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陳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最后一個朝代,從公元557年陳霸先取代南梁建立南陳,到公元589年陳后主被隋文帝所派的隋軍俘虜,南陳的國祚一共只有32年,卻出現(xiàn)了5位皇帝。話說南梁的梁武帝蕭衍在位晚期篤信佛教,廣建佛寺勞民傷財,甚至不惜四次出家導致朝政荒廢,國內(nèi)各種矛盾日積月累,終于在“侯景之亂”發(fā)生后得以完全爆發(fā)。由于侯景宣揚屠殺,號稱“若破城邑,凈殺卻,使天下知吾威名”,使得南朝的政治、經(jīng)濟和人口均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南方士族也從此徹底走向衰弱,而出身寒門的陳霸先則憑借軍功迅速崛起。在追隨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亂”以后,陳霸先先是襲殺了政治對手王僧辯,然后陸續(xù)征服了各方反對勢力,將四分五裂的南朝重歸一統(tǒng)。最重要的一點是,他依靠強大的戰(zhàn)斗力頂住了北朝(北周和北齊)的數(shù)次進攻,從而成功避免了南朝的提前覆亡。待到積累了足夠的政治資本以后,陳霸先便逼迫梁敬帝蕭方智禪位,正式建立陳朝,史稱“南陳”。陳霸先在位時舉賢任能,政治清明,使得江南動蕩的局勢漸趨穩(wěn)定。只可惜天不假年,陳霸先只當了三年皇帝便去世了,遺詔自己的侄子陳蒨(qiàn)即位,是為陳文帝。這里值得一提的是,陳霸先唯一的兒子陳昌本應該是太子,但由于彼時陳昌作為質(zhì)子被扣留在北周,而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陳霸先在彌留之際只好退而求其次——傳位給自己的侄子陳蒨。后來,北周又放回陳昌,意在給南陳制造內(nèi)亂。陳昌在回歸途中,果然自恃是曾經(jīng)的太子,不識時務地寫信要求陳文帝讓位,而且言辭很不客氣。就在陳蒨左右為難之際,其心腹大將侯安都自告奮勇地獻上一計——名義上去迎接陳昌,然后趁機將其推入長江淹死,對外則宣稱“陳昌在江中因船壞溺死”,此舉也暫時穩(wěn)住了南陳建國之初動蕩不安的局勢。 陳文帝陳蒨在位時勵精圖治,勸課農(nóng)桑,興修水利,讓江南的經(jīng)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也就是這段時期,南陳國勢日盛,百姓安居樂業(yè),歷史上稱之為“天嘉之治”。另外,陳文帝還有一點為世人所熟知,那便是他和男寵韓子高(一說是歷史上唯一的“男皇后”)的“愛情”故事——被后人無數(shù)次改編成小說和影視劇。公元566年,在位七年的陳文帝去世,年僅15歲的皇太子陳伯宗繼位。由于新皇帝年幼,南陳國事都掌握在其叔父——安城王陳頊(xū)手中。兩年后,陳頊廢陳伯宗自立,是為陳宣帝,其太子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陳后主——陳叔寶。陳宣帝在位時意欲重振南朝國威,在公元573年曾派名將吳明徹大舉北伐,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度占領了北齊的淮、泗之地。歷史證明,如果陳宣帝能夠乘勝而進,那么很有可能一舉攻滅處于內(nèi)亂之中的北齊,但由于陳宣帝的偏安之心作祟,戰(zhàn)略錯誤地命令吳明徹停兵淮南,從而坐失了滅齊的良機。直至四年以后的577年,彼時北齊已經(jīng)被北周攻滅,陳宣帝才再次命令吳明徹率軍北伐。結果南陳的北伐大軍在與北周爭奪徐、兗之地時被擊敗,大將吳明徹被俘,江北及淮南之地也盡數(shù)被北周奪走,北伐功虧一簣。公元583年,陳叔寶繼位,而此時北周也已經(jīng)被楊堅建立的隋朝所取代。一方面,陳后主在位時耽于酒色導致朝政荒廢;另一方面,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楊堅在先后解決北方突厥之患和吞并西梁之后,開始謀劃大規(guī)模渡江作戰(zhàn)——意在攻滅南陳,一統(tǒng)天下。公元588年,經(jīng)過數(shù)年準備,隋文帝命晉王楊廣為尚書令統(tǒng)籌各路兵馬,率五十多萬大軍進行南征。比較有意思的是,言路閉塞、沉湎于酒色的陳后主直到隋軍開戰(zhàn)一個月以后才收到消息開始組織抵抗,而且在防御建康時不聽蕭摩訶等將領的建議,導致陳軍被各個擊破。很快,隋軍殺入建康,陳后主被俘,南陳宣告滅亡。總體來說,南陳作為南朝的最后一個王朝,其疆域與三國的東吳相差無幾,所以整體實力較弱。雖然建國之初抵擋住了北朝的數(shù)次進攻,后來甚至還有北伐的壯舉,但終究只是曇花一現(xiàn)。歷史再次向我們證明,偏安一隅的政權沒有哪一個能逃脫被滅亡的命運。參考資料:《陳書》、《梁書》、《南史》、《資治通鑒》、《魏晉南北朝史》相關歷史很簡單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