人類的活動。 接下來我們再往西走,到了中國的地理中心蘭州,有一座山橫亙在天山和蘭州之間,他叫祁連山。此山綿延1000多公里,平均高度4000米。這座山有歷史痕跡,公元前,北方是匈奴,南方是羌人,他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任務(wù)就是隔絕兩大蠻族的結(jié)合。匈奴所聚的山北一代,水草豐美,被稱為河西走廊,是匈奴人從事農(nóng)業(yè)的富饒地區(qū)。位于甘肅永昌縣的胭脂山是祁連山的分支,出產(chǎn)化妝品——胭脂。公元前二世紀(jì),漢匈之戰(zhàn),匈奴失敗,河西走廊歸附中國,匈奴人悲歌:“奪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守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從此轉(zhuǎn)衰。 再往東北方向走,又有一座山,他的名字叫陰山。主脈橫亙在黃河“幾”字形的北岸,及河套之北,綿延六百公里,高度在12000米左右。是古代以農(nóng)業(yè)為主的中華民族跟以游牧為主的一些游牧民族的最北分界線。陰山以北由于雨量小、風(fēng)沙大,山下以北基本都是沙漠戈壁,以至于中華人的屯墾只限于陰山以南。唐朝詩人有句流傳千古的詩句:“不教胡馬度陰山”,就來源于此。中國古代,只要中華人控制了陰山,北方游牧部落就很南壯大并南侵。 陰山直直南下,就到了秦嶺,他橫亙在西安以南,和渭河平行,主要山脈,東西700公里,平均高度2500米,他的峻霄有效的將中國中部隔斷,他的尾巴和淮河的發(fā)源地遙遙相結(jié)。這就是中國本部的南北分割線。此線以北是華北地理人文系統(tǒng),以南是江南地理人文系統(tǒng)。秦嶺有中國最出名的“棧道”工程,誰控制了棧道誰就有主動權(quán)。 桐柏山和大別山。事實上是秦嶺的尾巴,橫臥在淮河跟長江之間,是北方蠻族入侵華北大平原時中華人的最后防線。他們是長江防線的前衛(wèi)。突破此防線長江以北的重鎮(zhèn)襄陽和漢口便無法拒守,長江天險就喪失一半。五胡十六國、宋金、宋蒙對恃就是依靠這兩座山來進行防御的??谷諔?zhàn)爭就是以大別山為根據(jù)地和日冠周旋的。那時大別山被稱為中華民族的脊梁。 五嶺。事實上它不是一個整體的大山,他只是五個獨立的山脈,從西到東1000多公里。五嶺分別為越城嶺、都萸嶺、明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他們組成了亂山系統(tǒng),因在中心地理上的南部,因此又叫南嶺。他是長江流域跟珠江流域的界碑。公元前三世紀(jì),秦王朝贏政的遠征兵團在大庾嶺上鑿出一條山道,中國勢力開始到達珠江流域。 除了以上大山還有很多人文山岳。 人文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宗教圣地居山而建,浙江:天臺天、山西五臺山、江西龍虎山、四川峨眉山、安微黃山、廬山、湖北武當(dāng)山。以上山脈由于各有特色,人類活動、生產(chǎn)生活都與之相關(guān),所以還更加岀名,在此不多做介紹。 有道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在道: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文/玉之溪 圖/網(wǎng)絡(luò) 『原創(chuàng)首發(f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