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一份份知識存在腦中,但卻難以與日常生活相關聯(lián),并解決現(xiàn)實問題——“脆弱知識綜合征”,正成為當代學生們的普遍病癥,孩子們變得懶于思考,好奇心與求知欲也漸漸丟失。當教育系統(tǒng)尚無法解決這一問題時,家庭教育如何對癥下藥,進行自救?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從親子溝通、孩童視角與邏輯思維三個方面,給到家長切實可行的建議。
文丨周瀅瀅 編丨Travis
當下,過于繁重的學業(yè)壓力、知識和現(xiàn)實脫鉤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正讓越來越多孩子患上一種“脆弱知識綜合征”。
這是哈佛教授戴維·珀金斯提出的,在今天的教育環(huán)境下,一種十分普遍的病癥:孩子們看似學到了很多知識,卻只是儲存在腦海里的一塊塊“惰性知識”,不能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更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
“脆弱知識綜合征”患者,也呈現(xiàn)出一種思維方式上的“疲態(tài)”:不會思考、更懶于思考,求知欲和好奇心蕩然無存。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學校教育當然應該轉變教學方式,為孩子提供更多時間、精力去自主發(fā)現(xiàn)和探索。
但是,在現(xiàn)有條件下,當教育這個龐大的系統(tǒng)不能得到根本地改變時,我們的家庭教育,是否可以進行某種“自救”?
曾經(jīng)獲得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的科幻作者,同時也是清華大學物理學碩士、經(jīng)濟學博士的郝景芳,就在中讀APP上所開設精品課程中,為普通家庭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自救方法”。
郝景芳不僅一名跨界教育從業(yè)者,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她看來,處在這樣一個時局變幻和技術爆炸的時代,呵護每個孩子內在的好奇心,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其實是每個人學習和成長的重中之重。
如果社會和學校,不能提供這樣的環(huán)境,那么家庭教育,更要創(chuàng)造出這一環(huán)境。
郝景芳
具體怎么創(chuàng)造?簡而言之,就是“將發(fā)現(xiàn)的樂趣,留給孩子”。
麻省理工學院認知心理學教授克萊爾·庫克,曾做過一個實驗,觀察孩子對不同形式玩具的探索興趣, 他發(fā)現(xiàn):
如果一個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總是一成不變,缺少發(fā)現(xiàn)的樂趣和驚喜,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對它失去探索興趣,久而久之思維也容易被固化;
反之,學習環(huán)境和周圍世界的不確定性,才有可能激發(fā)孩子探索的好奇心,去探究事物背后的運行規(guī)律。
與此類似的還有很多研究,它們都指向一個規(guī)律:那就是,保持學習環(huán)境的神秘感和不確定感,才能激發(fā)孩子更多自主發(fā)現(xiàn)的樂趣。
郝景芳認為,對家長而言,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啟示。
如果在學校傳統(tǒng)教育體系下,沒有辦法做教學方式的改良,何不在家庭環(huán)境中,為孩子營造一個具有神秘感和不確定感的學習氛圍,呵護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和好奇心?
況且,想要做到“將發(fā)現(xiàn)的樂趣,留給孩子”,并不需要家長有多么高深的知識水平、也無需具備一定的科學背景,只需要注意自己的溝通技巧、以孩童的眼光去陪伴孩子即可。
如果在此基礎上,能引導孩子去思考一些“大的問題”,那將激發(fā)孩子更廣博的探索熱情。
親子溝通方式
影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對于腦袋中天然充滿好奇和問號的孩子來說,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待解的謎團。
但是為什么?
有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世界的好奇會越來越少,直至成為一個對一切都感到麻木、無動于衷的“無聊的大人”;
而有的孩子卻始終充滿旺盛的求知欲,并在各自領域有更持久的專注和熱情。
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固然和學校教育是否呵護了孩子的好奇心有莫大關系,但是郝景芳認為,滲透在日常生活中更為點滴的家庭教育方式、親子溝通話術,其實也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
親子之間的溝通方式的不同,將影響孩子看待世界的方式。
換句話說,如果想讓孩子在生命中葆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那么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也應該盡量呈現(xiàn)一種探究的口吻。
最常見的溝通內容,就是應對孩子拋來各種千奇百怪、腦洞大開的“十萬個為什么”。這些來自孩童的發(fā)問,簡直就是一堂堂天然的、現(xiàn)成的“親子溝通小課堂”,如果將它們忽視或者浪費了,將是多么可惜。
那么,對于絕大多數(shù)沒有科學背景的父母來說,具體可以怎么做?外灘君梳理了郝景芳給到的建議,總結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則:
1. 引導孩子回顧和梳理,自己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的
這是非常討巧的溝通方法,卻是很多家長都會忽視的一步。
當孩子問了一個問題,我們先不要忙著對問題本身產(chǎn)生探討,而是跳脫出來看待它,反問孩子“你是怎么想到這個問題的呢?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疑問?”
