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尹遜波 配圖:尹遜波 / 編輯:清懿 《國家寶藏》中于謙守護的國寶不是一件,總共有十件,又因為是商朝和周朝時期的青銅器,因此也被稱為商周十供,由于孔子的特殊地位,所以很多帝王都會來祭祀孔子,祭祀就需要禮器,因此孔府收藏了很多珍貴的禮器,而這組商周十供卻有著不一樣的含義。商周十供亦稱“商周十器”,分別是木鼎、冊卣、犧尊、亞尊、伯彝、蟠夔敦、寶簠、饕餮甗、夔鳳豆、四足鬲,其中,木鼎、亞尊和冊卣三件為商朝時期所造,其余七件為周代所造,這十件禮器形制古雅、紋飾精美,底蘊厚重,原為宮廷所藏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是青銅器中難得的精品。商周十供中,又以商朝時期的木鼎和亞尊最為珍貴,清朝的文物鑒定專家馮云鵬鑒賞過這兩件文物,對其也有所評價,馮云鵬贊嘆木鼎“望之有光,奪目驚人,真希世至寶,允為古器之冠”,亞尊“可與木鼎相伯仲”,中華民國總統(tǒng)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其也是一個收藏夾,對這兩件文物也贊嘆有加,他曾評價木鼎“為十器之冠,真奇寶也”,亞尊“朱紫燦爛,古器盎然”。而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很多文人都曾經(jīng)對商周十供都有所記載和繪制。孔府珍藏的“商周十供” 就是乾隆皇帝在第5次親詣曲阜祭祀孔子時頒賜給孔廟的,孔府敬謹(jǐn)收藏,秘不示人,只有重大祭祀活動才請出陳設(shè)。如今,“商周十供”陳列于曲阜的孔子博物館,社會各界人士都可以進(jìn)入博物館觀賞。乾隆皇帝,曾11 次親臨北京文廟、8 次親詣曲阜孔廟祭祀孔子,這是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那么乾隆皇帝為什么要多次到曲阜祭祀孔子,又為什么要御賜“商周十供”呢?其一,清朝是少數(shù)民族滿族入主中原,雖然建立了清朝,但是畢竟人數(shù)少,文化也不如中原的漢族,因此清朝的統(tǒng)治者積極的謀求與漢族知識分子的合作妥協(xié),以鞏固其政權(quán)的合法性,其中最有意義的措施就是尊孔崇儒,沿用歷代帝王對儒家的政策,康熙和乾隆都曾到孔廟祭祀孔子。而乾隆皇帝則更是比以前的皇帝的規(guī)格更高,不僅數(shù)量最大,規(guī)格也非常的高,御賜商周十供的這次祭祀,乾隆皇帝的母親也一起來了,在此之前,乾隆曾頒賜給京師太學(xué)“周范銅鼎尊等十事”,太學(xué)是中國古代的國立最高學(xué)府,乾隆皇帝已經(jīng)御賜了禮器,而孔子作為天下讀書人甚至皇帝的老師,更應(yīng)該獲得更高的禮器。其二,乾隆皇帝多次來到孔府祭祀孔子,而賞賜商周十器是在第5次,除了賞賜京師太學(xué)的觸動之外,主要愿意還是對孔廟所陳列的禮器感到不滿因,乾隆在之前祭祀孔子的時候發(fā)下,孔廟里陳列的禮器“犧象諸尊”都是漢朝時候所造,年代不夠久遠(yuǎn),外觀也不夠古雅,不足以表達(dá)對孔子的崇敬,于是他就在皇宮收藏的文物中挑選了十件賜給孔廟,以匹配孔子尊重的地位,乾隆對孔子的尊敬之心可見一斑。至于為何一定要選用商周時期的器物,而且周朝時期的器物最多,那是因為乾隆皇帝認(rèn)為孔子一生都在致力于恢復(fù)周禮,而孔子有“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的議論。用商周時期尤其是周朝的器物祭祀孔子最符合孔子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