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一出聲便俗”的云林生活:清潔僅次于高潔 | 倪瓚山水畫臨摹賞析

 光鹽書畫 2021-01-13

關(guān)于清潔與高潔

明人搜輯的《云林遺事》中記載:一次,倪瓚留客住宿,夜里聽到咳嗽聲,次日一早就命入仔細尋覓,有無痰跡。仆人找不到,假說痰吐在窗外梧桐樹葉上,他就叫趕快把葉剪下,丟在離家很遠的地方。

倪瓚還有一傳說:"吳王"張士誠之弟張士信,一次差人拿了畫絹請他作畫,并送了很多金錢。倪瓚大怒,撕絹退錢。不料,一日泛舟太湖,正遇到張,被痛打了一頓,倪瓚當時卻噤口不出一聲。事后有人問他,他答道:"一出聲便俗"。倪瓚曾作一詩以述其懷:"白眼視俗物,清言屈時英,富貴烏足道,所思垂令名。"

倪瓚家中富有,博學(xué)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年,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倪瓚擅畫山水和墨竹,筆法多披麻皴,早年畫風(fēng)清潤,受趙孟頫和黃公望影響,筆法多披麻皴。晚年變法,以側(cè)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shù)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書入,有晉人風(fēng)度,亦擅詩文。

洪武七年,卒,時年七十四歲,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容膝齋圖》 元/倪瓚  74.7X35.5cm

現(xiàn)收藏地臺北故宮博物院 

《容膝齋》作于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時年七十二,畫贈其友檗軒,檗軒藏之三年,再請云林補題,寄贈潘仁仲醫(yī)師。容膝齋是潘仁仲休閑居處,采「一河兩岸」構(gòu)圖,筆墨極為淡雅,山石土坡以干筆橫皴,再用焦墨點苔,畫樹墨色層次較多,近坡皴多染少,特覺清勁,畫面簡逸蕭疏,入逸格!

這張倪瓚晚年的經(jīng)典作品是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山水專業(yè)本科生必臨的一幅佳作!

以下是《容膝齋》臨摹步驟圖

倪瓚的用墨比較清淡,筆中的水分也比較少,以中鋒用筆來勾勒樹的時候還需要注意其中的變化,另外樹的結(jié)構(gòu)可以用九宮格的方式來定位置,注意主干兩邊的疏密變化!買毛筆的話需要一套狼毫筆更適合初學(xué)的人!

這是前后兩樹的畫法,注意前后的長短濃淡大小的相間

三棵樹時,除了前面說的變化外,還需要注意樹與樹之間的變化

加入第四棵樹,這時要區(qū)分出兩個樹叢的變化!

連勾帶皴出石頭,用筆需要中鋒中還有許多變化

以折帶皴畫坡

畫躲在樹后面的房子,亭子坐落于沒有一點筆墨的平臺之上,也就是說你的一點點的毛病都十分容易暴露。亭子可以稱為畫面的畫眼,因此最好能夠在其他紙上反復(fù)練習(xí),等到足夠熟練再上正稿!

以折帶皴畫遠山,以最淡的墨色對石頭進行渲染

給坡石點上苔點,注意苔點上的墨色變化

最后再稍微收拾一下整個畫面,使輪廓更顯分明

如果你有一手小楷的功底,那么就可以將原畫上作者的題款寫上,感受一下作者畫畫的感受!


以下請欣賞倪瓚作品

 《江渚風(fēng)林圖軸》 元/倪瓚  紙本水墨  59.1×31.1cm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六君子圖軸》 元/倪瓚  紙質(zhì)   61.9 ×33.3 cm
上海博物館藏

倪瓚生活于元代后期,其時文人繪畫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紙本山水畫的“干筆皴擦”筆墨技法已經(jīng)完善,而《六君子圖》為早年之作,頗有黃公望的神韻。

圖上有倪瓚題:“盧山甫每見輒求作畫,至正五年四月八日,泊舟弓河之上,而山甫篝燈出此紙,苦征余畫,時已憊甚,只得勉以應(yīng)之。大癡(黃公望)老師見之必大笑也。倪瓚。”知倪瓚此時45歲,而黃公望長他32歲,其時已是77歲老者。黃公望曾以10年時間為倪瓚畫《江山勝覽圖》淺絳山水卷,長2丈5尺多,倪瓚推崇他,尊稱“老師”,可知兩人相交之深。后黃公望見此圖,并欣然題詩圖上:“遠望云山隔秋水,近看古木擁坡陁。居然相對六君子,正直特立無偏頗。大癡贊云林畫?!贝藞D名“六君子”,應(yīng)該就是從這首詩中來。

