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說過紅旗渠,也知道有“紅旗渠”牌香煙,但是那份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震撼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 回到歷史現(xiàn)場,林縣人民一錘一釬戰(zhàn)太行,他們頭上巨石嶙峋、腳下萬丈深淵,在峭壁林立的太行山間鑿出了一條令世界驚嘆的人工天河,用“紅旗渠”鑄就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之魂,創(chuàng)造了敢叫山河讓路的偉大壯舉。 決心修渠 因為缺水,河南林縣人民曾經(jīng)熬過無數(shù)個不堪回首的苦難歲月,甚至發(fā)生過“因水上吊”的悲劇。 抱著“定叫山河換新裝”的決心,1960年春節(jié)剛過,林縣縣委書記楊貴跟三萬多修渠民工,自帶口糧、被褥和簡易的工具,匯集到晉冀豫三省交界的漳河邊。 (圖:楊貴在工地召開動員大會) 按照修建計劃,紅旗渠工程要穿過太行山的懸崖峭壁,把漳河攔腰截斷,還要劈開老虎嘴等50多座山,鑿?fù)?span>42個山洞,架起幾十座橋梁,修建一條高4.3米,寬8米,長76公里的總干渠,向南把漳河水引入林縣境內(nèi)的分水嶺。 然而,要在太行山的懸崖絕壁上鑿開一條水渠談何容易? 懸崖開洞 青年洞——懸掛在雄險的太行山山腰,是紅旗渠總干渠整個工程難度最高,危險最大的咽喉工程。 青年洞地質(zhì)堅硬,據(jù)說,普通的鐵錘鋼釬常常一連數(shù)十下才能打出一個小白點,而借來的風(fēng)鉆機,只鉆了30厘米就毀掉了40多個鉆頭。 (圖:掄錘打釬) 為提高工程進度并解決通風(fēng)問題,修渠大軍采取了增加開挖面的辦法。 在洞外壁的懸崖峭壁上開鑿出5個旁洞,這樣便把整個青年洞工程分割成六段,雙向施工,大大提高了工程進度。 飛虎神鷹 當(dāng)修渠工程進行到牛嶺山的鸻鵡崖時,修渠大軍在初戰(zhàn)告捷的同時,誰也沒有料到,死神卻一步步向他們靠近了。 崖上坍塌一塊幾方大的巨石,落于二嶄平臺上,甩擊后碎成大大小小多塊石頭,順著坡度滾落下來,當(dāng)場砸死九名民工,另有三人重傷致殘,修渠進度被迫在鸻鵡崖段暫停了。 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工程指揮部決定成立由十二名勇士組成的排險隊,逐一鉤掉山上松動的懸石。 這些排險隊員們,每天懸掛六個小時,有時像壁虎一樣伏在峭壁上,有時像雄鷹一樣在藍天下飛來蕩去。 他們用繩索捆住腰,手持長桿抓鉤,身上背著鐵錘、鋼釬等工具,凌空作業(yè),用抓鉤和鋼釬把險石一個個撬下來,為修渠大軍保駕護航。 在凌空排險的排險隊員中,有一個人在被落石砸掉四顆牙齒后,依然不顧生死,堅持在懸崖上繼續(xù)作業(yè),他就是被稱為“飛虎神鷹”的任羊成。 (圖:凌空排險) 人工天河 十年奮戰(zhàn),愚公移山,林縣人民一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起了211個渡槽,鑿?fù)?span>211個隧洞,修建12408座各種建筑物,硬是在崇山峻嶺中鑿出了一條三千公里的“人造天河”。 (圖:渠水匯流) 山河讓道,造福千秋;始于悲壯,終于輝煌。 今天的紅旗渠,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水利工程,它已經(jīng)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象征之魂。 今晚20:00,關(guān)注 CCTV4《國家記憶》,主講人沈保平為您講述《紅旗渠》系列之《造福千秋》! 【下期節(jié)目預(yù)告】 明晚(5月19日)20:00,CCTV4《國家記憶》將為您播出《打撈神秘沉船“阿波丸”》,敬請期待! 文字:謙行 總監(jiān):十畫 編輯:樂小憶 關(guān)注我們: 微博:央視國家記憶 微信:CCTV國家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