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氣針法 即針后令患者疼痛處活動活動,看有無改善,再決定繼續(xù)捻針或換針。 引氣針法具體操作如下: (1)先決定針刺穴道??缮先∠?,左取右,右取左,下取上,或者循經(jīng)取穴等。 (2)進針后有酸麻脹等感覺時,即為得氣現(xiàn)象,然后一面捻針一面令患者患部稍微活動,病痛便可立即減輕,表示針穴與患處之氣已經(jīng)相引,達到疏導(dǎo)及平衡作用,可停止捻針,視情況留針或起針。 (3)如病程較久,可留針時間長,中間必須捻針數(shù)次以行氣,可令病患再活動患部引氣。 (4)如病在胸腹部,不能活動,可用按摩或深呼吸,使針與患處之氣相引,疏導(dǎo)病邪。 例如:治胸悶胸痛,針內(nèi)關(guān),然后令患者深呼吸,可立即舒暢。 引氣針法簡單實用,且在不明虛實證狀前亦可使用。但必須能使病痛部位自由活動或易于按摩,因此必須在遠隔穴位施針。 如用“束骨”治后頭痛, 用“公孫”治前頭痛, 用“陷骨”治太陽穴偏頭痛, 用“中渚”治腰痛,“ “支溝”治腿痛, 取穴均只一穴,立即止痛, 引氣針法的功用是居最大原因的。 如 坐骨神經(jīng)痛,針健側(cè)靈骨、大白兩穴,并令患者腰腿活動,亦可立即止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