構(gòu)圖依然是典型的倪畫“三段式”:一水間隔兩岸,近岸土坡陂陀,挺立著六株古木,據(jù)辨析是:松、柏、樟、楠、槐、榆樹,背后河水茫茫,遙遠的天邊是起伏的山峰,意境清遠蕭疏。這時倪瓚的筆墨風(fēng)格也趨成熟:勾、皴用筆燥而靈動,山石以其特色的折帶皴勾、皴,而土坡則兼用披麻皴乃至解索皴,使土和石的形態(tài)及質(zhì)感更為分明;樹分別以2株和4株聚合,枝干挺拔,彰顯“正直特立”,而樹葉則2株以線勾,4株為點葉,點劃有別,濃淡相間,錯落有致。以干筆在樹身和坡石的結(jié)構(gòu)折轉(zhuǎn)處及暗部略施擦筆,然后以淡墨破染,濃墨點苔,達到結(jié)構(gòu)扎實,層次分明的效果。

此圖以樹喻君子,這正是宋元以來文人繪畫借物寓志的一大特色!


《漁莊秋霽圖軸》 元/倪瓚  紙質(zhì)  96.1 ×46.1cm

上海博物館藏

《漁莊秋霽圖》是1355年秋紀年:至正十五年,作者時年55歲)作者寄居在友人王云浦漁莊時的作品。作者在十八年后(1372年)重見此畫時感懷往昔,補題詩款。全詩如下:

江城風(fēng)雨歇,筆研晚生涼。

囊楮未埋沒,悲歌何慨慷。

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

珍重張高士,閑披對石床。


 《琪樹秋風(fēng)圖軸》 元/倪瓚   紙質(zhì)   62 ×43.3 cm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以淡墨側(cè)鋒皴出坡上喬柯拳石,濃墨寫細竹三五莖,平淡而醒目,蒼古中有秀潤之氣。倪瓚的作品,畫面總是平遠小景,疏疏落落,悄無人影,枝頭無綠葉,僅有蕭疏瘦硬的干枝,具清冷、寂寞、淡然之意。

《虞山林壑圖》  元/倪瓚。紙本墨筆  94.6×34.9cm  

館 藏(美)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

《虞山林壑圖》于倪瓚去世前兩年完成,用筆用墨更見蒼潤古雅。柔和的干筆冷漠超然,內(nèi)斂自持。寧靜清亮的畫面使之成為作者晚年盡悟人生、安于現(xiàn)實的精品之一。

作者自提詩云:

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題詩。

此日交歡意,依依去后思。

《王繹楊竹西小像》 元/倪瓚 紙本  27.7×86.8cm

現(xiàn)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楊竹西小像》由王繹執(zhí)筆畫人物,倪瓚補景。畫中楊謙在策杖前行,他頭戴烏帽,身穿長袍,須髯下垂,面相清癯、磊落有神,兩眼前視,略帶微笑,情態(tài)慈祥。所立石坡旁邊有石堆點綴,枯松襯景為倪瓚筆。

畫中有倪瓚題云:“楊竹西高士小像,嚴陵王繹寫,句吳倪瓚補作松石。癸卯二月?!?/span>

元代畫家間配合完成作品猶盛,此是一例。

 《紫芝山房圖》 元/倪瓚  紙本水墨  80.5x34.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紫芝山房圖》以水墨畫河岸、疏樹、竹林和小亭,對岸山巒起伏,構(gòu)圖簡潔,具清逸蕭疏之趣。此幅墨色淡雅,側(cè)筆寫山石輪廓,蒼勁沉著,畫竹之筆尤為遒勁有力,是云林精品。臺北故宮的館藏,質(zhì)量果然!

