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六)虛勞

 紫菜館1990 2020-10-11

【概說】

虛勞是由臟腑虧損,元氣虛弱而致的多種慢性病證的總稱。凡稟賦不足,后天失調,病久失養(yǎng),積勞內傷,久虛不復,而表現為各種虧損證候者,都屬本病范疇。本病證候雖繁,但總不離乎五臟,而五臟之傷,又不外乎陰陽氣血。歸納起來,有陰虛、陽虛、陰陽兩虛之分;有氣虛、血虛、氣血兩虛之殊;有本虛而復感外邪,或邪羈久延致損等因之不同。

虛勞之病,臨床并不少見。只要使用辨證論治,整體治療,善于掌握補益虛勞的胸穴和補虛的方法及時機,確能收到滿意的效果。針灸可以扶助臟腑,補益氣血,調理陰陽。在正氣虛弱,不能抗病或祛除病邪時,適當地配合補益腧穴,可以扶助正氣,增強體煩,提高機體適應力和抗病能力?,F代醫(yī)學一些慢性或消耗性疾病,可概括在本篇虛勞范疇之內者,可參閱木篇進行辨證治療。

根據五臟常見的虛勞證候,歸納為氣虛(肺氣虛和脾氣虛)、血虛(心血虛和肝血虛)、陽慮(心陽虛、脾陽虛和腎陽虛)、陰虛(肺陰虛、心陰虛、脾陰虛和腎陰虛)四類。臨床多相互兼見,例如脾腎陽虛、肺腎陰虛、肺脾氣虛、心肝血虛、肝腎陰虛、心脾兩虛、心腎不交、腎之陰陽俱虛等錯綜復雜的病證?,F將以上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大類型的證治及病案舉例,分述如下。

【辨證施治】

氣血陰陽與五臟的關系是:氣虛之證、以肺、脾二臟為主;血虛之證,與心、肝、脾三臟關系密切;陰虛之證,尤以心、肺、肝、腎為主陽虛之證,與脾、腎二臟關系密切。

陽虛之證:衛(wèi)陽、心陽、脾陽不足,均與腎陽關;陰虛之證,心陰、肺陰、胃陰不足,均涉及腎陰。因此,臨證應首先辨清陰、陽、氣、血,在分別陰、陽、氣、血的基礎上,結合互臟見證,進行論治,實為本病辨證施治的總則。臨證還必須根據疾病發(fā)展過程中的證候變化,善于掌握病情的轉歸,進行治療。

大抵病程較短者,多傷在氣血,可見有氣虛、血虛及氣血兩虛之證:病程較長者,多傷及陰陽,可見有陰虛、陽虛及陰陽兩虛之證。病久者人多證候復雜,治療較為困難。

1.氣虛

(1)肺氣虛:

主證:氣短自汗、時寒時熱,聲低怯,或兼咳嗽,平時易于感冒。面白,舌淡,脈象軟弱.

治則:補肺益氣。

取穴:針補太淵、肺俞或合谷。肺氣根于腎,亦可加補腎之太溪,益腎固元。

若自汗不止者,針補合谷、大椎,益氣固表以斂汗。

若氣陰兩虧,證見潮熱汗自出者,可補合谷(補氣),三陰交先少瀉后多補,益氣和營。

(2)脾氣虛:

主證:飲食減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息乏力,大便溏薄。

面色萎黃,舌淡苔薄,脈象軟弱。

治則:健脾益氣。

取穴:針補足三里、陰陵泉。

若兼見胃脘脹滿,嘔吐噯氣者,加瀉公孫和胃降逆;兼有食滯者,加刺四縫穴;若中陽不振,腹中有寒,腹痛里急者,加瀉灸阿是穴散寒止痛。

若清氣下陷,便瀉不止者,針補合谷、足三里,升陽益氣、益脾以止瀉。

此外,由于肺脾氣虛,衛(wèi)外之力不足,容易感受外邪,經常感冒,邪氣內侵,正氣愈傷,如此反復不,乃至虛而不復??稍谖锤忻爸畷r,常灸足三里。或針補合谷、陰陵泉,或補肺俞、脾俞,每隔5~7日針1次,補益肺脾以治其本。

