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營造了一個彩色的世界,經(jīng)典的電影作品,很多是音樂與畫面的美妙融合。 我們喜歡一部電影,也許是因為動人的情節(jié), 也許是因為里面美麗的場景, 也許,是愛上了美妙的電影原聲音樂。 天下功夫出少林。1982年耗資200萬元中國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問世,影響空前,火遍神州四海。那時全國各地有無數(shù)的熱血青年在看過電影后唱著《少林少林》和《牧羊曲》,模仿廣告海報上的李連杰黑虎掏心的造型,嘴里念叨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投奔少林寺。鄭緒嵐唱的抒情《牧羊曲》清澈純凈甜美動人生動活潑悅耳之極無論男女老幼幾乎都能哼上幾句“野果香,山花俏,狗兒跳,羊兒跑”。當然也捧紅了日后到香港直至好萊塢發(fā)展的一代武打巨星李連杰,可見電影和歌曲對人們的影響之大。 眾星云集的美國動作片《Con Air(空中監(jiān)獄)》講述了英雄與劫機囚犯的故事,是部令人難忘的好萊塢經(jīng)典。 片尾曲《How Do I Live(不能沒有你)》由美國90年代最受歡迎的鄉(xiāng)村歌手Trisha Yearwood (特麗莎·耶爾伍德)演唱,并獲得了第70屆奧斯卡最佳歌曲提名獎。 Faith Hill演唱的《There You'll Be》是電影《珍珠港》片尾曲,也是它的主題曲,奧斯卡金曲之一。一部愛情讓位于戰(zhàn)爭的電影,一首氣勢恢宏不亞于當年Celine Dion《My Heart Will Go On》的歌。 《活著》經(jīng)典旋律 《活著》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張藝謀的巔峰之作,同樣這張專輯也是趙季平電影配樂作品中的經(jīng)典之一。 這部影片的配樂出現(xiàn)的最多的曲子就是“似水流年”,為趙季平先生所作,吸收了西北秦腔戲曲素材,很好的運用和發(fā)揮出民族樂器民族音調(diào)的特點。板胡與二胡相交織,曲調(diào)悠長凄涼,很符合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面對生勢沉浮的悲歡與無奈。 影片始終貫穿著一段安靜的旋律。無論是喜的高潮還是悲的高潮,背景音樂都是這段曲子。導演將曲子精心編排進不同的環(huán)境中,賦予曲子不同含義,給觀眾不同的感覺。如在福貴從部隊回到小鎮(zhèn)上時,一年沒有見到爹的鳳霞開心的拉著爹在石子路上奔跑,樂聲緩緩響起。 通常,在影片中表現(xiàn)歡樂的場景,背景音樂往往節(jié)奏明快,而在這里,導演大膽采用安靜的旋律,反而更能顯示出人物內(nèi)心的安詳、幸福,這樣的快樂只當是苦中作樂吧。 演員的出色表演,也為影片增色不少。男主角葛優(yōu)也是傾盡全力學秦腔,把一個歷盡磨難的福貴演繹的淋漓盡致,而鞏俐雖默默在葛優(yōu)的男一號光環(huán)下,但是卻極好地詮釋了一個典型由封建向現(xiàn)代的轉(zhuǎn)變,歷經(jīng)艱辛的苦命女人的掙扎形象,惟妙惟肖的、傳神地刻畫了人物的形象。 《肖申克的救贖》是一部很勵志、很男人的影片。 當一切都陷入低谷的時候,千萬不能放棄信念和希望,學會忍耐、學會運用智慧,珍惜身邊的朋友,這部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影片給我們的啟示是不言而喻的。 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安迪為了聽聽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女主角蘇珊娜所唱的詠嘆調(diào)(這個詠嘆調(diào)抒發(fā)蘇珊娜對自由的向往),而寧愿被關(guān)黑監(jiān)一個星期。后來獄友跟他說這樣不值得。安迪回答說:值得,所聽的音樂會留在他的腦子和心里,有些東西是監(jiān)獄的高墻關(guān)不住的。