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學校、教師和家長如何預防學生自殺 文/虹野 近些年學生自殺現(xiàn)象屢見不鮮,越來越引起社會關(guān)注,學校被要求建立心理工作室,對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干預。有經(jīng)驗的心理咨詢師大都知道,只要人的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想徹底解決是非常困難的。而公眾對于學生因為各種非常小的事情而自殘、自殺而不解,大都認為這些孩子的心理太脆弱,認為需要進行抗壓教育。心理問題的形成機制眾說紛紜,學校和老師對于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也是束手無策,大都將其送返家中了事。 關(guān)于學生自殺的問題,除了正常的心理干預之外,學校似乎并沒有太多的辦法。。關(guān)于自殺的問題,行為主義理論的鼻祖華師曾經(jīng)有過很好的詮釋,我們可以嘗試著從消極反應的理解和建立來構(gòu)建預防學生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當然,這需要學校、教師和社會做出一些改變,在我們的心理學無法深入學生心理深處的時候,我們也只能從環(huán)境的改變對人施加影響 按照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中的條件反應,生活中的每個詞都會和人建立不同的反應,使人產(chǎn)生不同的行為,這些條件反應有積極反應也有消極反應。當學生聽到家長和老師的夸獎的時候,會感到很愉悅,他會建立積極反應,就會繼續(xù)做讓家長和老師夸獎他的事情;如果學生聽到家長和老師批評和訓斥的時候就會感到沮喪,就會建立消極反應,就不會做家長和老師批評他的事情,這就是最原始的“獎勵”和“懲罰”的心理機制。如果教師和家長的獎勵和懲罰不及時的話,無論是“積極反應”還是“消極反應”都會慢慢消退。 我們看到每次學生自殺的時候,其誘因大都是非?,嵥榈氖虑?,比如老師給學生剃頭,家長訓斥了幾句,考試分數(shù)低了,作業(yè)不會了……我們可能覺得這些事情無足輕重,但是在這些“詞匯”或者“事件”中給這些學生建立的“條件反應”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高考分數(shù),在有的學生心目中僅僅是一次考試而已無足輕重,而在有的學生心目中“高分“則會帶來“前途”、“命運”、“父母的好日子”、“好的伴侶”、“花天酒地”、“光宗耀祖”……“分數(shù)低”的條件反應則是“家長的訓斥”、“同學的歧視”、“痛苦的復學”、“暗淡的未來”、“丑陋的伴侶”、“族人的嘲笑”、“貧窮的生活”……同樣老師一句如“這道題都不會做,高考肯定完蛋了”這樣的話,都可能引起有的學生關(guān)于高考的消極反應。 按照行為主義理論來說,消極反應應該刺激到學生不做這樣的事情才是,正常情況下消極反應是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的,所以心理學家一般都認為自殺是病理性的,之所以自殺是因為個體的組織生活的崩潰。而我們的學生大都沒有達到這個程度,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生尤其中小學生自殺行為并非是病理性自殺。 如果自殺不是病理性的,那就意味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某些詞匯和行為引起了學生“自殺”反應成為自殺的“條件刺激”。如日本人,在教育中把榮譽看得比生命都重,所以當日本人喪失榮譽的時候即時反應就是自殺,對于某些日本人來說“喪失榮譽”成為“自殺”的條件刺激,甚至是積極條件。 我們在面對學生自殺現(xiàn)象的時候,不能簡單的歸因于學生心理脆弱,更不能簡單的采用所謂的心理抗壓教育。我們首先要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詞匯和行為容易成為學生“自殺”的條件刺激,分析二者是如何建立“條件反應”的,在學校、教師和家長的行為中盡量消除這種條件反應。 死亡,在我們的“輪回”文化底蘊深厚的社會中對其并不是非常敬畏,甚至把“死”當做“解脫”和“新生”,和死亡建立“條件刺激”的詞匯和行為數(shù)不勝數(shù),甚至觸目驚心。 我們通過一些“朗朗上口”的成語,很容易建立“自殺”的積極條件。比如:人生自古誰無死、雖死猶榮、死而無憾、死重泰山……有了這次條件刺激,有的人情緒一上來可能就把生命安危置之度外而“慷慨就義”了。 在生活中,關(guān)于死亡的對抗性的詞匯也非常多,比如:寧死不屈、你死我活、決一死戰(zhàn)、魚死網(wǎng)破……這些詞匯很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條件刺激。 青春期的中學生殉情,更是和這些士為知已者死、至死不渝、生死相依、同生共死、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等詞匯的刺激關(guān)系密切。 傳統(tǒng)文化中,關(guān)于“死亡”的刺激條件非常多,很多還非常容易形成積極的條件反應,這也使得中小學生自殺更加具有突發(fā)性。 家長、老師也經(jīng)常使用“死狗扶不上墻”、或者考不上大學“生不如死”等把“分數(shù)“和“死亡”建立其條件反應。甚至老師和學生關(guān)系產(chǎn)生對抗的時候,學生往往有“不死不休”的觀點產(chǎn)生,結(jié)合現(xiàn)在社會對不分青紅皂白的懲處,導致學生會用“以死明志”的方式報復老師和家長。 鑒于此,在生活和學習中,家長和老師盡量使用文明用語,舉止得當,少把分數(shù)、學習與其他如“未來”、“幸?!薄ⅰ柏毟F”、“死亡”建立條件反應。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建立尊重生命的觀念,學校、老師和家長才能預防學生的自殺行為。 虹野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