氣虛之證,雖以肺脾為主,但肺氣不足,每多心氣亦虛;肺脾氣虛,又可導腎氣不足。早期著重在脾肺,而晚期必累及心腎,可參考心、腎陽虛治法。至于肝病累及于脾、可按脾氣虛論治。

2.血虛

(1)心血虛:

辯證:心悸怔忡,記憶減退,多夢少寐,面色不華。舌質色淡,脈細或結代。

治則:養(yǎng)血安神。

取穴:針補神門、心俞、三陰交,類似養(yǎng)心湯之效。

(2)肝血虛:

主證:頭暈日眩,驚惕不安,耳鳴,脅痛,婦女月經澀少,則閉經,肌膚甲錯。面色蒼白,舌淡或青紫,脈象弦細或細澀。

治則:補血養(yǎng)肝。

取穴:針補三陰交、曲泉;或補肝俞、膈俞或三陰交。

若驚惕不安,加瀉大陵鎮(zhèn)心安神;脅痛加瀉間使行氣通絡。

如肝病日久,內有瘀血,或婦女經閉不行,可瀉三陰交、歸來祛瘀生新。因病久血虛氣衰,需與針補補養(yǎng)氣血之穴配合應用。

血虛之證,雖以心肝為主,但多與脾有關。血虛的形成,一是化源不足,二是出血過多。脾氣虛衰,化源不足,因致血虛;而亡血過多,亦由肝不藏血,脾不統(tǒng)血所致。所以不論心血虛或肝血虛,都必須配合補脾益氣之腧穴。肝脾腎三經之交會穴、血證要穴三陰交,是血虛之證之要穴,常取補施治。

3.陽虛

(1)心陽虛:

主證:心悸自汗,神倦嗜臥,心胸憋悶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蒼白,舌淡或紫暗,脈象細弱或結代或虛大無力。

治則:溫通心陽。

取穴:瀉灸心俞、厥陰俞,溫通心陽;或補神門、關元,溫補心陽。若胸部憋悶疼痛者,加瀉內關或間使理氣通絡止痛;或加瀉膈俞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2)脾陽虛;

主證:飲食減少,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寒,面色菱黃、腹中冷痛,腸鳴泄瀉,甚則完谷不化,每因受寒或飲食不慎而復發(fā)。舌淡苔白,脈象虛弱。

治則:溫中健脾。

取穴:艾灸神闕,補灸脾俞,溫補脾陽;或瀉灸中脘,艾灸神闕、關元,類似附子理中湯加減之效。如腹中冷痛,便溏不止者,加瀉灸天樞散寒止瀉。若食后嘔吐,加瀉內關和中止嘔。

(3)腎陽虛:

主證:惡寒肢冷,五更泄瀉、下利清谷,腰背痠痛,遺精陽痿,尿頻或失禁,面色蒼白,舌淡苔白,或舌體胖有齒痕,脈象沉遲。

治則:溫補腎陽,兼養(yǎng)精血。

取穴:針補關元、腎俞、太溪。類似右歸飲之效。

若下利清谷不止者,著熏助陽益氣,可灸神闕、關元,補脾俞。

若五更泄瀉,針補太溪、上巨虛,針天樞先少瀉后多補,溫腎固腸止瀉。

若陽虛水泛,浮腫顯.尿量減少,腹部膨脹,甚則陰囊水腫、心悸者,補灸中極,灸水分,瀉陰陵泉,溫陽利水消腫。

若見喘息短氣,動則喘甚,乃為腎不納氣,可補氣海、太溪納氣定喘。

《金匱要略·疵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中云:“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毙a關元、腎俞、復溜,滋陰以戀陽,補納腎中真陽之氣。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中云:“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jié)M,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可補關元、陰陵泉,艾灸神闕,兩補脾腎陽氣。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中云:“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蹦凶訜o子而所見前脈,是真陽不足,精血虛少,以致精液稀薄,不能授胎所致??裳a腎俞、三陰交、命門或關,補真陽益精血,使其陽氣充沛,精血旺盛,則能授精而成胎,陽虛之證,多由氣虛逐漸發(fā)展而來。心、脾、腎三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脾陽不足日久,可導致腎陽不足;腎陽不足,又可引起脾陽虛弱.所以脾腎陽虛可同時并見。心陽不足,多源于命門火衰,故臨床.上心腎陽虛可同時出現。因此,脾陽不振,心陽不足,腎陽虛憊,都可配補關元穴,補腎陽,益心陽,溫脾陽。