為了信念,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那堵黑暗的高墻和鐵絲網(wǎng)后邊,能夠聽到這么一段感人的旋律,真的讓人莫名的興奮,難怪安迪愿意鋌而走險。 法國電影《佐羅》、主題曲《佐羅之歌》、童自榮和阿蘭德龍 佐羅是我們最初的也是永遠的英雄,也留下了太多我們對少年時光的回憶。 當年,我們聽著童自榮、程曉樺、還有邱岳峰大師的配音,一段段經(jīng)典的對白在耳邊響起,仿佛穿越時空的回聲。那熱血與俠情,正義與公理再次涌上心頭。那曾經(jīng)年少輕狂、騎馬仗劍,英雄救美的夢想如死灰復燃一般,一發(fā)不可收。 今天就讓我們再來領(lǐng)略這支《佐羅之歌》和阿蘭·德龍的風采吧。 《時光倒流七十年》(似曾相識) 影片的同名主題曲《Somewhere In Time》,原名為《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是由俄羅斯作曲家拉赫馬尼諾夫于1934根據(jù)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第24首小提琴隨想曲的主題改編完成的一首鋼琴協(xié)奏曲,再由配樂大師,大名鼎鼎的英倫音樂人John Barry(約翰·巴里)改變而成我們電影中聽到的這首《Somewhere In Time》。 該曲獲得了1980年奧斯卡最佳電影音樂獎。帶著鮮明的約翰·巴里特征:溫柔多情、纏綿悱惻。在寧靜的豎琴伴隨下,柔和的長笛獨奏出了一支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弦樂不露鋒芒地開始進入的時候,帶來一種溫暖、纏綿的感覺,隨即以明亮的音色替代了長笛,抒發(fā)出心中難以遏制的激情。當這一旋律又在獨奏鋼琴上以柔和 、纖細的音色再現(xiàn)時無形中喚起一種來自遙遠時空的失落與憂傷…… 看過電影又聽過這首曲子的人,有不少將它視為一生最喜愛的曲子。 《辛德勒名單》主題曲 選自同名電影 荊棘的圍墻 無法困住辛德勒 傾家蕩產(chǎn)也好,只要 受種族歧視的猶太人,能逃離 但,終究抹不去這苦難 1974年10月9日,奧斯卡·辛德勒逝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鄉(xiāng)的茲維塔齊爾山上,每年都有許許多多幸存的猶太人及其后代來祭奠他。 奧斯卡·辛德勒,一個真實的人物,在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的名單》贏得了七座奧斯卡金像獎之后,辛德勒成了一種象征。在20世紀那場最殘酷的戰(zhàn)爭的憂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根據(jù)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由美國電影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約翰·威廉姆斯)創(chuàng)作的該片配樂獲當年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獎。 這是貫穿全片的主旋律,在影片的很多地方都出現(xiàn)過,在14段配樂中最為突出,也是廣大音樂愛好者最熟悉的。這段配樂取自片尾,這時,畫面上是如下情景——幾十年后,當年被辛德勒拯救的一千多名猶太人帶著他們的后代,來到了辛德勒的墓前,每人拿著一塊小石頭,放到辛德勒的墓碑上,場面莊嚴肅穆。這段旋律就在這時響起并久久的持續(xù)下去,極為婉轉(zhuǎn)、哀傷的旋律由小提琴大師帕爾曼深情的演繹著,傳達著一種極為復雜的心情。看著電影的這一幕時,聽著琴聲,能讓人忍不住流下淚來。 開場均勻的鼓點加上悠揚輕快的琴聲,開篇就如此既恢宏又有趣,令人不禁莞爾一笑。 而后一大段纏纏綿綿的小提琴聲又加入進來,在依然跳躍活潑的中國鼓點背景下,如泣如訴,搖曳生姿,昭示著歷史流轉(zhuǎn)下作為一個微個體,主人公末代皇帝的一段不由自主的命運人生。 后段的絲竹聲又非常具有廣東音樂的喜感色彩,活色生香,柔情婉轉(zhuǎn),富含東方情調(diào)。 |
|
來自: 公司總裁 > 《影視曲/音樂會/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