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晚清名臣,因為鎮(zhèn)壓太平天國,被冠了個“劊子手”的名譽,還有個“曾剃頭”的惡名。其實這個人是一代大儒,后代很多人,包括毛主席在內(nèi),都對其推崇備至,甚至有把他推為儒家的第四位圣人的提法,另外三位是孔子、孟子、王陽明,可見其儒學修養(yǎng),非一般人能及。 我初識曾國藩,還是因為他的《冰鑒》,此書到底是否為曾氏所作,目前還有爭議,但是曾國藩會相人,這是事實,我因為兒時受父親影響,對相術(shù)頗有興趣,于是搜羅了諸如《麻衣神相》《柳莊相法》之類的書回來看,在這個過程中就見到了《冰鑒》,開始接觸曾國藩的書。 慢慢才意識到,這個人,是一個治學嚴謹、博覽群書的一代大家??上v史教材上并沒有提到這一點,導致大多數(shù)人對其認識不夠。 曾國藩對于讀書之事,有自己的深刻見解,我覺得可以拿出來,供大家參考,如果能照做,必有極大進益。 曾國藩在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冬,曾給自己訂下了每天讀書的十二條規(guī)矩,它們是: 一、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zhèn);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戀; 四、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五、讀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六、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養(yǎng)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八、保身:節(jié)勞,節(jié)欲,節(jié)飲食; 九、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十、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shù)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yǎng)氣之盛否; 十一、作字:飯后寫字半時; 十二、夜不出門。 仔細看來,這前兩條中,講的是修身之學,用今天的話來說,其實就是站有個站相,坐有個坐相,尤其是古人,講究的是一個做人要有“威儀”要“不怒自威”,這對于我們今天來說,依然是非常有用的學問。 第三條,醒后不沾戀,我們有多少人,早晨醒了還要在床上躺個半小時一小時,明明已經(jīng)醒了,非要磨磨蹭蹭不起床,刷個抖音,玩?zhèn)€游戲,時間就這么浪費了。 第四條我覺得特別有用,我自從看了這條后,便開始照做,不看完這本書,絕不動第二本,避免自己淺嘗輒止,每本都翻了幾頁,每本都沒看完。比爾蓋茨有句話說,不要打開一本你不想看的書。反過來,既然已經(jīng)打開了,就把它看完吧。這樣才能學到一點東西,避免了蜻蜓點水,黑瞎子掰苞米,掰一個扔一個。 第五條讀史,對于領(lǐng)導人來說,讀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因為只有讀史,才能知興替,才能明得失,更重要的是,曾國藩的讀書法,每天圈點十頁,即使有事也不間斷,這個功夫,是真功夫,日積月累,水滴石穿,所以說很多事,貴在持久。 這也正如我們今天,有些人堅持在做一些事,日子久了,我們跟人家的差距就越來越大。有一個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說的是如果你能在一件事上堅持做一萬個小時,就有可能成為這個領(lǐng)域的專家,甚至是頂級的專家。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跟別人的差距,正在于那“八小時之外”,我們在干什么,別人又在干什么,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 第六,謹言,所謂言多必失,少說話,多做事,對于我們今天依然是金玉良言。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說的話都是廢話,甚至一天當中,說的絕大多數(shù)話,都是廢話,所以佛家有個“止語”的戒律,一天甚至一年都不說話。正所謂“禍從口出”,自古以來因言得禍的人太多太多,話說多了,不僅擾動了別人的心,其實也亂了自己的修行。 第七,養(yǎng)氣,無不可對人言之事,這應(yīng)該是取自孟子的“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吧,無不可對人言之事,講的是一個心懷坦蕩,心底無私自然天地寬,坦坦蕩湯,浩然之氣自然也就具足。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緣故吧。 第八、保身。這個對我們來說更有現(xiàn)實的意義,做工作,不要太拼命,節(jié)欲、節(jié)食,控制自己的欲望,管好的自己的嘴,邁開自己的腿,實在是養(yǎng)生的秘訣。 第九、十、十一,講的是讀書寫文章練字,這幾件事看起來是三件事,其實是一件事,尤其是讀書和寫文章,這分明就是一件事。曾經(jīng)有人問我,你成天寫文章,哪有那么多要寫的東西,其實他不知道,我之所以能成天寫文章的背后,是我成天都在讀書,讀書就有感悟,就有收獲,再去寫東西,也就水到渠成了。所以曾國藩說,讀書的時候要記錄心得,其實也就是讀書要做筆記,要寫心得,一方面,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另一方面,有了心得,才說明書讀進去了。 至于寫文章,有了心得,不正好是寫文章的好素材嗎,所以說,讀書和寫文章,本質(zhì)上是一回事。當然,練字,就更不用說了,寫文章的時候,不就是在寫字嗎,摟草打兔子,順道進行,不耽誤。 至于最后這一條,夜不出門。這里面的意思不是怕走夜路,而是拒絕一些無意義的社交。 所謂無意義,就是只會在一起花錢找樂、消磨時間,對人生進步、事業(yè)發(fā)展、增長知識毫無受益,不是一些逢場作戲的“演員”,就是一些混吃等死的庸碌之輩,這樣的社交,不過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而已,早點斷絕,是對自己的負責。 這對我們今天的人,更是一種當頭棒喝。一些人成天在各種“局”里,忙得不亦樂乎,其實絕大多數(shù)都是毫無意義,浪費生命,戕害自身,實在是得不償失。 曾國藩的這十二條讀書規(guī)矩,前三條是為讀書作準備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條是讀書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條看起來似乎與讀書關(guān)系不大,實質(zhì)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讀好書,因而這看似關(guān)系不大的規(guī)矩,卻是保證讀書質(zhì)量的重要手段。 據(jù)唐詩戡所撰的《曾國藩治學之道》一文中介紹,咸豐八年(一八五八年)曾國藩在軍務(wù)繁忙之際,猶定申、酉、戌、亥四個時辰溫舊書,讀新書,償外債(指詩文債、字債),寫筆記。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他任兩江總督,白天忙于軍政事務(wù),夜里仍溫讀詩文。他自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正月初一起寫日記,至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二月初二止從未間斷,數(shù)十年如一日。 他不僅勤于讀書,而且善于讀書,深得要領(lǐng),曾說:“萬卷雖多,而提要鉤玄不過數(shù)語?!逼湟娊饪芍^精辟之極。曾國藩讀書注重消化歸納,從而提出自己的精當見解。 他很重視作讀書筆記,除經(jīng)史外,常隨手摘記,使得他的讀書精深有用。曾國藩曾說:“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訓,不手抄則不能記。”曾國藩喜歡讀史,曾寫成《歷代大事記》數(shù)卷,以此作為重要的讀書方法。 曾國藩的讀書特點是:日課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約守,不拘門戶;提要鉤玄,善于概括;挈長補短,與時變化。曾國藩的這些讀書經(jīng)驗對今天的讀書人來說,仍有積極的借鑒作用。而除了讀書之外,更有深刻的人生感悟在里面,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