這樣一個看似“多此一舉”的反問,其實是在幫助孩子有意識地鍛煉、梳理自己的思維過程。
比如,當孩子問出“為什么人用兩條腿走路”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反問他,“你是怎么想到這個問題的?看到什么讓你產(chǎn)生這個好奇?”
這時候,孩子會試著復述自己內在的思考過程:
因為看到其他動物,都是用四條腿走路的,
只有人用兩條腿走路,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 …
通過復述自己“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問題”,其實是在幫助孩子更完整地展現(xiàn)一個問題產(chǎn)生的來龍去脈,引導他們從原本可能無意識的提問,到有意識的觀察、發(fā)現(xiàn)和經(jīng)驗對比,將一個孤零零的問題,變得豐富和立體。
這個對話本身,就是一個鍛煉邏輯思維、激發(fā)求知欲的過程。
2. 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自己給出合理解釋
郝景芳相信,培養(yǎng)孩子思考能力的關鍵,其實是在孩子內心深植一種信念:相信自己所處的客觀世界,從根本上是可以被認識、被理解和被改變的。
這種信念具備與否,決定了孩子在他的一生中,是會孜孜不倦地去主動了解和探索這個世界,把來龍去脈搞清楚;還是被動地適應和接受事物本來就是如此,滿足于蜻蜓點水式地看世界。
在童年時期,根植這種信念,尤為重要。
因此,當孩子問出“為什么”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滿足于答案的提供,盡管這樣看似更有效率地提高孩子的知識儲備,但卻“因小失大”。
比起了解多少知識,重要的是讓孩子掌握一套內在的思維方法、相信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邏輯思考去探究,這才是真正的受益終生。
比如,當孩子問“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想要科學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具備瑞利散射這樣的大學物理水平知識,甚至也不一定能回答準確。
對于家長來說,我們并不需要給出一個最科學、全面的答案,而是要做一個“助產(chǎn)士”,多進行一些反問,讓孩子始終保持旺盛的探究熱情,并想辦法自己去驗證對錯真假。
孩子:“為什么天空是藍色的?”
反問:“你覺得是為什么?”
孩子:“我想是因為地球外面罩了一個藍色的氣球!”
進一步反問:“那你有沒有辦法去證明,這個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呢?”
雖然孩子的想法更天真、更腦洞大開一些,但是,這樣的探究過程,其實和科學家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的思考過程一致。
這種反問式的溝通,正是“孵化”孩子邏輯思維、科學思維的絕佳土壤。
以“孩童眼光”
去激發(fā)孩子的科學思考
作為孩子成長中的重要引領和陪伴者,我們不能被動地等待孩子拋來的“十萬個為什么”,還應該主動出擊,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主動挖掘更多有意思的問題。
想要做到這一點,也不難。郝景芳建議,家長只要遵循科學思維的一些基本要素,就可以讓孩子像科學家那樣去發(fā)現(xiàn)和提問。
1. 通過“對比”和“分類”,鍛煉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一切邏輯思維活動的第一步。如果一個孩子觀察能力很弱,就不可能產(chǎn)生好奇和問題。
如何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是,玩“分類游戲”。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威廉厄姆在他的著作《為什么學生不喜歡上學》里提到:初學者和專家在思考過程中的本質區(qū)別,其實就是“分類”的能力。
初學者只能看到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表層結構和表面聯(lián)系,比如蘋果和梨都屬于水果,電視機和冰箱都屬于家電;
而專家能夠發(fā)現(xiàn)事物和事物之間更潛在、深層的聯(lián)系,比如,他們會將手機和人體器官劃分到一個類別,因為從本質上來說,手機也是人類感官的延伸。
這也是為什么,專家在看待世界的時候,往往比其他人看得更透徹,分析問題也更深入。
分類能力,其實是我們大腦認知世界、化繁為簡的關鍵能力。任何一種“分類”,都建立在一定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
日常生活中,萬事萬物都可以成為孩子進行“分類游戲”的對象。
比如,讓孩子觀察不同動物之間、不同水果之間有哪些區(qū)別?有多少種方法將它們進行分類?在游戲過程中,他們會興致盎然地進行觀察和比較。
每當孩子能夠進行不同角度的“分類”,就意味著他對事物的觀察、認識,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同時也鍛煉了思考能力。
2. 通過“因果現(xiàn)象”,進行問題啟發(fā)
除了玩“分類游戲”這一方法,經(jīng)常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因果現(xiàn)象”,也能引起孩子的極大熱情。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有著無窮無盡被忽視的“因果現(xiàn)象”。如果我們能做一個有心人,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的“因果現(xiàn)象”重新“撿起”,就會成為孩子取之不盡的探索寶藏。比如:
為什么玩滑滑梯會往下滑而不是往上滑?
為什么下坡會上坡更省力?
秋天到了樹葉為什么變黃?
… …
生活中一切有趣的、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其實都可以讓孩子開動腦筋去思考和探索,而不是一定要等到學了相關的力學原理、生物學知識,才能去回答這些問題。
探究這些問題,不僅讓孩子對世間萬物保持新奇感,也為孩子“提出猜想、印證假設”的邏輯思考能力,打下基礎。
3. 引導孩子提出假設和猜想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或者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都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提出假設和猜想,“你認為答案可能是什么?”