《秋亭嘉樹圖》 元/倪瓚  紙本  立軸  114x34.3cm

 現(xiàn)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館

《秋亭嘉樹圖》圖中繪平坡遠岫,草亭嘉樹,廣闊的江面上露出汀渚一角,反映了作者人畫俱老,淡泊自守的情懷。畫面取三段式構(gòu)圖,畫面簡潔而層次分明,用筆尖峭秀逸,樹干皆雙勾,稍事皴染,樹葉點法富于變化。墨色較為干淡,僅以濃墨點苔,提出精神,為沉寂的畫面融入了些許生氣。

《江岸望山圖軸》 元/倪瓚

該幅111.3x33.2cm;詩塘18.3x34.1cm

臺北故宮博物院

倪氏早年從董巨入手﹐五十幾歲時,山石全用披麻長皴﹔至六十歲則漸入荊關(guān),筆簡氣壯。晚年則是明顯的折帶皴法,呈現(xiàn)靜穆蕭疏的風(fēng)格。該幅畫高樹空亭,隔岸望山,山上長皴,未成折帶,利用苔點,深淺皴法及留白的運用,將山石立體實感呈現(xiàn)而出,氣勢雄壯,與其晚年渴筆皴擦之冷峻堅實的山石較不同。清吳升曾評此畫:“皴法全用大披麻﹐得巨然神髓。迂翁畫大抵平遠山峰,不多作樹;似此高崖峭壁,具太華削成之勢;大小樹點葉紛披,都非向來面目,乃知此翁繪妙中掃空蹊徑,有如許大手筆也?!?/span>

《梧竹秀石圖》 元/倪瓚  紙本水墨  縱96x39.5cm

現(xiàn)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繪湖石挺立,高梧疏竹映帶左右,其中竹兩竿,一濃一淡,怪石一塊。竹竿以中鋒運筆,從根至梢,粗細得體,濃淡相宜;竹葉順枝而出,濃淡相疊,以現(xiàn)向背。石則用淡墨皴擦,重墨點苔,圓勁渾厚。此圖筆墨清潤,層次清晰,意境清遠。

《古木竹石圖》 元/倪瓚  64.3x37.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繪坡石間疏竹數(shù)叢,枯樹兩株,竹子的濃而濕潤的用墨與枯樹和坡石的干而淡的用墨相間,富有層次感,境界清曠,意境簡遠,呈現(xiàn)出一片清靜幽遠的氣象。

《古木幽篁圖》 元/倪瓚  88.6x3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畫中筆法疏率,畫樹以鹿角法,畫石以折帶皴,二者皆用淡墨干筆,畫竹葉亦以介字點法。

平坡上大石一堵,枯樹矗立,兩旁幽篁細竹相襯。淡墨寫枯樹干挺枝疏,竹葉以濕筆點畫,挺勁灑脫。石頭用干筆則鋒勾皴,濃墨點醒,層次向背分明。全畫筆墨簡淡,風(fēng)格秀逸。

布局簡潔是倪云林畫的特色,該圖亦通過一石、一樹、數(shù)竹這極簡之景構(gòu)成一個荒寒蕭疏的。

云林所謂“逸筆草草 不求形似”,不是說形似不重要,而是要超越形似,進入到另一個層次——這就是逸的世界,我觀云林之畫,愛其高潔之味也!

《林亭遠岫圖》 元/倪瓚  87.3x31.4cm

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中繪高樹修竹草亭,遠山起伏,遠近隔江相望,行筆用墨較簡逸。

《水竹居圖 》  元/倪瓚  紙本設(shè)色  5.5 x28.2cm

《元倪瓚水竹居圖》本名《水竹居圖》,此圖青綠設(shè)色繪江南初秋景色,遠岫平林,山前溪水渚坡,坡上雜樹五株,樹后茅屋叢篁,是作者中年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此圖畫法謹嚴,用筆圓潤渾厚,有董、巨遺法。寫一仙居景致,平靜的水面環(huán)繞著一段坡石,幾株大樹簇生其上,枝葉扶蘇。樹后一岸邊空地上,樹間茅舍掩映,屋后竹林茂密。遠處高大山坡下,林木蔥郁,相比而生。整個畫面彌散著幽靜、清涼的氣氛。

《幽澗寒松圖軸》 元/倪瓚 紙本墨筆  59.9×50.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The End

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聯(lián)系后臺免費獲取高清大圖~


【往期回顧】

唐寅筆下的冬日詩情

唐寅筆下的桃花源——事茗圖賞析與技法圖例

夏圭溪山清遠圖臨摹賞析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