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 從古至今也是遺留下來很多的神話故事和民間俗語,像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wèi)填海等等,并且老人們也是常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等等,那么你知道這“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中出了除了無后,另外“兩孝”指的是什么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些這“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出處,根據(jù)史書記載,這句話的出處是著名的儒家代表,孟子,孟子我想大家都比較熟悉,他是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孔子并稱“孔孟”孟子的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等等。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后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后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舜在娶妻的時候,沒有告訴自己的母親,就沒有做到后代的責任,君子認為還是告訴父母比較好,當然了這“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其中最“無后為大”就是說沒有子嗣,并且也是“不孝”中最大的一個。 那么另外的“兩孝”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吧,根據(jù)史料記載,原本世俗中有五不孝,分別是不贍養(yǎng)父母,貪財,好勇斗狠,喝酒賭博,懶惰為五不孝,后來因為古代的語言和現(xiàn)代的語言不同,而“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并且這“無后”也不是子沒有子嗣,而是說子女沒有盡到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當然了這“無后”是第一孝。 這第二孝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其中指的意思就是說家中的生活很貧困,并且自己的子女也是不思進取,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 子女還不去工作去贍養(yǎng)父母,這是為第二不孝,這第三孝就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特別的順從父母之意,就算父母有錯,子女的不僅不加以改正,而是還順從,這樣就陷親情為不義。 這就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剩下的“兩孝”,總得來說第一孝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不娶無子,絕先祖祀”這三孝,不過我想這也是古人為了讓我們可以好好的對待的親人而說的俗語,只不過把“無后為大”說成了三孝中最大的一種不孝,所以我們也一定要認真對待自己的親人和他人,謹記尊老愛幼的美德,那么作為看官的你現(xiàn)在知道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