當然,在做假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允許孩子任何天馬行空的想象,包容他們的一切荒謬、幼稚的想法。
接下來,只需要問孩子,“有什么辦法,可以證明你說的是對的?或是錯的?”讓孩子動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邏輯去探索,自己的猜測有多大的合理性,這就完成了從“大膽假設”到“小心求證”的探索過程。
總而言之,我們只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孩童,以同樣新奇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陪孩子一起去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世界的奧秘,就可以了。
從邏輯思維出發(fā)
探索“更大的問題”
長久以來,我們常常將“邏輯思維”這個概念,和理工科學習相聯(lián)系。認為一個孩子的數(shù)理化學習好,就意味著他有比較好的邏輯思維,反之亦然。
其實,邏輯思維能力,并不僅限于此,它有著更廣闊的含義和體現(xiàn)。
換句話說,一個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強,還應該在數(shù)理學科之外的語文、歷史、地理等各類學科的學習中,有所體現(xiàn)。比如,他更擅長寫作中的邏輯表達,在實際問題處理上也更富有調理。
郝景芳提出,未來的世界,需要孩子們發(fā)揮自己更為綜合的邏輯能力,而不僅僅是在某一個單項領域。
這些年來,很多全球知名學府千奇百怪的考題,也反映出這一趨勢。
比如,經(jīng)常不按套路出牌的牛津大學考試題目,就曾出現(xiàn)過這樣的考題:
“谷歌比我們更了解自己嗎?”
“你更想成為一部小說還是一首詩?”
“你更想成為吸血鬼還是僵尸?”
這些看似無厘頭的考題,與其說在考察學生的想象力、知識儲備,還不如說是在綜合考察學生更全面的邏輯思維能力。
它需要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全面、辯證的分析解讀,對腦海中存儲的信息進行篩選甄別,并合理地組織好語言,做到清晰的表達。這一整套流程,都需要邏輯思維能力的支撐。
當然,未來的考試題目、面試題目,還會變得更加開放和出其不意,需要學生能夠真正做到通匯貫通,具有跨學科的邏輯思維能力。
更可況,當孩子們走出校園,走向工作崗位,職場和社會上的挑戰(zhàn)將更加復雜,越是沒有明確答案的“考卷”,越需要學生有自己的邏輯判斷和分析能力。
在《我們的孩子,會生活在更好的時代嗎?》一文中,郝景芳曾提出,未來的世界格局和社會發(fā)展,迫切要求我們的孩子能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從更宏觀的歷史角度,理解人類整體文明,應對更為復雜的挑戰(zhàn)。
也就是說,包括邏輯思維在內,更為綜合的通識素養(yǎng),將成為未來孩子必備的硬核能力。
具體而言,怎么從邏輯思維入手,培養(yǎng)孩子具備跨越科學、人文、藝術等多種學科知識和能力的通識素養(yǎng)?
作為一名科幻作家、宏觀經(jīng)濟研究者、同時也是一名兒童教育從業(yè)者,郝景芳立志于探索一整套通識素養(yǎng)的啟蒙方法。其中,她認為最關鍵的抓手,就是提出與孩子相關的“大問題”。
什么是“大問題”?就是那些在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十分重要,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很多領域先賢都曾思考和探索過的、需要跨越不同學科的重要問題。
的確,在某個領域做出貢獻的杰出人士,正是被這些難以解答的、特別抽象宏觀的“大問題”所驅使,進而推動自己不斷專研和思考。
外灘君曾經(jīng)采訪過的一些“學神”,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也十分癡迷于某些“大問題”,比如歷史愛好者想要追求“歷史的真相是什么”、編程愛好者的“大問題”則是“技術能否改造世界?”
因此,我們不妨先觀察一下孩子對什么事物感興趣,再從這一興趣出發(fā),引導孩子去思考一些內涵更廣、格局更高的“大問題”。
當你觀察到孩子對公主裙、對迪士尼娃娃特別迷戀,就可以提煉出一系列關于 “人類是怎樣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大問題,從表面的視覺之美,漸漸拓展到人類文明中其他形式的美,與美有關的故事。
如果孩子對汽車、機械玩具感興趣,就可以梳理出“能量是怎么來的?”“人類如何獲取更大的能量?”等大問題,引導他們發(fā)散思維去尋求答案。
當然,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也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大問題”,或是被你想象不到的“大問題”所吸引,成為指引他們一生不懈求索的原動力。
在今天的教育環(huán)境下,面對“脆弱知識綜合征”這一全球性難題,其實,家長只要扮演好一位天真的“發(fā)問者”,始終將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樂趣留給孩子,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智慧啟迪,也是可以實現(xiàn)的“教育自救”。
注:本文整理摘編自《智慧教養(yǎng)》
閱讀3500+篇優(yōu)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