4.陰虛

(1)肺陰虛:

主證:干咳無痰,咽部干燥,甚則失音,潮熱盜汗,面色潮紅。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象細數。

治則:養(yǎng)陰潤肺。

取穴:針補太淵、復溜,瀉尺澤。

(2)心陰虛:

主證:煩躁失眠,心悸不安,虛煩盜汗,潮熱,面色潮紅,咽干?;蛏嗨樯?,舌紅少津,脈象細數。

治則:滋陰養(yǎng)心。

取穴:針瀉神門,補復溜、三陰交。類似天王補心丹之效。

若火旺而煩躁不安,口舌生瘡者,可瀉神門、中極,清心瀉火,導熱下行。若加補三陰交可以育陰。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中云:“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笨蔀a心俞,補三陰交,養(yǎng)血安神,清心除煩。

(3)脾陰虛(胃陰虛):

主證:口干唇燥,食欲不振,大便燥結,甚則干嘔,呃逆。面色潮紅,舌光少津,脈象細數。

治則:養(yǎng)陰和胃。

取穴:針補復溜瀉內庭,足三里先瀉后補。

(4)肝陰虛:

主證:急躁易怒,頭痛眩暈,耳鳴,眼干畏光,視物昏花,或視力減退,或肢體麻木,筋惕肉酶。面色潮紅,香紅少津,脈弦細數。

治則:滋養(yǎng)肝陰。

取穴:針補曲泉、復溜?;蜓a肝俞、復溜,或加補三陰交。

若頭痛、耳鳴較重,或筋惕肉者,針補復溜、曲泉,瀉太沖,滋養(yǎng)肝陰,平肝潛陽;兩目干澀,畏光,視力減退者,針補肝俞、三陰交,養(yǎng)肝明目;脅痛者,針瀉期門(或間使)補復溜、曲泉,滋陰養(yǎng)肝,理氣止痛。

(5)腎陰虛:

主證.眩暈,耳鳴耳聾,口干咽痛,潮熱顴紅,發(fā)脫齒搖,或遺精腰瘦,兩足痿弱。舌紅少津,脈象沉細。

治則:滋補腎陰。

取穴:針補復溜、太溪或腎俞。多尿加補中極以固溺。

陰虛之證,五臟俱有,但以肝腎為根本。其他三臟之陰虛,久延不愈,最終多累及于肝腎。五臟之間,亦多夾雜并見,臨床上以肺腎陰虛、肝腎陰虛為多見。因此,肺腎陰虛或肝腎陰虛,多取補腎經之母穴復溜,滋陰以養(yǎng)肝、潤肺。

另外,陰損日久,必損其陽;陽虛日久,陰隨陽衰,均可導致陰陽俱虛。治宜滋陰助陽,可補關元、太溪、復溜。

【病案舉例】

病例1腎陰不足,心火偏亢(遺精、盜汗和少寐)

張X×,男,35歲,南陽縣綜合公司職工。1970年3層14日初診。

主訴:患心跳氣短,頭暈眼花已4年。

現病史:患者因作會計工作,熬夜用腦過度而得。4年來經常頭暈服花,兩眼干,巔頂部痛,心跳氣短,因氣短而吃一頓飯常要休息幾次,多夢少寐,咽干。1966年至67休養(yǎng)年余,又曾以神經官能癥在精神病院治療年余,效果不佳又在本院治療無效,限感苦惱。

現在證:近2年又患遺精,滑精與夢遺交替出現,嚴重時1日或隔日精泄1次。黃尿濁。近5個月來,右側面部三叉神經痛。1年來左側胸脅疼痛。近20多天盜汗,后半夜醒后方知汗出,汗出如洗。兩小腿肚痛甚,影響行走。舌苔薄白浮黃,脈象虛數。

