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維度之門,打開心靈密碼,享受智慧人生
王陽明詩中有言: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span>
心若雜亂,皆是煩擾;心無掛礙,方得自在。
人生長路漫漫,想要活得輕松自在,就需要修好自己心。
心靜老子說:“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span>
如何能讓渾水不再混濁?
人亦是如此,世事浮沉,心不靜,容易被周遭的喧囂,擾亂思緒。
而心靜的人,無論萬物如何變幻,也依然能不慌不忙,沉穩(wěn)處世。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他自小就在書法上很有天分。
由于年少成名,不免讓王羲之有些心浮氣躁,導致后來難再有新突破。
每當他看到別人取得新成就時,心中就更是煩躁不已。
偶然間,他看到東漢書法家張芝的字,不禁感慨自己的字與之相比,實在相差甚遠。
除此之外,他十分欣賞張芝十年如一日的從容淡定,竟能每日靜下心來潛心鉆習書法。
這讓王羲之自愧不如,在這以后,他戒急戒躁,不再拘泥于一時的成就。
他開始沉下心去鉆研書法,日夜靜心練習,多年后,終在書法上取得重大突破,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欲速則不達,太過急躁,反而會適得其反,把一切搞得一團糟。
不如給自己一點沉淀的時間,靜而不亂,才能走得更遠更遠。 靜下來,才能擺脫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
靜下來,才能在繁雜人間覓得一處靜謐。
愿你我,心懷靜心,不被外物所左右,淡然面對人生百態(tài),活出更好的自己。
心凈佛語有云:“一念心清凈,處處蓮花開?!?/span>
無論世界如何變幻,心凈的人,都不會被世事擾亂心緒,不浮不躁,處之泰然。
人若偏執(zhí),皆是煩惱;
就像國學大師楊絳先生,雖曾經歷過窮苦,好在依舊能守得一顆凈心,不被世俗名利束縛,活得自在舒心。
平日里深居簡出,就算自己出了新書,她也不去參加研討會。一生與世無爭,心無雜念,專注在學術研究和自己的生活里。
正如她自己說的:“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不能吹泡泡。”
其實,生活就好比是一杯水,痛苦就如掉入水中的灰塵。
清濁與否,煩惱與否,全取決于你的心。
莊子有言:“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span>
內心清凈的人,不亂于心,不困于情,為人坦蕩,處事清白;
如此,自然少很多無謂的煩惱和負擔,活得輕松,過得自在。
心境人生路上有風有雨,起起落落,五味雜陳,為什么有的人能一身輕松,而有的人卻滿腹愁苦?
人活著,確實有很多無可奈何的選擇,讓人身不由己。 記得一個有趣的故事:
皇上做了一個夢,夢中山倒了,水干了,花凋零了。
他被驚醒,把夢里的景象告訴了皇后。
皇后說:“不好了,山倒了莫不是在暗示江山不保,水干了民心渙散,花凋零是好景不長了。”
皇上聽了,整日憂心忡忡,過度勞累,病倒了。
后來御醫(yī)前來就診,聽說了此事后,對皇上說:
“這是個好夢啊,皇上,您想啊,山倒了天下太平,水干了真龍現身,花凋零是代表果實可以收獲了。”
皇上聽了,豁然開朗,大病痊愈。
人生不如意時時有,你若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可能會發(fā)現另一番風景;
你若消極面對,為此郁郁寡歡,既無法解決問題,還會讓自己活得很累。
《世說新語》中有言:“由是釋然,復無疑惑?!?/span>
看開即是花絮,無人可恨;看淡就是云煙,無事可惱。當你經歷不如意的時候,不妨換個心境,或許就柳暗花明了。 人這輩子,活的就是心情,心好,生活處處是美好。
林清玄在《人間有味是清歡》中寫道:
“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span> 修得一顆靜心,即使車馬喧囂,也能在心里修籬種菊;
修得一顆凈心,哪怕身處俗世,亦能堅守本性,出淤泥而不染;
所謂境隨心轉,就算在逆境,懂得拐個彎,說不定路就走通了。
熙攘世間浮浮沉沉,愿你我都能修得一顆平常心,寵辱不驚,淡然處世。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系編輯刪除。
|