辨證:腎陰不足,心火偏亢之遺精、盜汗和少寐證候。

治則:清心火滋腎陰以治其根本。

取穴:針瀉陰部,補復溜。

效果:二診后,盜汗汗量少,次數亦少,遺精未發(fā);五診后,盜汗治愈,遺精與滑精均未出現;八診后,伴有頭暈眼花、心跳、咽干及多夢少寐等癥狀治愈。五診后至今,盜汗、遺精及滑精一直未發(fā);十一、十二診鞏固療效。

按依其病因、脈證、兼證和病史,本例系腎陰不足,心火偏亢之虛勞證。心火偏亢,擾及神明,神不守舍,心神不寧,則多夢少寐,心煩?!昂篂樾闹骸?,心火旺動,逼液外泄,則盜汗。腎水不足,精血虧虛,不能上承,則頭暈眼花.兩眼干澀,咽干。腎之陰虛則精液不藏,精關不固而精液滑泄。腎陰不足、封藏失職,心火偏亢,擾動精室,則夢遺時作。陰虛不能上榮,虛火上炎,則出現三叉神經痛。本案總由腎陰不足,心火偏亢所致,故施用清心火滋腎陰之法。針瀉心經的部穴陰部(既清心火,安心神,又治盜汗),針補腎經母穴復溜(滋腎陰固精關,榮筋涵木),不僅遺精、多夢少寐和盜汗治愈,其他虛虧癥狀隨之亦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因于遺精,遺精治愈,滑精亦隨之而愈。此案施用一個處方、一個治則,而能治愈盜汗、遺精和多夢少寐心煩等證,是因其病機相同,謹守病機之故。

病例2命門火衰,精氣虛寒(陽痿、腰痛病)

田××,男,32歲,南陽地區(qū)建筑一公司職工。1973年5月20日初診。

主訴:患陽痿、腰痛已18個月。

現病史:18個月來,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精液早泄。平時頭暈眼花,腰痛,下肢無力,尿急,排尿無力,常有余瀝,尿液混濁,脈象沉細無力。既往病史:右下肢肌肉萎縮已3年。

辨證:命門火衰,精氣虛寒之陽痿、腰痛等證候。

治則:溫補下元。

取穴:針補關元。每隔1~2日針治1次。

效果:三診后,陽痿、尿急及尿液混濁和排尿無力減輕:十診后,陽痿、腰痛基本治愈;十三診痊愈。

隨訪:1973年9月19日患者告知此病針愈。

按本例系真陽不足,命門火衰,精氣虛寒,氣化失常,下元不固之虛勞證候。所出現一派復雜的癥狀,均為真陽不足這一病機所致,故針補關元(溫真陽益真氣),施用溫補真陽之法而收效。

病例3心脾兩虛(眩暈、心悸和失眠)

程××,女,50歲,南陽防爆電機廠職工。1984年4月5日初診。

主訴:患眩暈已2個月。

現病史:2個月前因勞累引起頭暈目眩,如坐舟車,耳鳴,惡心,經本廠醫(yī)院治療好轉。近]個月來,又因勞累、食欲不振而頭暈目眩加重,并出現心悸心跳。心電圖檢查診斷:竇性心動過速。特來針灸治療。

現在證:頭暈目眩,耳鳴,心慌心悸易驚,短氣,失眠,飲食減少,兩下肢疲軟無力,每因活動眩暈加劇,甚則惡心欲嘔。舌苔薄白,脈象細微。

辨證:心脾兩虛之心悸、眩暈和失眠等證候。

治則:補益心脾。

取穴:針補神門、三陰交。每隔1~2日針治1次。

效果:二診后,睡眠較好,驚怕減輕:三診后,睡眠尚了,驚怕治愈,頭暈、心跳、氣短減輕,兩下肢較前有力,仍夜間出現耳鳴;四診后,伴有癥狀均有明顯減輕,僅覺下肢痠困無力和耳鳴;七診后,因有20多天未來針治,頭暈心跳、失眠復發(fā),飲食減少;十一診后,失眠、心悸又治愈;十二診痊愈。

隨訪:1984年7月10H患者告知治愈。1985年2月2日再次告知治愈未復發(fā)。

按依其病因、脈證、兼證和病史,本例系心脾兩虛,營血虛少之虛勞證候。針補手少陰心經的原穴神門(補心安神)和足三陰經的交會穴三陰交(養(yǎng)血益脾),補益心脾,類似歸脾湯之效。施用補益心脾之法,不僅眩暈治愈,與其病機相同的心悸、失眠和兼有癥狀亦隨之治愈。

病例4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健忘、失眠等?。?/p>

卦×,男,17歲,南陽電廠職工家屬。1983年12月28日初診,

主訴:患健忘、失眠已半年之久。

現病史:因在高中上學用腦過度而得。半年來后腦部熱木痛,運動后更為明顯,入睡遲多夢,心煩急躁,入寐不實易醒,醒后不易入寐。平時易怒煩躁,口干,遇事易忘,記憶力減退,理解力尚可。因健忘、失眠和頭腦不清而休學。舌尖紅,脈象細數。

辨證:陰虛火旺,心腎不交之健忘、失眠證候。

治則:滋陰清火,交通心腎。

取穴:針瀉神門補復溜。每隔1~2日針治1次。

效果:三診后,睡眠較好,頭腦較前清醒;七診后,睡眠恢復正常,醒后頭腦清楚,白天頭腦仍不清,記憶力較前好轉,精神尚好;十診后,頭腦清醒;十一至十三診鞏固療效。

隨訪:1984年9月25日患者父親前來告知孩子的病在此治愈。

按本例系心火亢盛,腎水不足,陰虛火旺,心腎不交之虛勞證候。故出現失眠和伴有頭腦不清,心煩急躁,易怒,口干等癥狀。失眠在前,健忘在后。由于失眠日久,頭腦不清,影響記憶,故而健忘。舌尖紅,脈象細數,屬于陰虛火旺之征。因此,施用補北瀉南,滋陰清火之法,針補復溜(滋陰補腎),針瀉神門(清心安神),類似黃連阿膠湯之效。

以治失眠為主,健忘可隨失眠的減輕而減輕,可隨失眠的治愈而治愈。

病例5心氣心血兩慮(心動過緩)

田××,男,59歲,南陽農校教師。1974年10月7日

初診。

主訴:心跳氣短已10個月。

現病史:10個月來,每因勞累或休息不好時,出現心跳、氣短、頭暈、乏力,脈搏40~44次/分鐘,時覺心臟如束。

休息后脈搏60次/分鐘。平時多夢少寐,易驚,眼昏。血壓17.3/9.3kPa。脈象沉遲有間歇。心電圖提示:竇性心率。既往病史:有胃病史,吐酸食少。30年前患過十二指腸潰瘍。

辨證:心氣心血兩虛之心動過緩證候。

治則:補心氣養(yǎng)心血。

取穴:針補合谷、神門、三陰交。每隔1~2日針治1次。

效果:三診后,氣短心跳減輕;五診后,心跳氣短明顯減輕,脈搏54次/分鐘:七診后,每頓飯后脈搏70次/分鐘,已無間歇;八診治愈。

隨訪:1982年7月患者針治風濕,告知此病針愈未發(fā)。

1992年此病復發(fā),又在此針愈。

按本例屬于人參養(yǎng)榮湯證。心氣不足,無力鼓動心臟,故出現氣短,心跳,心率間歇;心血不足,神不守舍,則少寐,易驚;氣血虧虛,不能上奉于頭目,則頭暈,眼昏;脈象沉遲無力,正是心脾肺氣虛,營血不足之故。故針補合谷(補氣有益于益心氣)、神門(補心氣)、三陰交(養(yǎng)血益脾),

施用補心氣養(yǎng)心血之法而收效。合谷與三陰交配伍有八珍湯之效,神門與三陰交配伍有歸脾湯之效,合谷與神門配伍,補益心氣。以上三穴配伍,具有人參養(yǎng)榮湯的功效。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